徐躍華
?
觀察應聚焦于個性特點
徐躍華

小學生在觀察事物時注意力常受次要或不相關刺激的影響,老師在指導小學生觀察人物外貌特征時,必須幫助學生排除干擾性的或不相關的信息。我在指導學生觀察“我的老師”時是這樣做的:
讓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到重要刺激上,有效地感知人物某一方面的外貌特點。
1.單一呈現身材特征。上課鈴一響,我套著一個有細孔的長袋子走進教室。“同學們,平常我們一看到某人,就可以看到這人的全貌,現在,大家能觀察到我有什么特點呢?只能看到身高約一米六,中等身材。
2.依次出現頭部特征。從上至下逐一露出頭發、眉毛、鼻子、嘴、下巴,一一觀察,口頭表達,再回頭觀察臉型、皮膚。烏黑的長發,濃濃的眉毛,小巧的鼻子,紅紅的嘴巴輪廓分明,圓圓的下巴,國字臉,皮膚白皙。然后讓學生說說總體印象。
3.觀察穿著打扮:隨著觀察的推進,接下來向學生呈現我的服飾。我穿白色套裝、紅色高跟皮鞋,挎鮮紅漆皮包。
學生在觀察我的某一外貌特征時,盡量減少無關刺激出現,避免相互干擾。下一環節觀察的特點,不在上一環節就完全暴露在學生眼前。
在指導學生觀察我的表情時,我對兩種典型表情進行了分解。
我首先讓學生觀察我高興的表情,主要靠眼睛和嘴型呈現。我用眼套罩住眉眼等,只露出鼻子以下部分,做出笑的表情,讓學生觀察:老師笑的時候,口型是怎樣的;再將眼套下移,露出眉眼,做出笑的表情,讓學生觀察:老師笑的時候,眉眼是怎樣的。接下來請學生合起來說說,老師笑的表情是怎樣的。最后,我取下眼套,讓學生完整地感受老師的笑并口頭描述。
其次讓學生觀察老師嚴肅的表情,也是靠眼睛和嘴型呈現。操作流程跟上面一樣,先遮住眉眼,露出嘴巴,讓學生看口型變化。老師嚴厲時雙唇緊閉或嘴角下垂。我接著遮住鼻子、嘴巴,露出眉眼,讓學生觀察老師嚴厲時眼睛和眉毛的變化,學生描述表現老師嚴厲的個性特征。
我在充分肯定學生聚焦人物特征的同時,要求學生把思路拓展開,發掘老師的其他個性特征,讓人物變得豐富鮮活一些。
如果只有對整體的籠統把握,而沒有對局部的特寫聚焦,文章就會空泛干癟;如果只對局部特征進行特寫與聚焦,而沒有對觀察對象的整合,就會顯得支離破碎。所以,在指導學生觀察老師外貌特征時既要有局部特寫,又要有整體把握。
(作者單位:常德市鼎城區常沅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