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強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4-000-02
摘 要 進入經濟新常態,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推動鐵路建筑企業轉型發展,保持核心競爭優勢,建設具有時代特色、國際視野的現代企業文化至關重要。本文分析了企業文化在新時期鐵路建筑企業科學發展過程中發揮著融合、凝聚、輻射、導向、約束等獨特功能,論述了在繼承與創新發展、領導倡導、人企合一、頂層設計、學習型企業創建等方面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建議。
關鍵詞 新常態 鐵路建筑企業 文化建設
黨的十八大把文化建設列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企業是國民經濟的細胞,企業文化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文化的生產點[1]。近年來我國鐵路特別是高速鐵路迅猛發展,成就舉世矚目,鐵路建筑企業規模發展、效益發展水平逐步提高,并依靠技術先進、造價低廉、建設速度快等綜合競爭優勢,在國際市場上的市場份額逐步提高,眾多企業開展了跨國經營活動。為保障我國鐵路建筑企業在質量效益型道路上持續、健康發展,加強建設具有時代特色、國際視野的現代企業文化至關重要。充分發揮企業文化建設對引領發展、凝聚力量、推動創新、塑造品牌、支持治理、提升素質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是推動我國鐵路建筑企業在經濟新的轉型期科學發展的重要因素。
一、企業文化在鐵路建筑企業科學發展中發揮的獨特功能
企業文化是鐵路建筑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先進的企業文化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創造了條件,而核心競爭力是企業文化的根本體現。
(一)融合功能。企業文化的融合功能,主要是通過企業文化核心理念融入到企業治理的經營、管理、生產各方面,實現企業和員工行為規范的制度化。一是企業以自身的歷史文化為基礎,以未來發展戰略為依據,精心構建核心價值理念體系,形成并不斷鞏固全體員工為企業科學發展團結奮斗的共同理念基礎。二是要努力尋求個體價值與企業價值的契合點,使之接受企業的共同目標和價值觀念,為員工實現自我價值搭建平臺,使員工能夠在企業使命和愿景的框架內為完成個人使命而努力。三是要注重國際化經營過程中的跨文化融合,鐵路建筑企業在開展國際化經營的同時,要將企業自身的文化與世界各國各地區各民族的文化有機融合,識別文化差異,發展文化認同,推進文化培訓,達成跨文化理解。
(二)凝聚功能。企業文化可以增強企業的凝聚力,企業文化的這種功能是由于企業全體成員,在共同的價值觀念作用下,形成了共同的生活目標,共同的理想追求和信念,共同的行為準則和共同的情感,對自己的企業有一種歸屬感甚至自豪感。在經濟新常態下,鐵路建筑企業要想成功,離不開創新的精神、創新的思路、創新的舉措、創新的技術。因此要大力開展文化創新,在企業組織內培育起“創新驅動”的創新文化,整合創新思維,拓寬創新思路,形成濃厚的創新氛圍。
(三)輻射功能。企業文化作為社會文化系統的子系統,企業文化通過自己的輻射功能,對社會精神文明做出貢獻[2]。企業文化對社會文化具有極強的輻射作用,通過舉辦企業文化節、文化交流會、文化講堂、產品推介會等活動,可以有效地宣傳推廣企業品牌,構建合作共贏的公共關系。
(四)導向功能。企業文化的導向功能是一種軟管理,作用于人們的思想深處,解決思想觀念和意識問題,形成與企業整體目標相一致的價值觀念,指導人們的行為活動。圍繞“誠信、信譽、創新、綠色、共享、品質”等理念開展企業核心價值觀培育,使企業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觀念,注重人的需求、個人價值的實現與相互間的溝通,以形成整體綜合競爭能力。在企業價值觀念指導下,鐵路建筑企業以嶄新的精神面貌出現在社會公眾面前,以其特有的文化成果,在國際市場上樹立起良好的公眾形象。
(五)約束功能。是企業文化的約束功能,通過企業文化建設,可以使企業群體處于一個共同的文化意識和文化模式之中,使企業成員在意識、感覺、思維、情緒、認識、倫理、道德方面受其影響,而且通過形成特有的心理機制和心理過程,使企業成員在行為、活動及其互動關系等方面,建立有利于企業整體利益的規范,起到自我約束,自我控制的作用。鐵路建筑企業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執行有力的管理規范,這一規范有以制度出現的硬性要求,更主要、更多的是以“看不見的手”的形式出現的,即是在亞文化層次上的價值觀念的柔性約束。
二、經濟新常態下鐵路建筑企業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建議
(一)兼收并蓄:繼承創新優秀傳統文化,吸納先進文化因素
鐵路建筑企業在先進文化建設過程中,離不開傳統文化的影響。要充分發揮文化軟實力,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必須持之以恒地建設先進的文化,這就需要對待傳統文化既要有繼承,又要有創新。必須深入研究我國的傳統文化以及企業歷史形成的文化積淀,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按照創新思維進行轉化和創新,以建立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創新型企業文化。在中國鐵路走出去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鐵路建筑企業開展了跨國經營,這離不開與世界不同信仰、不同政治體制和經濟體制的深度碰撞和融合,因此要更加注重國際化經營中的跨國文化管理。。經濟全球化條件下企業文化的建設,必須要汲納和借鑒國外先進文化因素。鐵路建筑企業要在認識和把握不同國家文化特質,并根據自身文化價值體系選擇性地加以吸收,特別是選擇那些與自身文化特質相契合的部分加以融合和創新才能構建起全球性的企業文化體系,從而為順利開展國際視野的企業文化建設創造條件。
