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毛曉 田昌榮 許 翔 申瀟竹 鄭雅文 李丹花
(連云港市第二人民醫院老年醫學科,江蘇 連云港 222000)
瑞舒伐他汀鈣對老年支氣管哮喘急性期患者炎癥因子及嗜酸粒細胞的影響
聶毛曉田昌榮許翔1申瀟竹鄭雅文李丹花2
(連云港市第二人民醫院老年醫學科,江蘇連云港222000)
〔摘要〕目的探討瑞舒伐他汀鈣對老年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患者嗜酸粒細胞及炎性因子的影響。方法68例中度哮喘住院患者,隨機分成一般治療組(A組)34例和瑞舒伐他汀組(B組)34例,另選取同期健康體檢患者(C組)34例,A組患者給予吸入舒喘靈氣霧劑,其用量和用法參照哮喘階梯治療方案;B組患者在上述基礎上加用瑞舒伐他汀10 mg/晚,口服治療2 w;C組不給予任何治療;所有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2 w后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法檢測白介素(IL)-12、IL-18濃度,用Counter JT-IR計數儀計數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EOS)。結果治療前,A組、B組IL-12、IL-18、EOS指標均明顯高于C組,A組、B組之間差異無顯著性;治療后,A組、B組上述指標較C組有顯著下降(P<0.05)。結論瑞舒伐他汀鈣可進一步降低老年支氣管哮喘急性期患者炎癥因子及嗜酸粒細胞,可用于老年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的輔助治療。
〔關鍵詞〕支氣管哮喘;瑞舒伐他汀鈣;白細胞介素-12;白細胞介素-18;嗜酸粒細胞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由多種炎癥細胞、炎癥介質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可逆性氣流受限與氣道高反應為其主要特征。氣流受限的不可逆性是氣道炎癥引起的氣道重構而引發的。氣道重構給治療增加了難度。目前,糖皮質激素是治療哮喘最有效的藥物,但其副作用與個體的敏感度不同影響激素的規范應用。因此,探討治療哮喘的其他藥物具有重要意義。瑞舒伐他汀是常用的調血脂藥物,研究發現,它不僅有降低血脂的功能,而且還具有抗炎特性和免疫調節活性,動物實驗證實它對哮喘氣道炎癥有治療作用〔1〕,另外研究發現他汀類藥物對血管平滑肌也有抑制作用〔2〕。因此他汀有可能成為治療哮喘氣道炎癥與氣道重構的有效藥物。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選取2012年1~12月連云港市第二人民醫院老年科住院的68例中度哮喘住院患者,診斷和分度符合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制定的診斷標準,其中男36例,女32例,年齡61~78〔平均(67.6±2.5)〕歲,隨機分成一般治療組(A組)34例,瑞舒伐他汀組(B)34例,兩組病人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家庭背景、抑郁、焦慮癥狀評分、哮喘病情分級和病程等因素的差異無顯著性(P>0.05)。治療前未規律吸入激素治療且1個月前未用全身型激素,并排除慢性咳嗽、消耗性疾病和心肝腎疾病,另選取同期本院健康體檢者(C組)34例,均無肺疾病史,年齡60~72〔平均(65.3±2.2)〕歲。
1.2方法A組患者均給予吸入舒喘靈氣霧劑,其用量和用法參照哮喘階梯治療方案;B組患者在上述基礎上加用瑞舒伐他汀〔阿斯利康公司生產,規格:10 mg×7片,批號:20121023〕10 mg/晚口服治療2 w;C組不給予任何治療;所有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2 w后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檢測白介素(IL)-12、IL-18濃度,試劑盒購于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用Counter JT-IR計數儀計數外周血EOS。
1.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行t檢驗。
2結果
治療前A組、B組血清IL-12、IL-18及外周血EOS計數分別較C組明顯升高(P<0.05),A組與B組比較,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4 w后治療前A組、B組血清IL-12、IL-18及外周血EOS計數分別較C組明顯降低(P<0.05),與A組比較,B組上述指標進一步下降(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各組炎癥因子及外周血EOS計數比較±s,n=34)
與C組比較:1)P<0.05;與A組比較:2)P<0.05
3討論
支氣管哮喘發病機制復雜,至今尚未完全闡明〔3〕。有多種免疫細胞、炎性細胞及細胞兇子參與其發病過程〔4〕。
IL-12 是近年來發現的一種具有生物活性的免疫調節功能介質,IL-12可促使Th0向Th1細胞分化,當IL-12分泌過多時,Th0向Th1細胞分化障礙,導致Th0向Th1細胞分化減少;而在白細胞介素的誘導下,Th0細胞向Th2發育,導致體內Th1/Th2細胞功能失衡。Th2細胞可促進B細胞產生大量IgE,對機體起重要的免疫調節作用,對預防感染和調節免疫反應起重要的作用〔4〕,與多種炎癥因子一起相互協調,共同構成復雜的細胞因子網絡,參與體內多種炎癥反應的過程,促使機體可產生一系列炎癥介質,從而引起哮喘發作。研究顯示,多種肺部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部炎癥等情況下,IL-12水平明顯升高〔6〕;本研究說明瑞舒伐他汀在支氣管哮喘急性期的治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作用機制可能為:瑞舒伐他汀抑制IL-12的分泌,Th0向Th1細胞分化,從而協調哮喘Th1/Th2平衡,對哮喘患者有明顯免疫調節作用。
