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瓊
中圖分類號:F272.9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4-000-02
摘 要 隨著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全面深化改革的持續深入,現在傳統的黨校人事檔案管理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的信息化大趨勢。本文從黨校人事檔案管理的重要性、目前存在的問題出發,提出黨校人事檔案現代化管理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 人事檔案 管理 黨校 信息化
隨著計算機、手機等智能工具的日益普遍,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我國信息化建設取得卓越成就,信息技術正在成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也越來越多地借助信息技術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水平,如:利用先進的電子設備和互聯網進行城市管理、無紙化辦公、網上信息平臺執法等等。在此背景下,傳統的紙質人事檔案管理模式逐漸被信息化人事檔案管理模式取代。隨著黨校體制改革及社會形勢的變化,許多干職工不再固守傳統“鐵飯碗”的思想,在人才市場上頻繁流動,對黨校的人事檔案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戰。在信息化背景下,我國黨校人事檔案管理應與時俱進,積極進行改革。既繼承傳統紙質化管理可信度高、不易篡改、可隨時閱讀的優點,又積極發揚信息化管理易保存、易備份、易查閱、可儲存聲像資料等優勢。
一、加強人事檔案管理的重要性
單位的人事檔案具有十分重要的使用價值和保存價值。黨校人事檔案是個人履歷的重要憑證,是記錄和反映黨校干部和教職工個人經歷、教學水平和工作業績的原始記錄,是教學、科研、職級評定、年終考核的重要依據,是黨校重要的信息資料庫,在黨的理論人才的選擇、使用和考核等工作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中共中央關于面向二十一世紀加強和改進黨校工作的決定》(中發〔2000〕10號)文件明確指出:大力推進黨校組織人事制度改革,實行有效的競爭激勵機制和科學的選人用人制度,以進一步調動教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我們要想貫徹落實好該文件精神要求,進行師資管理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部教職工考核、考評、聘任和薪酬機制,必須加強干部人事檔案管理。因此,信息化背景下,對黨校人事檔案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如今黨校人事檔案管理工作的現狀
近年來,組織部門堅持把加強干部檔案管理信息化工作作為人事工作的重點,采取有效措施,不斷強化檔案信息化建設,加大信息資源開發,努力提高檔案管理信息化水平,使人事檔案工作逐步走上規范化、科學化、信息化管理的軌道。為確保干部人事檔案真實、準確、完整、規范,維護干部人事檔案工作的嚴肅性和公信力,進一步發揮干部人事檔案在黨校干部工作中的重要基礎作用做出了積極貢獻。但同時,在各地方基層黨校或多或少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思想重視程度不夠。大部分從事人事檔案管理工作的同志能夠盡職盡責,做好本職工作。也有少部分同志認為黨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學和理論研究等腦力活,人事檔案管理則屬于不需要多大技術含量的體力活,沒什么實際意義。一些人事處的同志甚至自嘲說:“咱們這個地方,平時沒人理睬,一到發工資了才有人關注。”人事檔案管理工作不但工作量大,而且特別繁瑣,基本上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重復同樣的事情,久而久之,人事檔案管理工作人員產生疲勞厭倦情緒不可避免。有些地方的黨校的檔案管理員是兼職的,平時還有很多額外的工作任務要完成,對檔案管理付出的工作精力和熱情自然而然會不夠。基本上是一有檢查了才臨時抱佛腳,查漏補缺也是應付了事。
(二)信息化水平不高。必要的基礎設施是實現干部人事檔案管理科學化、現代化的基礎,也是改革陳舊落后的保管和利用手段的前提。《干部檔案工作條例》要求:庫房要做到防火、防潮、防蛀、防盜、防光、防高溫等“六防”。干部人事檔案的信息化、數字化更是對基礎設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高標準配備必要縮微復印設備、計算機、掃描儀、數碼相機、干部人事管理系統軟件等。但是如今還有部分黨校的基礎設備至今仍未到位,還沒有將干部職工的紙質材料掃描成電子數據,仍是用檔案盒保存。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人事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開展。
