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樓梯。研究證實,每天多爬4000-5000級樓梯能平均降低11毫米汞柱血壓。每天爬200級樓梯,一周5次,持續8周,心肺功能提升18%。不過,膝關節不好的人要盡量少爬樓梯。
擁抱。與愛人相擁,不僅能讓兩人關系更親密,還會為心臟健康加分。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研究人員稱,每天10分鐘的肌膚接觸(牽手、擁抱),能幫你有效減少壓力、降低血壓。
發呆10分鐘。研究發現,每天適當發會呆能將焦慮和抑郁降低25%,心臟病患者發病的風險也降低。
補充葉酸。葉酸也叫維生素B9,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菠菜、西紅柿、胡蘿卜、花椰菜、萵苣等蔬菜中含量豐富。發表在《英國醫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顯示,多吃富含葉酸的食物可以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16%。
不憋尿。臺灣的一項研究發現,膀胱壓力增大會導致心跳每分鐘多跳9次,血流收縮19%,而這足以誘發心臟病。
多大笑。美國馬里蘭大學心血管教授米歇爾·米勒表示,經常開懷大笑能趕走日常瑣事帶來的壓力,為心臟減負。
喝點蜂蜜。研究發現,蜂蜜有強大的抗氧化特性,能夠幫助對抗心血管疾病,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可減少患心臟病的風險。
多聊天。孤獨的人很難處理好壓力,患心臟病的風險也更高。美國芝加哥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追蹤調查2000多位男性30年后發現,與性格開朗、善于交流的人相比,性格內向的男性死于心臟病的幾率要高出50%。
多吃西紅柿。西紅柿中的番茄紅素可以有效防止有害膽固醇沉積在血管中。
多喝水。身體缺水對心血管病人來說非常危險。每天喝1000毫升水,可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60%。
常吃柚子。每天吃柚子能減少動脈收縮46%,降低壞膽固醇水平10%以上,還能降低超過5毫米汞柱血壓。
做仰臥起坐。腹部脂肪的減少,能降低心臟病患病風險。在1分鐘內做仰臥起坐次數越多的人,在未來13年身體就越健康,心臟也更有活力。
遠離二手煙。研究發現,每周3次暴露在香煙煙霧中超過30分鐘,患心臟病的風險提高26%。
少吃薯條。《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一項針對8萬名女性連續14年營養習慣的記錄發現,女性膳食中攝入大量反式脂肪酸與患心臟病有重要關聯,尤其在炸薯條中含量最高。
偶爾吃素。研究顯示,在每天的菜單中減少一些肉類,多吃點谷物、豆類、堅果等,堅持1個月,體內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可降低近30%,能有效預防心臟病。
吃把南瓜籽。每30克南瓜籽中含有超過1/3的人體每日必需鎂含量,而體內鎂含量不足與多種心臟病風險因素相關,包括高血壓、高膽固醇、動脈斑塊形成等。
吃葡萄。新研究發現,不僅適量飲用葡萄酒對心腦血管健康有好處,吃新鮮葡萄也能降低膽固醇水平。
勤通風。幾乎所有的大型家用電器,包括熱水器、洗衣機、烘干機等都有可能產生一氧化碳,大量吸入一氧化碳可以讓人在數小時內喪命,但長期微量接觸也會損害健康,它能促進斑塊形成,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因此,家里和辦公室都要勤開窗通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