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越來越重視構建多層次、多方式、多主體的公共服務體系。在這一過程中,社會組織的改革發展成為多方關注的焦點。解決好社會組織改革發展問題是加快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體制的迫切需要。
目前,圍繞社會組織改革發展的創新實踐在我國越來越活躍,這意味著我國社會組織發展正進入新階段。從組織社會學的角度看,新階段社會組織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如何對權力機制和利益機制進行調整改革。因為這些機制會影響甚至決定一系列問題,包括社會組織主體性的獲得、穩定預期的形成、行為模式的建構,以及公眾行為理性化程度和獨立性的增強、社會公共服務意識的培育等。從實踐看,社會組織改革發展至少需要解決三方面問題:一是完善公共權力的具體配置架構和運行機制。公共權力架構和運行機制對于社會組織的發展至關重要。公共權力架構和運行機制科學合理,就能促進社會組織進一步發展;反之,就會誘發社會組織謀取私利的沖動,不利于其對自身發展進行長期規劃,妨礙其承擔公共服務職能,難以達到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社會協同”要求。二是調整深層次利益結構。社會組織的進一步發展,要求對傳統的公共權力分配方式和利益結構作出調整。三是避免產生路徑依賴和利益依賴。社會組織在發展過程中可能形成較強的路徑依賴和利益依賴,導致一些社會組織固守既得利益,不愿意進行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的改革。
解決這些深層次問題,既要處理好社會組織的規模、分類、資源要素等傳統問題,又要處理好改革體制機制、協調利益關系等新階段的突出問題。推動社會組織改革發展,需要對其所面臨的現實環境和復雜挑戰有充分的思想認識,注重從體制機制的維度把握社會組織發展的實踐邏輯,進而找到社會治理體制創新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