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偉峰,肖寧寧,姜金龍,王思聰
(1.黑龍江大學 水利電力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2.黑龍江大學 寒區地下水研究所,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3.呼倫貝爾市阿榮旗政務服務中心,內蒙古 那吉屯 162750;4.呼倫貝爾市阿榮旗水務局,內蒙古 那吉屯 162750;5.哈爾濱市磨盤山水庫管理處,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
內蒙古阿榮旗地表水功能區劃與分析
朱偉峰1,2,3,肖寧寧4,姜金龍4,王思聰1,2,5
(1.黑龍江大學 水利電力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2.黑龍江大學 寒區地下水研究所,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3.呼倫貝爾市阿榮旗政務服務中心,內蒙古 那吉屯 162750;4.呼倫貝爾市阿榮旗水務局,內蒙古 那吉屯 162750;5.哈爾濱市磨盤山水庫管理處,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
摘要:對水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合理區劃已經成為現在乃至未來保障社會各項活動的基礎,也是維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現實需要。阿榮旗地域遼闊、資源豐富、水資源充沛,全旗大小河流28條,水資源總量189 691萬m3,占內蒙古自治區水資源量的3.5%。其中,地表水187 063萬m3,地下水32 111萬m3,人均占有水資源量5927.8 m3。本文以地表水的開發現狀為主要研究內容,結合實際,廣泛收集各方面相關資料,在此基礎上,對阿榮旗地區水環境的現狀特征、污染防治對策、維持水生態平衡、水體功能區的確認、水資源區劃思路與格局等各方面問題都進行了全面系統的闡述和深入的探討。
關鍵詞:水資源;地表水;區劃分析;開發利用;阿榮旗
阿榮旗地處大興安嶺東南麓,東部與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相鄰,西部與扎蘭屯市隔河而望,南部有金界壕為界與黑龍江省甘南縣相連,北部與鄂倫春旗相接,土地總面積1.36萬km2,行政區內轄7個鎮、4個少數民族鄉、7個地方林場和2個國營農場,總人口32萬。境內水資源比較豐富,河流密布,自然泡沼和水庫較多[1]。阿榮旗地表水供需量相對較充足,阿倫河、格尼河、音河和黃蒿溝四條河流在境內橫穿而過。流域面積在100 km2以上的較大支流20條,均屬嫩江水系右岸支流。水源補給除大氣降水外,河流源頭及側向補給多為自覆蓋層或巖石裂隙流出的泉水。行政區內居民稀散,較大城鎮多分布在區內河流的下游,工業不發達,故水體基本上無污染,特別是各山間溪流,多可直接飲用,清爽甘冽。地下水資源也較豐富,河谷地下水及巖石裂隙水均較充足[2]。
1水資源背景特征
1.1主要水系
阿倫河發源于本旗北部大興安嶺山區,流經本旗中部,屬嫩江一級支流,流域面積4894.5 km2,河流全長210 km,50 km2以上支流13條;多年平均徑流量79 767.33萬m3,地下水資源量13 692.77萬m3。格尼河位于本旗東部,屬于諾敏河較大的一級支流,在本旗流域面積4508.1 km2,干流全長169 km,50 km2以上支流有10條;多年平均徑流量為73 470.04萬m3,地下水資源量12 611.78萬m3。音河位于阿榮旗西部,屬于嫩江一級支流,是本旗與扎蘭屯市的界河,在本旗流域面積為1225 km2,干流全長90 km,大于50 km2的支流有4條;多年平均徑流量19 964.24萬m3,地下水資源量3427.04萬m3。黃蒿溝位于本旗南部,屬于嫩江一級支流,在本旗流域面積850.5 km2,干流長40 km;多年平均徑流量13 860.89萬m3,地下水資源量2379.34萬m3。阿榮旗中型水庫2座,分別為復興水庫、向陽峪水庫;小型水庫11座,其中小一型5座,總庫容721.8萬m3;小二型6座,總庫容183.5萬m3。
1.2水資源特征
阿榮旗地表水資源量18.70億m3,地下水資源量3.2億m3,全旗水資源總量18.96億m3。阿倫河、格尼河、音河沿河兩岸水質較好,有利于人畜飲用和農業灌溉及工業等用水,其余地方水質稍差。境內的水環境狀況良好,各主要河流的上中游森林茂密、林草植被好、河水清澈透明,含沙量較低,且無工業污染源,水資源質量較好。阿榮旗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均屬弱酸性水,水化學類型一般為重碳酸—鈣鎂或重碳酸—納型水,礦化度小于1 g/L的淡水。
2區劃原則與資料基礎
2.1區劃原則
可持續發展原則。以研究區內水環境資源的自然徑流條件為基礎,兼顧水環境可承載力,同時以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為研究背景,本著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對區域水環境進行區劃,既對當代人的用水需求給予滿足,又能夠對后代人的用水需求不造成影響[3-4]。
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原則。研究過程中建立研究單元,劃分地區流域和水系,考慮流域、水系附近的社會發展對水資源的需求實際,重點對水環境的合理開發利用、水體保護、污染防治等項目進行研究,努力實現水資源開發與保護協調發展[5-6]。
前瞻性原則。水環境區劃研究是在綜合當代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對未來水資源的利用提供合理規劃,考慮到未來的社會發展需要,研究過程中要堅持高起點,并留有余地[7-8]。
便于管理、實用可行原則。遵循本地相關水資源資料,數據資料詳實,實用可行,規劃范圍與行政區內實際邊界相吻合,綜合考慮地區流域附近的經濟發展和水環境現狀,做出區劃方案[9-10]。
遵從《內蒙古自治區水功能區劃》成果原則,借鑒內蒙古自治區環境保護廳和內蒙古自治區水利廳聯合編制的《內蒙古自治區水功能區劃》中的相關內容。根據《區劃》的研究成果和相關研究方法,對本地區地表水功能進行區劃、分析,最后得出結論。
2.2分級分類系統
研究區內的地表水功能區劃采用二級分類體系,分級情況見圖1。
一級區劃是宏觀上的研究,主要分析地區之間用水關系,以及地區內的常規用水需求;二級區劃是在一級區劃的基礎上進行的。一級區劃包括四個分區,即保護區、保留區、開發利用區和緩沖區。

