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欣
摘要:基層文化建設關系全民素質的提高,也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本文從“突出公益性;深入挖掘和保護民風、民俗等優秀地方文化;充分發揮社會教育職責,努力開展豐富多彩的基層文化活動,推動基層文化建設;加強陣地文化建設,用正確文化引導人,提升文化品味”等幾個方面對如何加強基層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保證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滿足群眾文化生活需求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文化生活;和諧社會
中圖分類號:G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0049-01
基層文化建設關系全民素質的提高,也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黨和政府一直重視此項工作,不斷加強基層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保證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來滿足群眾文化生活需求,為構建和諧社會起到了很好的引導。
一、突出公益性,搞好社區文化建設
基層文化建設,建在基層,用在基層,要必須突出它的公益性、普遍服務性。公益性是文化機構的基本屬性,在為基層文化提供服務時,首先要堅持公益和開放的原則,尤其是針對鄉、村中的弱勢群體(農民、老人、殘疾人等),要為他們創造更多的學習和發展機會,消除由于各種社會差別而出現的阻礙,確保他們的基本文化權益。鄉鎮文化中心參與基層文化建設,只有充分考慮這些特點和要求,才能真正被群眾所接納和喜愛。要形成以當地公共文化中心、社區(村)文化中心為分中心的網絡,以及采用資源整合和統一管理,提供規范便利的公共文化服務,并充分發揮計算機網絡的作用,開展信息資源遠程服務,努力延伸文化館的公共服務,把豐富的文化信息資源傳達到群眾身邊。同時,做好基層文化建設,需要大量優秀的基層文化人才。這些文化人才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給群眾提供喜聞樂見的文化服務,降低文化消費門檻,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提供信息引導和傳播服務。現代社會資訊迅速及時,并且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鄉鎮文化中心需要成為社區(村)的“信息服務臺”,開展信息引導和傳播服務,為廣大群眾提供與他們生活緊密相關的信息。鄉鎮文化中心不僅是信息的聚集地,還應該能夠有效地整合這些信息,擔當群眾的“信息導航員”,在浩瀚的信息汪洋中及時提取對群眾最具意義的信息。
二、深入挖掘和保護民風、民俗等優秀地方文化,切實加強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深入挖掘和保護民風、民俗等優秀地方文化并加以整理,可以提升基層文化品質,為基層文化建設提供優質的、易于百姓接受的素材,使優秀地方文化得到傳承和發揚。滿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基本任務,是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加強公共文化服務是實現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只有進一步加大投入,結合農村實際,切實加強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如:加強“農家書屋”、廣播電視、文化娛樂設施等公共文化產品建設,打造文化基地,創建文化發展載體,提高文化公共產品服務質量。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幼、互幫互助、和睦鄰里的優良傳統,使廣大農村地區形成社會主義文明新風尚。
三、文化建設必須為社會教育服務,必須為群眾提供文化休閑服務
教育是一個終身的過程,只有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更新自我的認知和理念,人們才能更好地融合社會生活,跟上時代進步的步伐。在為基層文化建設服務時,作為各級文化中心要充分發揮社會教育職責,把文化中心創建成社區、行政村的教育中心,采用傳送文獻資源,開辦報告、講座、展覽、培訓等各種形式,宣傳時事政治、傳播文化知識、培育職業和生活技能,全面提高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讓他們可以充分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獲取良好的個人發展機會。而伴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的休閑時間越來越多,而文化休閑是群眾休閑的主要方式。文化中心需要為群眾提供休閑閱讀、影視點播、藝術欣賞等服務,同時,要努力開展豐富多彩的基層文化活動,如藝術展覽、文藝表演、讀者聯誼、才藝興趣班等。公共文化中心的文化休閑服務要盡可能推動基層文化建設,讓社區民眾在健康有益的文化消遣和娛樂中放松身心、開拓視野、陶冶情操。
四、加強陣地文化建設,用正確文化引導人,提升文化品味
加強基層文化建設,是落實科教興國戰略和依法治國、以德治國方略,是發展先進文化的內在要求。提高中華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基礎工程,是鞏固基層政權,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重要舉措。一是把基層文化建設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有計劃、分步驟地加以推進;二是加大對基層文化建設的投入力度,確保基層文化建設項目經費和工作經費足額及時;三是加強基層文化隊伍建設,抓好業余文化隊伍建設,努力建構繁榮基層文化的“宣傳隊”;四是加強文化設施的管理和利用,要完善群藝館、文化館、圖書館必要的設備和裝備,加強對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要通過完善綜合服務功能,不斷提高文化設施利用率,防止文化設施被擠占、挪用;五是充分發揮機關、學校、社區(村)在基層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凡有條件對社會開放的,要采取多種方式開放內部文化設施,為群眾開展文化活動提供方便;六是文化主管部門要切實轉變作風,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注意聽取基層干部群眾意見,幫助解決困難和問題,要廣泛動員和組織群眾參與基層文化建設,把群眾的積極性保護好,發揮好,使廣大群眾成為基層文化建設的主力軍。
基層文化是人民大眾的文化,讓人民大眾共建共享是文化建設堅持的根本立場。領導干部一定要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增進群眾感情,堅持面向基層,重心下移,堅持依靠人民群眾,推動城鄉基層文化的更大發展。進一步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不能脫離基層群眾這一重要國情,只有加強基層文化建設,豐富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才能真正實現社會主義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
參考文獻:
[1]田婧姝.淺談如何搞好基層文化建設[C].2015年2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2015(02).
[2]許大文.以開放的姿態服務基層文化建設[N].中國文化報;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