(二)領導倡導:充分發揮高層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示范帶頭作用
鐵路建筑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即企業家是企業文化核心理念的創立者,他們的價值觀影響著企業國際化發展的方向。由領導人所創造的企業文化可以導致企業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執行管理職能。企業家是企業文化的締造者,沒有優秀的企業家就不可能創造出優秀的企業文化[3]。企業文化實際上就是企業家經營思想的張揚和升華。提高企業家素質,培訓一支能力超群、思想過硬、觀念超前、具有開拓精神的企業家隊伍,對于塑造高效、創新的企業文化就顯得至關重要。首先,領導者要堅定信念。其次,要在每一項工作中體現這種價值觀。再次,領導者要注意與下屬成員的感情溝通,重視感情的凝聚力量。以平等的真誠友好的態度對待下屬成員,使其形成一種安全感,這樣就會產生“士為知己者用”的效用。
(三)頂層設計:推進企業與發展戰略的深度融合
鐵路建筑企業文化建設規劃要與企業發展規劃同時進行,要有自身的戰略定位、戰略思考和戰略發展目標。一是開展企業文化調研與評估,解決企業核心價值理念與企業改革發展相脫節的問題。要通過企業文化戰略適應性評估,進一步明確企業文化建設的方向、內容和策略,并通過觀念轉變、理念創新、為實現企業戰略轉型、戰略目標提供文化支撐和引領。二是全面提升企業文化體系。鐵路建筑企業要以自身歷史文化為基礎,以企業中長期發展戰略為依據,整合各種優秀文化資源,確定轉型升級發展模式、發展理念、發展目標、發展方式。三是推進企業文化理念全面轉化。企業文化建設的實施步驟要與企業發展戰略相一致,實施過程中有系統的規劃、詳細的計劃、明確的目標、具體的責任。在價值觀的轉化過程中,要注重戰略引領、管理融入、基層創新,實現價值觀內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顯化于形。比如,在推動科技創新戰略時,必須在組織內部建立創新驅動理念,營造大眾創新的氛圍;在推動成本領先戰略時,企業文化應注重節儉、紀律及細節;在推動目標集聚戰略時,企業文化則應和其所服務的細分市場的特性相聯系。
(四)創建學習型企業:注重在全員中培養持續的文化理念
當前,企業生存和發展的主要條件已經不僅僅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是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反應速度的較量。鐵路建筑企業只有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建設學習型企業組織才能不斷實現技術創新,保持核心競爭力。鐵路建筑企業可以通過組建公司大學、文化學院、培訓中心等形式,進行技能培訓、學歷教育,培養經營管理和技術人才,傳播企業文化。多渠道、多時空、多媒體地為員工提供學習機會和形式,使員工通過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目標,逐步鍛煉成長為企業的有用之才,把企業辦成既出產品,又出人品和人才的大學校。把企業文化的培育過程作為企業的長期戰略,精心設計,全員參與,長期堅持,充滿信心,逐步培育起穩健、成熟的企業文化,為企業的持續、快速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五)人企合一:要將企業核心價值倡導人格化、形象化。
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企業要努力培育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念體系,使企業全體員工增強主人翁意識,能與企業同呼吸、同成長、同發展、共生死,做到企業精神與企業價值觀的人格化,實現“人企合一”。要更加注重品牌形象建設,企業形象直接與企業的興衰、優劣相聯系,企業的知名度與美譽度有機結合構成了企業在公眾中的形象。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經濟新常態下,鐵路建筑企業在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國際化發展、混合所有制試點等方面的改革發展任務艱巨。經濟下行的壓力使員工的思想更加活躍,利益調整更加困難,不安定因素加大,一些深層次矛盾更加顯現。鐵路建筑企業要結合自身的企業發展目標、發展戰略、企業性質、企業內外環境等因素來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大力推進企業文化轉型升級,積極探索企業文化建設新模式,統一文化核心理念,夯實文化深植基礎,培育核心文化優勢,強化建設保障機制,為引領企業科學發展、支持公司治理、促進管理提升、凝聚發展力量、提升企業品牌形象提供強大的文化支撐。
參考文獻:
[1] 黃培鴻.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發展的首要戰略[J].經濟前沿,2003(05).
[2] 武林.企業家與企業文化建設[J].群文天地,2012(06).
[3] 羅長海.企業文化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