圖1 水功能區劃分級分類體系圖
二級區域的劃分是在已經劃分為一級區內的開發利用區中再進行區劃,包括如下七個類型:(1)飲水水源區(是指滿足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的區域,此區域劃分在集中飲用水水源區中);(2)工業用水區(是指滿足城市工業需求的用水區域,此區域劃分在工業企業較為集中的水資源區域);(3)農業用水區(是指需要農田澆灌、噴灌的用水區域,此區域分布較廣,設置集中取水區取水);(4)漁業用水區(是指魚、蝦、蟹、貝類產卵場和養殖場的水域);(5)景觀娛樂用水區(是指保證景觀、娛樂等項目需求用水區域);(6)過渡區(是指相鄰行政區之間協調用水的區域);(7)排污控制區(是指該水域有較強自我凈化能力,能夠接受城市污水排放,對生態環境無重大影響的水域)。
2.3區劃程序及資料收集與分析評價
經過實地調研、資料收集、分析評價以及征求相關部門意見四道程序,最后提出合適的區劃成果。所不同的是,在研究過程中資料的收集和分析有所不同,一級區劃的相關材料包括:地區水域自然環境概況、社會經濟發展概況以及各用水區水資源需求利用現狀;二級區劃研究材料包括地方水體質量情況、社會經濟現狀以及各行業用水需求等。
2.4區劃范圍
阿榮旗水資源比較豐富,河流密布,自然泡沼和水庫較多。主要河流有阿倫河、格尼河、音河、黃蒿溝。流域面積在50 km2以上的較大支流27條,均屬嫩江水系右岸支流。其中,阿倫河50 km2以上支流13條,格尼河50 km2以上支流有10條,音河大于50 km2的支流有4條。四條河流包括各自分支多年平均徑流量187 062.5萬m3。
3區劃成果
3.1地表水一級水功能區劃
根據水功能區劃原則、條件和方法,在遵守自內蒙古治區水資源區劃原則的基礎上,對阿榮旗境內流域面積在50 km2內的3條主要河流,27個分支及13座水庫進行了一級地表水功能區劃,共劃分為14個一級水功能區,區劃河流總長度727.8 km,見表1和表2。

表1 阿榮旗地表水一級區劃統計表

表2 阿榮旗地表水一級區劃詳細表
各分區所占河流長度比例見圖2。

圖2 阿榮旗地表水一級區劃河流長度比例圖
在阿榮旗地表水功能區一級區劃中,保護區共計14個,區劃河流總長度727.8 km。主要分布在阿倫河、格尼河和音河流域周邊及分支地區,保護區的分布選擇與各個河流流域的自然地理條件、水資源環境及生態環境狀況密切相關。
3.2地表水二級水功能區劃
阿榮旗地表水二級水功能區劃是在一級分類的基礎上,根據二級水功能區劃的原則和方法,共劃分出7個二級水功能區。分區情況見表3和表4。

