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這與“醫圣”張仲景有關。張仲景年輕的時候就博覽群書,尤其喜歡醫書,其同鄉何颙曾稱贊他:“用思精而韻不高,后將為良醫。”
張仲景生活在東漢末年,當時朝政腐敗,民不聊生,人民顛沛流離。全國各地相繼爆發瘟疫,洛陽、南陽等地疫情嚴重,“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其中傷寒病占到70%。張仲景立志改變這種現狀,在《傷寒論》中表達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負:“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
他刻苦鉆研,認真研究了《素問》《靈樞》《難經》《陰陽大論》《胎臚藥錄》等古代醫書,師從同宗張伯祖,盡得其真傳,在醫學上有很高的造詣。在長沙擔任太守期間,當地疫病流行,他索性在官府大堂上給人看病,分文不取。在給病人開具的藥方上,他經常在自己名字前加上“坐堂醫生”幾個字。
后來張仲景辭官隱居,潛心研究醫學,終于寫出傳世醫學巨著《傷寒雜病論》,被后人尊稱為“醫圣”。其人品和醫學成就都是非常令人敬仰的,后代中醫為了紀念他,也把自己開的藥鋪稱為“堂”,時間長了就成了中藥店的代名詞。
髀肉復生
釋義
髀肉復生:髀:大腿。因為長久不騎馬,大腿上的肉又長起來了。形容長久過著安逸舒適的生活,無所作為。后用以表示感嘆虛度光陰,想要有所作為。
讀故事
劉備在與曹操作戰失敗后,喪失了地盤,只得投奔漢皇族劉表。一天,劉表請劉備喝酒聊天。
席間,劉表對劉備說:“上次沒有聽賢弟的話(指劉備建議趁曹操在官渡與袁紹鏖戰,起兵偷襲許昌),失去了一個好機會,真可惜!”劉備安慰地說:“如今天下分裂,天天有戰事。上次失去機會,怎么知道今后不能再碰到呢!機會是沒有盡頭的。已經過去的事,就不必再后悔了。”兩人交談得很投機,又商量了以后的打算。過了一會兒,劉備起身上廁所,他摸了摸自己的髀,發現上面的肉又長起來了,不禁掉下淚來。回到座上的時候,臉上還留著淚痕。劉表見了很奇怪,問他道:“賢弟這是怎么啦?”
劉備長嘆道:“我以前一直南征北戰,長期身子不離馬鞍,大腿上肥肉消散,精壯結實;到這里來后,很久沒有騎馬作戰,閑居安逸,髀肉復生。一想起時光如水,日月蹉跎,人轉眼就老了,而功名大業尚未建成,因此悲從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