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百靈
摘 要:古希臘神話里有關“俄狄浦斯”的神話經過了一個漫長的發展時期,其中諸多形象在此神話中的意義和作用都經歷了一個變化的過程。但是有關污染和清潔的問題的展現似乎并沒有什么變化。本文引用英國著名人類學家瑪麗道格拉斯有關污染和清潔的理論,分別從斯芬克斯之謎、殺父娶母和俄狄浦斯本身三個層次探討俄狄浦斯充滿悖謬性的人生。
關鍵詞:污染;清潔;悖謬性;俄狄浦斯
《俄狄浦斯王》中不只一次的出現了污染和清潔兩個詞匯。例如,第一場中克瑞翁求了神諭回來說:“福波斯王分明是叫我們把藏在這里的污染清除出去,別讓它留下來,害得我們無從得救。”那么何為污染,又何為清潔呢?從污染和清潔的角度重新審視俄狄浦斯的相關神話,會發現俄狄浦斯的人生是一個充滿悖謬性的存在。
一、污染與清潔的概念
要從污染與清潔的角度來分析俄狄浦斯悖謬性的人生,進而體現索福克勒斯的戲劇創作主張——人本身就是一個充滿悖謬性的存在,首要的問題便是要明確污染與清潔的概念。
要想弄清楚污染和清潔的概念,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禁忌。因為禁忌在很多時候正是判定污染與清潔的標準。有人說禁忌是一種清潔,作為一個種族或者社群自發的手段,是為了保護宇宙中的清晰種類,保護關于世界是如何組成的地方共識。也有人說禁忌是一種污染,因為禁忌大多數情況下直面的是含糊的無法歸類的事物,就如同圣經《利未記》中所歸類的那樣。
而在很多時候,禁忌對待一個族群是污染,而對待另一個族群是清潔。比如,忒拜城的先知忒瑞西阿斯是一個懂鳥語和預言術的人,這在很多凡人眼中看來是一種污染,但是一定程度上也是清潔而神圣的象征。那么為什么在有些時候被看做是污染,在另外一些時候被看做是清潔呢?
瑪麗﹒道格拉斯認為,污染從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是存在在一種系統的秩序觀念內。她認為:“如果把關于污穢觀念中的病原學和衛生學因素去掉,我們就會得到對于污染的古老定義,即污穢就是位置不當的東西(mater out of place)。”也就是說“污染本身不是一個單獨的孤立事件,它是存在在一個完成的系統之中的。在某種程度上,這種對于污染的觀念會幫助在其中的人建立一個通向更加清潔體系的橋梁。”清潔也是如此。清潔是以完整性為標準來檢驗的,它要求每個人都要符合他所歸屬的階段或階層。
這樣一來,污染和清潔本身便是一對不可分割的概念,互為依存和又互為對立,它們之間并沒有絕對分明非此即彼的界限。從污染和清潔的角度來看待俄狄浦斯,便能夠感受到俄狄浦斯充滿悖謬性的一生。
二、斯芬克斯之污染與清潔
《希臘羅馬神話辭典》中解釋斯芬克斯(Sphinx)是一個帶翼的狗身獅爪蛇尾女怪。由提豐和厄基德那所生,是赫拉派來懲罰俄狄浦斯的父親拉伊俄斯罪行的怪獸。根據古希臘神話中有關忒拜王室的神話,拉伊俄斯繼承了底比斯王位而后,遭到了廢除。他跑到愛麗絲城國王珀羅普斯那里尋求庇護,為珀羅普斯兒子克律西波斯的家庭教師。然而拉伊俄斯愛上了他,誘拐并導致其死亡。珀羅普斯惱羞成怒詛咒拉伊俄斯死的時候無兒無女,而且要被自己的親生兒子殺死。拉伊俄斯為了清除污染,拯救城邦,外出祈求神諭,在途中被俄狄浦斯殺死,使其自己清楚污染成為了不可能。流亡在外的俄狄浦斯來到忒拜城,解開了斯芬克斯之謎,清除了城邦的污染,成為忒拜城邦最大的清潔,娶了王后,得到了至高無上的國王權力。但俄狄浦斯自身又給忒拜城帶來了新的污染,俄狄浦斯同時象征著污染和清潔兩大對立的概念,展現出了俄狄浦斯人生悖謬性的第一個方面。
三、瘟疫之污染與清潔
因為俄狄浦斯不自知的殺父娶母的行為,為城邦帶來了新的污染——瘟疫。這件事的悖謬性之一在于,俄狄浦斯的不知情。俄狄浦斯在福喀斯的三岔路口為了自衛而殺死了拉伊俄斯,并且憑借解開斯芬克斯之謎的巨大功勛,成為了新國王,娶了伊俄卡斯忒。在俄狄浦斯看來這正是他人生中做的最偉大的事情,是清潔的而不是污染的,但是他這種殺父娶母的行為是凡人的禁忌,從而變成了污染。
