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宇
低價旅游邀游客“投資”
58塊錢岳西一日游還管一頓吃飯,聽起來就蠻動心的。今年三月份,吳阿姨在跳廣場舞的時候,聽熟人介紹,就稀里糊涂地跟老伴報名參了團。因為價格實在便宜,同去的還有不少大爺大媽,大約三十人。
“導游帶我們參觀了根雕、大觀園,景點也玩了不少。”就在吳阿姨感到不虛此行的時候,她們收到了一張表格,上面寫著一些投資建議。“導游們就跟我們說,為了擴大建設,我們可以出錢投資,而且回報頗豐。”
吳阿姨說,車上很多老人對此都不感興趣,但好在由于是熟人介紹的,導游也沒有為難他們,“后來我們車上真有幾個老人動心了,打算合伙湊四萬塊錢投資。”
事后再說起這次旅游,吳阿姨還真有些后怕。“我們也沒簽什么合同,如果沒有一群認識的人一起去,被導游坑了,還真說不清呢。”
買回了一堆“閑置貨”
看著柜子里堆滿的劣質蠶絲被,劉阿姨就氣不打一處來。前年的一次麗江之行,讓她對購物游產生了很不好的印象。
“當時帶我們去看蠶絲被,導購就說對頸椎怎么好,展臺展示的也確實漂亮,結果我們買回來的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兒。”劉阿姨說,再加上導游還不斷說“你不買可丑啊?”這樣的話,像劉阿姨這樣掛不住面子的老人,都紛紛掏了腰包,只圖個旅行的好心情。“結果那次沒有購物的人,就被分到另一個車上去了,是不是減少了游玩景點就不得而知了。”
劉阿姨說,旅行買回來的東西往往都不需要,或者質量不好,放在家里占地方,現在如果有人邀請她去香港或者云南這些地方玩,她就謝絕,“這些地方我都讓子女帶我們自己去玩,再也不跟團了。”
花費三千多的“零元團”
去年,不常旅游的賈阿姨好奇參加了一次0團費的港澳六日游,雖然知道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但這次經歷還是讓賈阿姨“開了眼界”。
賈阿姨說,她們剛到香港馬上就去了一個手表店,買好東西才開始看景點。在隨后的幾天里,相機店、首飾店都成了必逛的地方。“一般來說,進了店至少都要待兩三個小時。”賈阿姨說,店鋪的電動門關著還有人把門,買過了才會放人。
“本來導游的態度很好的,結果一旦團里人不買東西了,她就180度大變臉,說什么‘你還不掏錢?‘手抱著干什么?‘你們白吃白喝嗎?……這樣的話從導游嘴里冒出來,十分難聽。”
就這樣,本來打算去知名金店購物的賈阿姨,只好在導游安排的店里買了3000多塊錢的彩金項鏈和吊墜,算算跟純玩團的團費也差不多。“總之以后我是不會報名參加這種低價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