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吳雙 孟曉蕾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在一些沿海發達地區,有越來越多的人外出經商,他們將自己的子女留在家鄉,從而引發對兒童的學習不太關注導致的學習問題,缺乏親情帶來的心理問題和思想行為問題。造成富二代的教育問題成為一個嚴重的問題,這些富二代也成為名副其實的“貴族式”留守兒童。留守兒童的教育與家庭、學校、社會、政府等多個方面密不可分,發現這一問題產生的原因,并針對問題給出建設性的解決方案,對于和諧社會的推進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貴族式”兒童;教育問題;對策
1 “貴族式”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的發現
隨著中國城鄉之間經濟交流不斷頻繁, 經濟快速發展的情況下,在南方沿海發達地區——溫州,每年都有大量的人員外出經商,而且大部分都是那些家財萬貫的富豪,因此出現了一批特殊的人群——“貴族式”留守兒童。他們都是因父母外出務工,同時迫于經濟條件、城鄉體制和戶籍限制等,不得不將孩子留在戶籍所在地,由一方父母或祖輩親戚等照顧的兒童。普遍的研究認為,由于一方或雙方父母外出而導致家庭教育嚴重缺失,致使一部分留守兒童出現了心理孤獨焦慮、學習成績較差、思想品質功利化、以自我為中心等不良情況。兒童是人一生成長習慣養成、人格塑造的重要時期。這些富二代、富三代群體中的“貴族式”留守兒童,物質上很容易滿足但精神上的需求卻往往被忽視,有著其區別于因家庭經濟困難,父母在外務工的“留守兒童”的特點及對應的問題表現,因此“貴族式”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值得開展研究,以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
2 “貴族式”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的提出
2.1 “貴族式”特征物質充足但父母陪伴不足的特征問題
2.1.1 長期全托在高消費學校的學習生活問題
由于父母外出經商,總想著能滿足孩子物質上的需求也好,便無度的滿足孩子的任何要求。父母為了讓孩子能夠良好的學習,便全托在高消費的學校,也就是所謂的貴族學校。孩子的年齡還小,很容易形成一種攀比的心理,導致無論在哪一方面都希望自己都是最好的,不管是有用或者沒用的,看著喜歡就買,花錢購物沒有限度。他們不知道錢是如何掙得的,也不知父母掙錢的艱辛,漸漸就養成了貪圖享受不知珍惜勞動成果的不良習氣和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
2.1.2 父母陪伴不足,其補償心理在行動上的偏差對孩子的影響
留守兒童大多數屬于正處于成長關鍵時期的兒童,更多的是需要父母的陪伴,父母的疼愛,而不是僅僅在物質上的滿足。父母不在身邊導致孩子在遇到問題時,沒有人及時給予其關懷和正確的建議,長期下來,導致其無助感越來越強。父母外出經商,大多都是把孩子交給祖輩照顧,但由于年齡上的差距,他們之間有一定的代溝,溝通起來有著許多的困難,導致祖輩們不懂孩子內心的想法,無法準確把握孩子心理發展情況,從而導致孩子不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2.1.3 學校教育、祖父母輩教育、社區教育對家庭教育不足的補充能力分析
學校不可能及時關注到每一個孩子所面臨的困難,但是學校能起到一個引領的作用,可以定期開展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的講座,可以安排教師定期與孩子交流,通過交流發現孩子當前存在的問題,并告知家長,與家長配合及時解決孩子的問題等等。祖父輩雖然在學習上不能幫助到孩子,但是能督促孩子學習,灌輸一些做人的道理。另外學校,社區等組織可以加強宣傳,幫助家長建立家庭教育意識。
2.2 “貴族式”留守兒童的身心發展狀況
父母外出工作,孩子的心里根本感覺不到親情的溫暖與關愛,也沒有安全感和信任感,原本膽子就比較小的孩子,在沒有人正確引導下會越來越膽小、孤僻。孩子正處于成長時期,很多事情不知道該怎么處理,例如人際關系方面。孩子都有很強的好奇心,很容易接受一些新生事物,喜歡尋找刺激,沒有很好的分辨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慢慢就養成了抽煙喝酒、打架賭博等不良習氣,導致最終走人歧途。
3 “貴族式”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改善與補位對策研究
3.1 建立以學校為中心的多方聯動機制
1)學校發揮中心作用:通過建立聯絡中心、宣傳培訓服務中心等機構來加強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聯系,并讓他們意識到僅僅滿足孩子物資上的需求是不夠的,他們更多的是需要精神上的滿足。
2)社區發揮拓展跟蹤作用:加強拓展宣傳力度、建立社區內多個家庭校外互動聯絡服務體制,以增強父母對孩子的關注度。
3)利用政府的相關鼓勵政策與約束性法律文件,讓父母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或者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出去,便于父母加強對孩子的教育和滿足孩子精神上的需求,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長。
3.2 引導家長重視家庭教育并學習相關知識
1)通過依靠學校、社區等組織加強宣傳力度,幫助家長建立健全家庭教育意識;
2)傳播家庭教育知識,引導家長正確彌補對孩子缺失的關愛,做到榜樣的作用,如消費觀念、人際交往溝通、行為習慣等;
3)借助時間管理等理論,指導家長有效把握珍貴家庭時光;建立與孩子有效地溝通渠道開展遠程家庭教育。可以通過電話、視頻聊天建立常規的溝通渠道,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成長發展心理需要。
4 結論
針對“貴族式”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的改善和補位,我們要站在社區和政府的角度上對于這個問題與大學生的看法、考慮不同。在“貴族式”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所發現的要與政府、社區更好的交流溝通。充分發揮家長這個重要的角色,幫助家長建立家庭教育意識,引導家長正確彌補對孩子的關愛,做到榜樣的作用,如消費觀念、人際交往溝通等,指導家長有效把握珍貴家庭時光;建立與孩子有效地溝通渠道開展遠程家庭教育。
【參考文獻】
[1]陳曉麗.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及對策研究[J].知識經濟,2011(19):103.
[2]黃琨.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成因及對策分析[J].南方論刊,2008(3):207.
[3]沙蓮香.社會心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4]范明剛.留守兒童學校教育問題及對策[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
[5]李億.淺談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問題[J].科學咨詢,2013(18):58.
[6]謝海燕,劉玖玲.農村留守兒童現象分析[J].理論觀察,2006,40(4):88-89.
[7]李曉偉.論我國社會轉型期農村家庭教育的困境與突破[J].教育學報,2012,8(6):96- 102.
[8]白勤.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現狀調查研究[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3(3):76- 80.
[責任編輯:楊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