哮喘是多種炎性細胞參與的慢性呼吸道炎癥,其中EOS在急性哮喘發作中起重要作用〔7〕,哮喘急性期水平明顯升高,提示EOS是哮喘慢性炎癥的主要效應細胞,他能誘導多種炎癥因子如:IL-5、IL-17、白三烯(LTs)及腫瘤細胞壞死因子(TNF)-α升高,直接參與炎癥的調節,并導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呼吸道黏膜水腫、黏液分泌增加、支氣管平滑肌收縮、炎癥細胞浸潤,產生呼吸道可逆性阻塞和呼吸道炎癥〔8〕。本研究顯示瑞舒伐他汀具有降低哮喘急性期患者的外周血EOS,控制哮喘發作的重要作用,其降低EOS計數的具體機制有待進一步研究。
IL-18是一種具有多重生物效應的炎癥因子,主要來自巨噬細胞、NK細胞或T細胞,作為Th1細胞分泌的因子,IL-18可與IL-12協同,促進干擾素(IFN)-1產生,誘導Th1分化和抑制B細胞合成IgE〔9〕。IL-18本身還可以誘導IgE和促進炎癥過程,即促進Th2反應。IL-18既可以調節Th1細胞分泌,又可以調節Th2細胞分泌,是體內具有雙向調節作用的因子〔10〕。IL-18可誘導炎癥早期細胞因子的產生,如TNF-α,IL-1β等,這些炎癥因子可以進一步促進外周血和細胞系中嗜酸粒細胞IL-18表達和釋放。促進IL-8、巨噬細胞炎癥蛋白-la和單核細胞趨化因子-1等細胞因子的表達增強〔11〕。因此,IL-18在氣道炎癥級聯效應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在小鼠模型中,證實了IL-18能介導體內的Th2應答而引發哮喘。本研究顯示,在治療前期,大量炎性細胞分泌IL-18,使其血清中的水平升高,故哮喘患者血清IL-18水平較正常增高,升高的IL-18又趨化、聚集和激活中性粒細胞,加重炎癥反應,提示IL-18參與老年哮喘患者的發病過程。本實驗證實了瑞舒伐他汀可通過降低血清IL-18而抑制哮喘的發作。
總之,瑞舒伐他汀通過抑制炎性細胞及炎癥因子的釋放,對急性哮喘患者具有輔助治療的作用,臨床上可作為哮喘患者的輔助用藥。
4參考文獻
1王海霞,孫貝.辛伐他汀對大鼠氣道黏液高分泌的影響〔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08;30(3):213-5.
2葛長江,呂樹錚,陳韻岱.阿托伐他汀對高血壓大鼠動脈血壓和血管平滑肌細胞離子泵活性的影響〔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06;14(5):413-4.
3Leazzac,Mmaziottig G,Fiorentinol L,etal.HMG-COA reductase inhibitors inhibit rat propyhhiouraeil-induced goiter by modulating the ras MAPK pathway〔J〕.J Mol Med,2006;84(11):967-73.
4McKay A,Leung BP,McInnes IB,etal.A novel anti-inflammatory role of simvastatin in a murine model of allergic asthma〔J〕.J Immunol,2004;172:2903-8.
5戚好文,李煥章,劉穎格,等.原癌基因表達與哮喘氣道炎癥細胞浸潤的關系〔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1;17(4):293-6.
6李毅,戚好文,劉穎格,等.氟伐他汀對大鼠氣道平滑肌增生的影響〔J〕.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3;24(6):2089-93.
7Castilla R,Gonzalez R,Fouad D,etal.Dual effect of ethanol on cell death in primary culture of human and rat hepatocytes〔J〕.Alcohol,2004;39:290-6.
8趙夢華,石建平,田洪森.他汀類藥物的非調脂作用機制〔J〕.中國心血管病研究雜志,2003;1(3):226-8.
9羅鳳鳴,劉春濤,李杈慶,等.辛伐他汀誘導嗜酸粒細胞凋亡的體外研究〔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5;28(5):320-3.
10陳興無,張麗琴,涂雄文,等.辛伐他汀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全身性炎癥反應的影響〔J〕.中國綜合臨床,2009;25(7):695-8.
11Keddissi JI.The use of statins and lung function in current and former smokers〔J〕.Chest,2007;132(6):1764-71.
〔2014-12-31修回〕
(編輯安冉冉/曹夢園)
通訊作者:田昌榮(1957-),男,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老年病研究。
〔中圖分類號〕R562.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6)11-2696-03;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11.058
·呼吸、消化系統疾病·
1永城市人民醫院內科2北京大學醫學部病理生理系
第一作者:聶毛曉(1983-),男,主治醫師,碩士,主要從事老年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