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君 陸 昱
國網上海市南供電公司,上海 201112
關于電力企業建立法律風險防范機制的實踐
孔祥君陸昱
國網上海市南供電公司,上海201112
摘要:落實國網公司建設“三全五依”法治企業的總體部署,A公司著力推動實現法律工作模式由救濟型向預防型、由參與型向參謀把關型、由事務型向管理型的轉變,提升公司法律風險管理能力,抓好公司法律風險管理的重點環節。
關鍵詞:法律風險;風險防范
一、法律風險防范機制的內涵
法律風險防范機制是指運用科學的工具和方法,全面客觀地梳理、識別和分析公司可能存在法律風險,統籌制定風險控制措施,并根據措施要求建立或完善相關規章制度、工作流程。
對于電力企業而言,對外,面對日趨復雜、激烈和殘酷的市場監管環境,構筑穩定、系統、全面的法律風險管理體系日益重要。對內,依法治企呼聲高漲,通過充分發揮財務、審計、紀檢監察、運營監控等協同監督作用,完善決策、執行、監督閉環管理機制,實現依法治企與從嚴治黨有機統一,全面提升企業法治素質和治理能力。
二、法律風險防范機制的構架
(一)風險識別

(二)風險等級

按照風險的等級水平情況,風險等級越高,關注人的級別也越高,基本上5級風險為公司領導層關注的風險類別,為公司領導層作出決策提供信息支撐。4級及以下風險屬于部門和基層單位應關注解決的風險。
(三)風險控制
通過對風險采取回避、控制或分擔的應對策略,分別從以下多個方面實施管控。
第一,關注公司的組織結構設置是否滿足法律風險應對需要;職責和權限是否明確和準確;人、財、物的保障是否到位。第二,關注公司及國內外是否制定了相關的技術標準或管理標準,以用于應對法律風險;如果沒有,是否存在參考或引進的內容。第三,關注公司是否實施了有效的管理舉措;目前的管理措施是否存在改進空間以及如何提升。第四,關注是否建立監控體系,自我加壓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是否具備考核機制以及與獎懲機制掛鉤;一旦法律風險發生釀成危機后公司是否具備必要的應急機制。第五,關注是否根據需要開展了對相關方(客戶、員工、政府部門、供應商的)的宣傳;以及是否對員工開展了相關的培訓和宣貫,以便使其具備必要的認識和理解,及掌握必要的技能。
三、法律風險防范機制的應用
A公司是國網公司下屬二級公司,近年來經過不斷的“PDCA”的過程,建立了一套長效的、滾動的、持續更新的法律風險防控機制。第一,理清公司可能存在法律風險事項庫,梳理每一個法律風險事項相對應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要求;第二,列明每一項法律風險事項相對應的日常工作,對風險控制的實施情況進行檢查、排摸,排查每一項風險事項存在的法律風險點,對存在風險點進行治理和評估;第三,根據評估結果對體系進行滾動更新,循環往復,建立一個動態、閉環的管理體系,形成公司法律風險防范長效機制。
以2015年為例,A公司對電網規劃、電網建設、調度運行、運維檢修、營銷服務、人力資源、財務管理、物資管理、科技信息、對外聯絡、經濟法律、后勤保障十二大業務領域157項法律風險事項進行排查,共排查風險點19項,共532個。
(一)法律風險排查情況

表一 各部門排查情況統計
(二)法律風險整治情況
對已存在風險點的19項法律風險事項通過“可能性、影響程度、可控性模型分析”、“分布統計分析”和“德爾菲專家法”等方法進行科學評估,5級風險(高風險)4項,4級風險(較高風險)8項,3級風險(中風險)3項,2級風險(低風險)4項。

表二 各部門整治情況統計
(三)法律風險整治成效
以SY-02為例:未能與綠化環保部門工作協調一致所導致的法律風險(樹線關系)。
風險現狀:“線樹矛盾”在電力企業與綠化環保部門工作之中普遍存在。這主要是指電力設施保護工作人員在電力施工及維護作業中,經常遇到需要修剪或砍伐樹木的問題,按照相關法律規定,林木砍伐必須事先辦理有關手續。如果樹木栽植在先,而又影響施工作業或危及電網安全需要砍伐的,還要與林木所有權人進行協商后對其補償。對于在樹木修剪過程中存在的綠化歸屬權、修剪費用支付等問題公司尚未形成完善的機制。
風險應對:按照《電力設施保護條例實施細則》,嚴格執行在先原則,即指如果樹木種植在先、電力設施后建,優先保證樹木所有者的利益,按照相關部門法律規定辦理;如果電力設施建設在先,樹木種植在后,優先保護電力設施。公司應注意在線樹矛盾高發區,拍照或者錄像保存證據。首先要注重手續和程序的辦理,注意程序的合法性;其次,應確實履行協商和告知義務,做好告知的有效送達,實現對危及安全的樹木合法砍伐,保證電力安全生產和社會的公共安全。
工作成效:A公司與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正式簽署《樹木與電力線路安全管理合作協議》,就今后樹木綠化維護管理與電力線路安全運行管理達成戰略合作共識,標志著在共同推動綠化維護與電力安全運行和諧發展問題上政企的進一步聯動合作。
[參考文獻]
[1]朱松.淺談招標代理合同的規范化[J].大觀周刊,2011(36):108.
中圖分類號:D92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8-0175-03
作者簡介:孔祥君(1985-),女,碩士,經濟師,國網上海市南供電公司,研究方向:電力企業管理;陸昱(1982-),男,漢族,高級工程師,國網上海市南供電公司,研究方向:電網技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