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良德++張穎
9名家庭成員中,有7口人投身環保宣傳。
現居沈陽市沈河區先農壇路的姜艷華家庭是一個環保之家,先后獲得“全國綠色家庭”“全國低碳創新明星戶”等80多項榮譽稱號。
這是一個關于環保家庭的故事。一家三代人全部投身環保義務宣傳,建立網上圖書館、創建環保博客、制作低碳生活短片、自創低碳生活加減法……一家人為啥這般熱衷環保?他們在生活中又發明了哪些節能環保小妙招?
近40年環保生涯
姜艷華和老伴都是退休干部。從年輕時起,夫妻倆就喜歡收集一些環保資料。他們收集的環保資料,最早要從1977年的剪報開始。后來有了電視、網絡,搜集到的資料越來越全了,漸漸地,兒子、兒媳等一家人都加入到了老兩口的環保宣傳中來。
他們先后建立了“360個人圖書館”,收藏文章9萬多篇。設立“低碳環?!睂?,分設妙招、利廢、演講稿、視頻、圖片5個項目,共有文章367篇,截至目前訪問量達21萬人次。
為宣傳環保知識,他們還制作了《拯救不是地球而是人類自己》《環保從娃娃抓起》等6部幻燈片,在“360個人圖書館”中播放。
2009年以來,他們陸續在自己的博客、微博上宣傳環保低碳生活,被網友們稱為“綠色天使”。一家人組建了環保宣講團,三年來走進沈陽市65個社區,為居民宣講環保知識744次,聽眾近萬人;開展環保惠民演出50余場,受益群眾達5000余人。
生活中,姜艷華一家人都是低碳節能的高手。全家人建立生活檔案50卷,其中節能減排檔案就有7卷,對家庭節水、節電、節能情況做了詳細記錄。
姜艷華還利用網上的“零碳居家計算器”對家庭日常生活碳排放量進行計算,通過減少購置新衣、堅持無煙家庭、改換取暖設施、多步行少乘車、堅持修舊利廢等方式,16個月當中全家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7408.71千克。
全家總動員
在今年5月國際家庭日到來之際,姜艷華、孫多杰家庭被全國婦聯評選為全國“最美家庭”。采訪中,姜艷華一邊講著全家人有關環保的趣事,一邊把參加環保宣傳活動時的各種照片拿給記者看。
“湊在一起研究環保,策劃各種環保宣傳活動時,就是我們全家最幸福的時候?!苯G華說,現在為宣傳環保,老兩口再加上兒子、兒媳、孫子分工合作,可謂全家總動員。為宣傳低碳生活,由老兩口錄像、兒子編輯制作、兒媳配音解說,全家參與制作了《我家廚房低碳生活加減法》《我家生活“碳足跡”加減法》等視頻,用紀實的方式講述了一家人低碳生活的做法,并將其上傳到新浪播客和優酷網后,點擊率達10萬多人次。
一有時間,全家人就湊在一起研究環保小制作。將廢油桶制作成花盆種植物、將蔬菜包裝盒做成漂亮的假山盆景、將藥盒制作成筆筒……全家人一起把這些環保小制作捐給了沈河區大南街道多福社區環保博物館。
姜艷華一家的環保踐行,逐漸傳遍沈陽大小街道。越來越多的居民,在生活中開始向“綠色家庭”學習。她自己也開始奔忙于社區的“環保宣講”活動中。
“有關數據表明:清明當天,全國‘白色浪費高達100多億元……”
2016年3月28日下午,姜艷華在沈陽市沈河區萬蓮街道大萬蓮社區給居民們做了“綠色清明,文明祭祀”的主題宣講。
之前,姜艷華特意搜集了一些文明祭祀的相關資料,制作了一個精美、生動的PPT課件。“獻一束鮮花、送一段旋律、點一支跳動的蠟燭,記下自己的追思和感懷。我們選擇‘零碳祭祀,更是選擇了一種負責任的生活態度?!?/p>
“姜大姐是我們社區好多姐妹學習的榜樣。她倡導我們‘零碳祭祀,回去我也向她學習,文明祭祀、低碳生活,為綠色生態盡一份力?!鄙鐓^居民李向惠說。
大萬蓮社區還為居民們準備了一張背板和許多便箋,讓居民們寫下對故人最想說的一段話,來寄托哀思?!澳赣H,雖然您故去19年了,可我感覺您一直還在身邊。想您!”“親愛的老公,我和孩子們很好,勿念”……
低碳娃娃
環保從娃娃抓起,姜艷華的環保是從外孫抓起。在帶領家人參加社會上的環保公益活動中讓外孫時時受到家庭的熏陶。外孫不到兩歲時就知道不在公共場所亂扔垃圾。全家人還用廣告片的形式制作視頻《愛護環保 從小做起》上傳至網絡。得到眾多網站的轉載,吸引了眾多網民的關注。
當上了大隊委員的外孫,也成了小小環保志愿者。在寒假時他積極參加社區活動,還表演自編環??彀濉秾W雷鋒做名小小志愿者》受到社區和同學們的贊揚。去年全家參加遼寧經濟廣播電臺在南湖公園組織的《舉手之勞 美麗沈陽》撿白色垃圾活動。同時還參與環保征文活動,參加市教育局、市環保局網上《美麗沈陽》征文活動。《“環?!卑槲页砷L》獲市小學組一等獎、在市《喜迎全運會 真情贊家鄉》征文中寫的《講文明 迎全運 做名小小志愿者》獲小學組一等獎。外孫和她在網上翻唱《低碳貝貝》等環保歌曲受到好評。
為了減少廢棄物的污染并能變廢為寶。姜艷華把春節期間收拾出來的舊毛衫和10年前給外孫做的抱被,又改成自己馬甲;還用壞雨傘做成漂亮的環保兜。她穿著改制的馬甲,拿著雨傘改制的環保兜,也成了環保達人。剪掉的部分又給外孫做了一件小馬甲,大家都說,外孫是個“低碳娃娃”。
外孫和爺爺寒假還做了幾件環保小制作:用蔬菜包裝盒做成漂亮假山盆景;用藥盒制作成筆筒;用膠棒筒制成裝肥皂渣洗手棒;用元宵包裝盒發蒜苗。
在這樣一個“低碳環境”里,外孫對環保有了濃厚興趣,在“沈陽市文明小博客網”上建立了自己的博客。發表與環保有關的博文、詩歌、翻唱、視頻、拍拍等,受到同學們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