(三)管理方法嚴重滯后。目前黨校的人事檔案中僅包含了工作履歷表、登記表、入黨材料、獎懲材料等,使用價值低,不能全面反映干職工的全部信息。但由于歷史遺留原因和某些特殊原因,當下基礎信息在收集和利用上還存在一定難度,一些材料不能及時送至檔案管理部門,造成信息更新不及時而不全面,給檔案信息化帶來阻礙。一些重要材料缺失,致使在信息更新時無法錄入,從而使信息不夠完整。有的黨校雖然已經建立了干部人事檔案信息管理系統,個人基本信息也已逐步輸入系統,但在應用系統對干部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專業結構等情況統計分析時,只能做一些簡單查詢、報表之類的工作,對人員篩查、統計分析等方面做得不夠,系統功能尚未得到充分發揮,為干部人事工作服務的效果還不夠好。
(四)檔案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有待培訓提高。檔案管理工作人員不僅要懂得檔案管理工作的業務知識,還需要熟知黨和國家的干部方針政策。如果是進行數字化信息系統管理,還需要有較高知識層次和先進計算機技術水平的管理人員。而目前,黨校的人事檔案管理工作者很多都是兼職,年齡大,學歷低,培訓力度不夠,很難完全勝任信息化檔案管理工作。
三、如何加強黨校人事檔案信息化建設的對策和建議
針對以上黨校人事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必須從思想觀念更新、管理水平、專業技術人員培訓等方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一)更新思想觀念,加強對干部人事檔案工作的領導。單位領導及專門負責檔案的管理人員對干部人事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視是加強該項工作信息化建設的前提。胡錦濤同志曾指出“檔案是人類活動的記錄,是人們認識和把握客觀規律的重要依據。借助檔案,我們能夠更好地了解過去,把握現在,預見未來。檔案事業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一個不可缺少的方面,是一項崇高的事業。”第一,黨校要學習吸收現代化的檔案管理經驗和理念,打破傳統思想束縛,正確認識信息化對現代人事檔案的重要作用,研發滿足新形勢下黨校干部人事檔案新需求的檔案管理信息系統,使得管理人員從傳統手工、低效高強度的繁重工作中解脫出來,實現干部人事檔案的動態化、高效化管理。第二,黨校干部人事檔案包羅萬象,有必要成立由校領導牽頭,人事、教學和科研部門負責人參與,各部門相互協調的專門小組,負責檔案管理,給該項工作提供組織保障。如果有條件,可以安排一間專門的干部人事檔案材料整理室,所有歸檔工作都在此進行,確保安全性、規范性、完整性。
(二)利用現代技術,提高干部人事檔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第一,黨校干部人事檔案是干部人事檔案管理中的重要一環,黨校檔案管理的信息化建立在全區域檔案信息化管理的基礎上,所以,要提高黨校該項工作的信息化,首先要在整個行政系統進行信息化建設。第二,對于黨校人事檔案信息化管理,要建立健全相關的干部檔案工作管理制度,并將制度裝框上墻。并且對需要寫入檔案的材料都能有一個明細,固定入檔時間。此外,通過加強臺帳管理、嚴格登記手續,做到賬目清楚、有據可查,確保各項工作制度落到實處,實現干部人事檔案工作的規范化運作。第三,黨校干部人事檔案是干部提拔的重要依據,材料的真實性直接影響干部的仕途升遷。對收集的材料,要看手續是否齊全,表述是否精煉準確,材料之間是否存在矛盾關系,對不符合規范的材料要退回重交,對不需要歸檔的材料要及時告知并退回。第四,充分挖掘干部人事檔案信息的潛在價值,打破黨校人事、教學、科研等各部門檔案管理、信息孤島的格局,搭建檔案信息共享平臺,創建黨校干部教職員工人事、教學和科研檔案信息資源庫,通過數據挖掘和分析技術,為黨校干部隊伍和教師隊伍建設提供決策服務。
(三)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干部人事檔案管理人員的素質。第一,負責干部人事檔案的人員必須是政治可靠,作風正派,責任心強的。第二,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對管理人員的素質提出更高要求,檔案信息、組織人事管理系統等專業管理軟件的維護、使用,檔案信息的電腦錄入、查閱、傳遞等都是每一位現代檔案管理工作者必備的技能。因此應加強相關人員的技能培訓,提高其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使之能夠適應干部人事檔案管理信息化的素質要求。
四、結語
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信息化已經基本滲入到社會管理的方方面面,作為黨委直接領導下培養黨員領導干部和理論干部的學校,在新形勢下利用信息化技術,實現現代化的黨校干部人事檔案管理,才能進一步從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加強和改進對黨校工作的領導,并且更好地發揮黨校培訓輪訓黨員領導干部的主渠道、主陣地重要作用。信息化對黨校人事檔案管理提出了新挑戰,傳統管理中存在的諸如管理方法滯后、人員素質不高等問題,需要迫切改觀。需要通過建立信息化平臺,引進互聯網技術,利用系統管理軟件,提高人員素質,才能提高黨校干部干事檔案管理現代化水平,才能不斷開創黨校檔案管理新局面。
參考文獻:
[1] 鐘啟超.淺析黨校干部人事檔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云南檔案,2015(05).
[2] 于麗珠.加強黨校干部人事檔案管理不斷提高檔案管理水平[J].理論學習與探索,2012(02).
[3] 鄧大平.科學化與信息化——高校人事檔案管理的新取向[J].現代經濟,2007.6.
[4] 唐國軍,李力.應縣三措并舉加強干部人事檔案管理[N/BL],朔州市新聞中心,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