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彬
16年來,從一名普通的社區工作人員成長為社區黨委書記,她始終用真情服務溫暖著周圍的人們?!昂命h員”“好干部”“好閨女”“好母親”是群眾對她發自內心的最高褒獎,“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社區”“全國志愿者先進單位”“遼寧省服務群眾好黨員”“遼寧省巾幗建功標兵”等榮譽稱號也是對她辛勤工作的肯定。她的名字叫劉榮爽,在她眼中——
紅運社區曾是營口市內面積最大的棚戶區。2007年棚戶區改造后,大批居民遷入,人員成分復雜,黨員狀況不清,小區垃圾成堆,亂搭亂建現象嚴重,配套設施不完善,業主、物業、開發商之間矛盾重重……劉榮爽清醒地認識到:“要做好社區工作,就必須建好黨支部,發揮好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庇谑?,她一棟樓一棟樓地進,挨家挨戶走訪,很快摸清了社區黨員的情況。隨后,她在黨員中組織開展了“發信函讓黨員‘回家”“建網絡為黨員‘安家”“送溫暖讓黨員‘想家”“明身份為黨員掛牌‘到家”等活動,充分調動黨員的參與意識和服務意識。不僅如此,她還組建了100多人的黨員志愿者小分隊、雷鋒號維修隊、紅葉親情服務隊、矛盾糾紛調解隊、廣場文藝演出團等。如今,十幾支服務隊都在暗地里“較勁”,比的是哪支隊伍更有“人氣”,哪支隊伍貼心服務的次數更多。
2008年12月12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到紅運社區廣廈新居考察,提出要讓棚改居民“住得進、住得穩、住得好”“將紅運社區建設好,發展好”。劉榮爽一直牢記這個囑托,走街串巷,遍訪民情,及時為群眾排憂解難,組織實施了由社區黨委牽頭、業主委員會決策、物業公司實施、志愿者參與的“四位一體”管理服務體系,成為全市小區物業管理的典范。
為解決雙職工家庭的孩子放學后無人看管的問題,劉榮爽主動當起“大家長”,籌措資金購置設施,邀請課后輔導員,組建了“四點鐘學?!保尯⒆觽兎艑W后在“劉媽媽的學?!崩锝】党砷L?!靶〉墓埽系囊惨堋?,社區里的五保戶、孤寡老人更愿意叫劉榮爽“閨女”,而不是“書記”。因為在他們心里,劉榮爽真的就像自己的閨女。無論是冬天里取暖的煤還是除夕夜里的熱餃子,劉榮爽總是及時送到老人們的家里。
退伍軍人李德無兒無女,晚年患癌癥住進醫院。不管多忙,劉榮爽每天都抽出時間到醫院照顧他:床頭柜上堆滿了老人愛吃的水果,干凈的衣服整齊地疊放在老人的身邊,可口的飯菜總是按時送到……醫生和護士一開始都以為劉榮爽是老人的女兒,至少也是親戚,壓根兒想不到她是與老人毫無血緣關系的社區書記。老人離開人世后,又是劉榮爽為老人料理了后事。
近兩年來,小區冬季供暖一直不達標,居民投訴也沒徹底解決問題。劉榮爽認真作調查、寫報告,積極協助市供暖辦開展工作,終于使小區并入熱電管網,實現集中供暖,居民家里的溫度上來了,心里面更是暖暖的。大家齊聲稱贊:“我們有個給群眾辦事的好書記!”
“鄰里之間無大事,雞毛蒜皮非小事,社區干部要多做好事?!眲s爽用真情付出和務實的工作作風贏得了群眾的信賴。如今,“有事兒就找劉書記”已經成為紅運社區居民的一句口頭禪,這也讓劉榮爽每天忙得腳不沾地。她在全市率先組織開展了以“鄰里學”“鄰里情”“鄰里幫”“鄰里和”“鄰里樂”“鄰里頌”為主題的“鄰里節”系列活動,先后組織開展了“鄰里文藝晚會”“鄰里趣味運動會”“鄰里廚藝大比拼”“鄰里共簽文明公約”等活動,有力地促進了鄰里之間的和諧相處。她還專門制作了1000多張“鄰里互助親情卡”、100多張“共產黨員責任卡”和1000多張“便民服務連心卡”,隨時隨地了解群眾的大事小情,并制作了“黨建之聲”展板、“社區之聲”展板、“文明之聲”展板等,放置在小區的宣傳欄內……
多年來,劉榮爽為群眾辦的貼心事、好事、實事數不勝數,居民們感言:“住在紅運社區,我們的幸福指數越來越高?!薄熬用裥腋J俏易畲蟮男腋?。只要大家需要我,我會一直好好做下去!”劉榮爽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