悖謬性之二在于,殺父娶母的行為是凡人的禁忌但卻并不是神的禁忌。奧林匹斯山上的神祗們也多有殺父娶母的行為,甚至殺父娶母在遠古時代曾經是一種普遍的現象。例如,蓋亞和自己的兒子烏拉諾斯交合剩下了十二提坦神;宙斯殺了自己的父親克洛諾斯;宙斯與姑媽記憶女神摩涅莫緒涅生出了九位繆斯女神。弗雷澤的《金枝》所闡述的原始部落也有類似的風俗,弗雷澤稱之為“金枝國王”習俗。
悖謬性之三在于,殺父娶母本身一直被認為是一種超自然的力量,是神的意志。俄狄浦斯作為這種神的意志的承擔者,以自身的獻祭來達到教化初民的目的,使得人們產生敬畏和恐懼。
四、自身之污染與清潔
俄狄浦斯王人生的悖謬性不僅體現在他所經歷的事情上,也包含他自身性格、才能等方面。
(一)緣由
從拉伊俄斯開始說起,由于性取向和神諭的問題,即將出生的俄狄浦斯對于拉伊俄斯而言便是污染。拉伊俄斯并不愿意同王后伊俄卡斯忒同房,是在一次醉酒之后才產下了俄狄浦斯的。產子之后,唯一消除污染的方法便是人為地終止俄狄浦斯的生命。而人是不能殺死自己的親屬的,一旦違反了戒條便要受到天神的懲罰(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安提戈涅》里克瑞翁將安提戈涅關進石牢得到佐證)。所以拉伊俄斯只能遠遠的將俄狄浦斯送走,并將他的腳釘上,以求他“天然地”死亡。而這種看似使自己清潔的方式,恰恰將自己陷入了污染之中。這是一種悖謬性的存在。
俄狄浦斯出生便身負神諭,可以說俄狄浦斯的一生都是在逃脫神諭的過程中渡過的。當他得知自己會殺父娶母的時候,便遠遠的逃離科任托斯,離開自己的“父母”。在俄狄浦斯本人看來他的逃離是成功的,使自己變得清潔了。可人生的悖謬性在于這種看似使自己清潔的方式,恰恰將自己陷入了污染之中,一步步的走向神諭。
(二)身份
俄狄浦斯身份上的悖謬性在于他是國王,無論逃與不逃。而國王的悖謬性在于兼具救世主和替罪羊兩種截然相反屬性。
國王身上所具有的神性,是身為救世主的一種體現。俄狄浦斯身上引以為傲的憑借便是他解開了斯芬克斯之謎。祭司隊長說過:“你曾經來到卡德摩斯的城邦,豁免了我們獻給那殘忍的歌女的捐稅。”俄狄浦斯自己也說過:“直到我無知無識的俄狄浦斯來了,不懂的鳥語,只憑智慧就破了那謎語,征服了它。”
弗雷澤《金枝》中說道:“籠罩在國王身上的神性絕非是空洞的言詞,而是一種堅定的信仰。在很多情況下,國王不只是被當成祭司,即作為人與神之間的聯系人而受到尊崇,而是被當做神靈,他能降福給他的臣民和崇拜者。而這種賜福通常是被認為是凡人力所不及的,只有向超人或神靈祈求并貢獻祭品才能獲得,因而國王又經常被期望著能賜予國家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因為他有天賦的超自然力量。”
但是國王也必須具備替罪羊的屬性,也就是他要承擔更為繁瑣的重負。如果國家內出現了旱災、瘟疫、饑饉和風暴,人民便歸咎于國王的失職或罪尤,從而相應的懲罰他。俄狄浦斯指控克瑞翁和先知忒瑞西阿斯合謀奪位的時候,克瑞翁辯解道:“你想一想,誰會愿意做一個擔驚受怕的國王,而不愿意又有同樣權力又是無憂無慮呢?”這句話道出了國王并不是簡單的地位的尊崇。
戲劇的一開場帶給大家的是一片肅殺和荒蕪:“田間的麥穗枯萎了,牧場上的牛瘟死了,婦人流產了,使得老卡德摩斯的家園變得一片荒涼。” 這是天神懲罰俄狄浦斯罪行的污染,使得忒拜城的土地和土地上的生物喪失了生殖能力。土地喪失生殖能力,在原始人的思維中,這是國王統治的最大污染。所以俄狄浦斯要說:“我的悲痛同時是為城邦,為自己,也為你們。”
瑪麗道格拉斯認為,“祛除污染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式:第一,無需追尋污染的原因并且不尋求附加責任的儀式;第二,懺悔儀式。” 俄狄浦斯正是通過自戕雙目、自我放逐來洗凈自己身上的污染,使自己又重新變回一個清潔的人。俄狄浦斯自戕雙目之后,“血并不是一滴一滴地滴,而是有許多黑的血點,雹子般一齊降下。” 也許這正是一種贖罪的儀式。后來的俄狄浦斯在科洛諾斯的時候,伴隨著雷霆之像不知所蹤,唯一知道他墓地的雅典城國王忒修斯,也因為這個秘密而得以保全王位和城邦。
