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竹梅
隨著涉法涉訴信訪改革工作不斷推進,大量信訪案件涌入檢察機關,妥善處理信訪問題,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成為當前檢察工作服務大局的重要任務,這其中推進信訪工作規范化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以筆者所在的連云港市海州區檢察院為例,今年以來,該院以創建全國文明接待室為契機,以推進涉法涉訴信訪工作進入法治軌道為目標,通過開展“三四五”工作法,不斷加強控申工作規范化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筆者以該院為切入點,就如何推進信訪工作規范化談幾點個人看法。
一、強化“三種意識”,樹立群眾工作理念
強化服務意識。控申信訪工作作為密切檢民關系的樞紐,把解決群眾訴求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對信訪人的訴求不分大小輕重都及時正確處理,做到無積壓、無差錯;強化以人為本理念,不斷改進工作作風,增強干警服務意識和能力,使來訪群眾真正感受到“門好進、臉好看、話好聽、事好辦”,讓控申接待工作更“接地氣”。
強化責任意識。嚴格落實檢察長接待日制度,接待日由檢察長或分管檢察長在檢察服務中心親自接待來訪群眾,傾聽群眾訴求,為群眾答疑解惑、化解難題;預測來訪高峰期,確保信訪接待工作有序進行,及時高效解決信訪人的訴求;嚴格規范案件的受理、分流、辦理、回復等程序,保障案件在法定時限內辦結、反饋,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實。
強化宣傳意識。借力派駐檢察室的陣地優勢,結合開展舉報宣傳周、“檢察開放日”等活動,主動深入鄉鎮、村居開展形式各樣、群眾喜聞樂見的普法宣傳和現場咨詢活動,廣泛收集案件線索,有力拓寬案源渠道;充分利用電視、報刊等傳統媒體和本院官方網站、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廣泛宣傳控申舉報工作,提升群眾依法反腐、依法辦事的意識,積極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氛圍,讓法治精神深入基層、深入群眾。
二、明確“四個要求”,規范信訪接待工作
明確接訪首辦責任制度。進一步暢通來信、來訪等控告舉報渠道,完善受理、審查、分流、初核、答復等各環節規章制度,落實首辦責任制。對本院管轄的各類控告申訴案件明確由專人負責,認真執行《控告申訴首辦責任制登記表》,及時辦理移送、交辦、反饋等手續,對各職能部門執行情況認真如實記載。首辦責任制部門收到屬于本部門管轄的控告、舉報、申訴案件,由部門負責人指定案件首辦責任人。通過首辦責任制,進一步明確了責任,督促各責任人認真及時辦理,力爭將問題解決在首次辦理環節。
明確來訪筆錄制作要求。信訪件中來訪筆錄直觀反映了當事人的訴求,一份好的來訪筆錄可以讓領導清楚了解來訪人的需求,所以對來訪筆錄的制作提出了很高的標準。制作來訪筆錄時,要按照“聽清、問明、記全、答準”要求,根據信訪人的訴求,進行概括總結,全面、客觀地記錄信訪人員所反映的事實和理由,做到條理清晰,重點突出。對于反映多個信訪事項的,要逐一分段記錄,避免雜亂無章,重點突出事實、依據和理由部分的記錄,確保筆錄條理清晰,主次分明。
明確兩個文書制作出具。所有信訪事項,在審查受理環節,無論受理不受理,都要告知信訪人并送達書面文書;在辦理環節,對于所辦結的案件都要向信訪人出具結論性文書。同時要求在文書的制作過程中,要重點闡述理由和法律依據,強調文書的釋法說理性,并在法律條文引用,法律救濟途徑的告知、文書送達等方面也進行了規范。
明確答復信訪人員期限。信訪事項辦結后,除對不立案線索審查外,控申部門對其余信訪事項自收到辦案部門回復或自辦接受后七日內制作答復文書并安排答復信訪人。如該院辦理的張某請求檢察機關監督公安機關不立案一案,該院嚴格執行一個月內辦結,收到回復7日內答復的規定,并有效監督公安機關立案,張某對該院的辦案效率及辦理結果非常滿意。
三、構建“五項機制”,提高案件辦理質量
建立控申信息化辦案機制。對于舉報線索實行規范管理,充分利用日報系統、檢察業務系統,實現舉報線索網上流轉,為舉報線索規范化管理提供科技支撐。發揮遠程視頻接訪系統作用,實現了基層群眾與上級院領導、接訪人員“零距離”,讓問題就地反映、就地交辦、就地解決。推動網絡舉報平臺建設,開通官網舉報綠色通道,進一步拓寬了舉報渠道,為群眾舉報提供了便捷途徑,增進了群眾對檢察機關的了解,拉近了“檢民”之間的距離。
建立風險評估機制。建立涉檢信訪內外協調機制,要求業務科室發現涉檢上訪苗頭傾向的,及時與控申科協調溝通,必要時實行聯合接訪、集體接訪。同時,加強與政法委、紀檢、公安、法院等相關職能部門的配合,互通信息,形成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合力。實行涉及群眾利益重大案件風險評估制度,對于各環節涉及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利益的案件,科學研判、深入分析,做到矛盾糾紛早發現、早預警、早解決。
建立分類處置機制。堅持信訪案件百分之百受理、百分之百接待、百分之百答復的原則,對于法有據的信訪,堅決依法維護群眾權益;對法度之外情理之中的信訪,積極協調,盡最大努力解決群眾困難;對于法于理無據的要求,認真做好說服教育和引導,做到排憂解難有誠心、說服教育有耐心、化解調處有恒心。
建立部門聯動機制。在信訪案件辦理過程中建立與各業務部門的溝通協作機制,特別在辦理司法救助案件和檢調對接案件的過程中,明確各部門工作職責和相關案件的辦理流程,并聯合業務部門共同制定出臺相關的實施辦法,對上級院規定進行細化,以制度形式保障案件的有效辦理。
建立反向審視機制。信訪案件在過程中要轉變理念,脫離就案辦案模式,肩負起通過辦案發現并糾正錯案和司法瑕疵的職責,積極開展反向審視工作,強化內部監督,促進司法行為進一步規范。對于反向審視中發現的問題,形成個案分析報告向分管領導匯報,并通過召開案件分析會形式,將發現的問題向相關職能部門通告,并督促整改,強調規范辦案,杜絕此類情況的再次發生。今年該院在辦理完一起國家賠償案件后,立即撰寫反向審視報告,將發現的本院相關部門在辦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予以指出列明,并提出了整改的意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