表3 阿榮旗地表水二級區劃統計表

表4 阿榮旗地表水二級區劃詳細表
各分區所占河流長度比例情況見圖3。

圖3 阿榮旗地表水二級區劃比例圖
其中,農業用水區5個,覆蓋河流總長度為384.5 km,農業用水區總體分布特點是流域附近土地資源豐富,灌溉面積大、分布均勻;排污控制區1個,區劃河流長度為3.8 km,排污控制區內生態功能較為脆弱,環境敏感,禁設排污口;過渡區1個,區劃河流總長度4 km。
4結論
阿榮旗地表水功能區劃取得成果:全旗水資源總量18.96億m3,境內地表水徑流量18.70億m3,河流水質適宜人畜飲用以及農業灌溉和工業用水,水質屬弱酸性水。對阿榮旗境內流域面積在50 km2內的3條主要河流、27個分支及13座水庫進行了一級地表水功能區劃,共劃分為14個一級水功能區,區劃河流總長度727.8 km。主要分布在阿倫河、格尼河和音河流域周邊及分支地區。二級水功能區劃僅在一級水功能區劃中的開發利用區進行,共劃分出7個二級水功能區。其中,農業用水區5個,覆蓋河流總長度為384.5 km;排污控制區1個,區劃河流長度為3.8 km,過渡區1個,區劃河流總長度為4 km。
參考文獻:
[1]平翠枝,高麗丹,張德健,等.阿榮旗創新農技推廣機制的做法與成效[J].內蒙古農業科技,2015,43(6):155-157.
[2]楊珩.淺談阿榮旗森林資源及實施森林撫育的必要性[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15,38(3):49-51.
[3]甘肅省水利廳.甘肅省地表水功能區劃[R].蘭州:甘肅省水利廳,2012.
[4]郭宇欣.大連市水功能區的劃分[J].環境保護科學,2002,28(6):12-13.
[5]沈燕,朱玫.淺析《江蘇省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劃》[J].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2004,16(6):22-26.
[6]紀軼群,辛寶東,李文忠,等.北京房山地下水功能區劃分[J].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2015,13(1):66-68.
[7]高爽,唐蘊,王海玲,等.內蒙古松遼流域地下水功能區劃分研究[J].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學報,2015,13(2):2-3.
[8]賈鎖寶.略論江蘇水功能區劃分[J].江蘇水利,2005(12):89-91.
[9]張曉芳.濟寧市水環境功能區劃分[J].蘇州科技學院學報,2003,20(4):27-35.
[10] 栗圓圓,陳曉華.贛州市地表水功能區劃及其特點[J].江西水利科技,2013,39(4):284-287.
Divis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urface water function in Arong County,Inner Mongolia
ZHU Weifeng1,2,3,XIAO Ningning4,JIANG Jinlong4,WANG Sicong1,2,5
(1.SchoolofHydraulic&Electric-power,HeilongjiangUniversity,Harbin150080,China;2.InstituteofGroundwaterinColdRegion,HeilongjiangUniversity,Harbin150080,China;3.ArongCountyGovernmentAffairsServiceCenter,HulunBuir,NajiVillage162750,China;4.ArongCountyWaterAffairsBureau,HulunBuir,NajiVillage162750,China;5.MopanshanReservoirManagementOffice,Harbin,Harbin150001,China)
Abstract:Optimizing the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rational planning have become the basis of the current and future activities of the community,and it is the reality needs for maintaining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Arong County is vast in territory,and it has rich resources.Its water resources are also abundant.It has 28 rivers.The total amount of water resources is 1.896 91×109 m3,which accounts for 3.5% of the Inner Mongolia.Among them surface water 1.870 63×109 m3,groundwater 3.2111×108 m3,per capita water resources 5927.8 m3.This paper mainly rearch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surface water,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extensive collection of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Then gives a comprehensive detail and depth discussion of the water environment current characteristics,pollution prevention strategy,maintaining water ecological balance,confirm of the water function areas,thoughts and pattern of water resources division in Arong County on the basis of the material.
Key words:water resources;surface water;division analysis;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Arong County
基金項目:“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三級子課題(2014BAD12B01-03)
作者簡介:朱偉峰(1985-),男,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水文學及水資源方向的研究。
中圖分類號:X3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506(2016)04-00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