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
要說中國古代最有名的醫生是誰,大部分人會想到華佗、扁鵲,但是除了這兩個人之外還有一個人雖然沒有這兩個人耳熟能詳,但是這個人大部分也知道,他就是醫圣張仲景,甚至可以說張仲景的醫學成就絲毫不在華佗之下。他之所以被人稱為醫圣便是因為,張仲景是人類歷史上最早攻克鼠疫的人,而且歐洲最早治療黑死病的方法,就是通過阿拉伯人翻譯過來的《傷寒雜病論》一書。
張仲景生于公元150年的東漢時期,張仲景出身官宦家族,雖然到了他這一代沒落了但是依然算的上個書香門第,張仲景從小就得到良好的教育,按照他父親的想法,張仲景刻苦讀書,最后當個官來光耀門庭。然而他父親的想法很美好,但是奈何讓張仲景給跑偏了。
在張仲景那個年代醫生的地位非常地位,可以想象一個上流社會的人做這種地位的職業在當時的年代里遭受的非議,史書上記載張仲景是讀書時看到“扁鵲見蔡桓公”的典故,對扁鵲非常佩服,于是便萌生了當醫生的念頭。張仲景在小時候得過一場重病,差點因此喪命,好在張仲景所在的南陽郡有一位名醫,經過名醫的診治后張仲景才得以痊愈,經歷這件事情后讓張仲景想當醫生的念頭更加強烈,于是張仲景在痊愈后便跟著這位名醫學醫,知道數年之后學到大成。而在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的序言中曾經寫到過中自己家里有十分之七的人都死于傷寒病,在東漢時期,他所在的南陽郡是這種病的高發期,從小到大他親眼看到了這種病的愿望因此萌生了要治療這種病的愿望。
可以說張仲景是一個對后世影響最大的醫生,他這一生著作頗多,最著名的《傷寒雜病論》甚至都讓掙扎在鼠疫中的歐洲都受益匪淺,并且奠定了中醫醫療學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