五、結語
本文通過分析俄狄浦斯神話,整理和分析俄狄浦斯的一生,從污染與清潔的視角切入,探討了斯芬克斯之謎、瘟疫以及自身三個層面,解釋了俄狄浦斯充滿悖謬性的一生。俄狄浦斯人生的悖謬性,也正是索福克勒斯自己所言的人的悖謬性的集中體現。
注釋:
(希)索福克勒斯:《悲劇二種》,羅念生(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64年11月第一版,第349頁。
(英)瑪麗道格拉斯:《潔凈與危險》,黃劍波等(譯),民族出版社,2008年9月,第3頁。
(英)瑪麗道格拉斯:《潔凈與危險》,黃劍波等(譯),民族出版社,2008年9月,第45頁。
(英)瑪麗道格拉斯:《潔凈與危險》,黃劍波等(譯),民族出版社,2008年9月,第45頁。
(英)弗雷澤:《金枝》,徐育新,張澤石,汪培基(譯),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9月,第38頁。
梁旭東:《英雄走向祭壇——兼談俄狄浦斯王的原型意味》,載《寧波大學學報》 2002年,第34頁。
(希)索福克勒斯:《悲劇二種》,羅念生(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64年11月第一版,第347頁。
(希)索福克勒斯:《悲劇二種》,羅念生(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64年11月第一版,第356頁。
(英)弗雷澤:《金枝》,徐育新,張澤石,汪培基(譯),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9月,第38頁。第2頁。
(希)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在科洛諾斯》,羅念生(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64年,第347頁。
(希)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在科洛諾斯》,羅念生(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64年,第348頁。
(英)瑪麗道格拉斯:《潔凈與危險》,黃劍波等(譯),民族出版社,2008年9月,第169頁。
(希)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在科洛諾斯》,羅念生(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64年,第380頁。
參考文獻:
[1]黃劍波等(譯).(英)瑪麗道格拉斯:《潔凈與危險》[M].民族出版社,2008,9.
[2]徐育新,張澤石,汪培基(譯).(英)弗雷澤:《金枝》[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9.
[3]張霖欣(譯).(美)J.E.齊默爾曼:《希臘羅馬神話辭典》[M].陜西人民出版社,1987,3.
[4]羅念生(譯).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在科洛諾斯》[M].人民文學出版社,1964.
[5]羅念生(譯).索福克勒斯:《悲劇二種》[M].人民文學出版社,1964,11(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