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如
[摘要]本文通過對我國建筑給排水設計的節能方面的問題進行分析,從而加強給排水經濟性的控制,期望能更好的節約能源,更好的體現給排水的價值理念。
[關鍵詞]建筑給排水;設計;經濟性
1、建筑給排水設計的發展歷程
我國的建筑給排水自1949年建國以來,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1.1房屋衛生技術設備的初創階段
1949年-1964年《室內給排水和熱水供應設計規范》(試行)標志著我國開始設置給排水專業,在房屋衛生技術設備中被確定為一門獨立的專業課程。我國第一批通過專業培訓的建筑給排水技術人員走向社會中,有了自己的崗位,逐漸組成自己的團隊。
1.2室內給排水的反思階段
1964年-1986年《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被審批通過時標準開始了工程實踐階段,對以往機械套用國外研究成果導致的失誤進行分析、總結、反思,進而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建筑給排水技術體系。
1.3建筑給排水的發展階段
自1986年到現在,伴隨建筑業不斷的發展,建筑給排水專業也在伴隨其不斷進步。在發展階段,我們的技術團隊已經具有專業技巧,積累了相關的經驗并經過專業的培訓,同時將國外優良的技術引進使用,促使建筑給排水專業技術有了明顯的突破。并且確定了全國建筑給排水工程的標準,為我國建筑領域的發展提供了技術保障。
2、建筑給排水設計中的存在的問題導致資源浪費
2.1給水系統
我國建筑工程中經常出現的問題就是給水系統超壓。由于在設計建筑給水系統是設計人員沒有貫徹節能環保的思想,給排水系統長期的在超壓壞境中運行,就會造成給水管道頻繁出現滲漏的現象。此外在施工時采用耐用性、密封性不合格的沒有達到建筑要求的衛生器具,也會導致發生漏水、冒水問題。為了報障水資源不被浪費,建筑給水系統可以使用自閉型手拉延時淋浴器、光電淋浴器等。
2.2排水系統
建筑工程中排水系統主要出現的問題就是排水管道中的各種配件在連接上出現了問題造成滲漏。設計人員在設計排水系統時沒有結合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另外排水系統中使用的管材不符合標準,時間一長排水管道就會發生滲水,不僅是浪費了水資源,還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麻煩。排水系統一般都是在地下被隱藏,出現問題處理起來非常繁瑣,所以在排水系統設計上要融入節能減排的理念,讓排水系統得到優化。
3、現代給排水設計的經濟性要求
經濟性,即是在工程開發中綜合各方要求,在滿足要求的前提下,成本最低,能耗最低的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的一種方案。一般情況下,從事房地產開發的企業希望造價越低越好,采用成本相對較低的中低端產品,而從事非商品房開發時,業主最關心的不是價格,而建筑材料的質量的好壞。因此,只有在充分考慮業主的要求的前提下,采用合適的材料進行建筑設計及開發,才能真正意義上的實現經濟性控制。現實中,對建筑給排水的經濟性的理解不夠深入,往往只是在單純的價格上進行比較,缺乏綜合的、長遠的經濟性評估,對于偽劣建筑材料所帶來的返工、改造損失以及對開發商造成的不良后果評估不足,造成了在工程交付后業主對給排水設施不滿意,更甚者可能出現給排水事故,往往在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之后才意識到經濟性評估控制的重要性。設計師在進行給排水系統設計時,應從實際情況考慮,在開發商與客戶之間取一個平衡點,充分考慮雙方利益,以專業的眼光選擇合適的建筑材料,從而降低建筑給排水系統的能耗,讓業主滿意,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經濟性控制。
4、影響給排水設計經濟性的主觀因素
影響給排水設計經濟性的主觀原因主要是認識問題。首先,設計人是否在主觀上有需要進行經濟性控制的意識,主動了解業主的需要,站在業主的角度為其著想:其次,設計人要清楚什么樣的經濟性控制才是綜合最優、最經濟的設計。經濟性控制到底應該對誰負責呢?從設計院肩負的責任與使命來看,首先是要對業主,也就是對用戶負責:其次,是要站在業主的角度,在合法合理的基礎上實現真正的經濟性控制。實現了對業主的負責,也就是做到了對設計院、對設計人自己的負責。
5、建筑給排水設計的方法
5.1合理控制水壓
在建筑給排水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要嚴格按照建筑給排水設計要求的給水系統壓力進行設計,這個標準的水壓就是給排水系統正常運行所能承受的最大壓力,如果超過這個壓力值會導致給排水系統發生沖壓出流。首先結合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準確測量給排水系統的供水壓力優化給排水系統設計,將給排水系統的供水壓力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嚴禁出現超壓出流的問題。其次,積極采取建筑給排水的減壓措施,嚴格限制水壓,最后在給排水系統安裝減壓閥.控制單位時間內給排水管道中的水流量。給排水系統管道發生滲漏是當前建筑給排水系統最常見的問題和施工工藝、工程設計和施工材料有著直接的影響。同時周圍環境溫度的變化也容易導致管道發生滲漏。
5.2控制水壓,保護給水配件
我國建筑給排水設計規范中有對最大的給水壓力進行明確,在這個范圍之內水壓是給排水配件正常使用的壓力,一旦壓力超過最大值,就有可能導致沖壓出流的現象,所以在給排水設計中要對水壓系統進行嚴格的控制。首先需要對供水壓力做出準確的測試,工作人員要對給水系統壓力給予重視,嚴格按照規定限定在標準范圍之內,避免超壓出流的情況出現。其次就是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減壓措施,有效的限制水壓。最后就是要安裝減壓閥,將單位時間內后期監測點的位置,最好分別在基坑邊坡與其他工程項目施工地上均勻設置水平方向的監測點,確保監測結果的科學和理性。
結語:
環境保護是我國—項基本國策,環境的好壞,與人們的生產勞動、學習工作以及生活和身長體健康密切相關,它是—項長期艱巨的工作,為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加大公路環境保護工作力度,切實提高公路從業看的環境保護意識,一定要重視對沿線周圍環境的保護,最大限度地減少污染源,通過采取相關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提高路容路貌,提供舒適、優美、順暢的公路運輸環境,更好地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交流的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