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婷,衡陽技師學院;李暉,湖南理工職業技術學院
?
基于單片機移動交通燈的設計
作者 / 王婷,衡陽技師學院;李暉,湖南理工職業技術學院
本文介紹了一種基于STC單片機的移動交通燈控制系統,本系統主要由單片機系統、按鍵輸入電路、LED顯示、數碼管倒計時顯示電路、太陽能充電、蓄電池供電等多部分組成。系統的主要功能包括各個方向的信號燈狀態的切換、各個方向綠燈時間的調節單片機自帶EEPROM做到了掉電參數存儲功能。還用到了看門狗,加強了系統的穩定性。
單片機;移動交通燈
交通控制系統是城市交通的重要指揮系統,它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當正常的交通控制系統發生故障時,為了確保正常的交通次序,防止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需要放置移動交通燈,傳統的移動交通燈,通常時間參數固定不可調節,或者是調節后不能掉電保存。本文正是以此為出發點,對傳統的單片機控制的移動交通燈系統加以改進,既可以靈活的改變綠燈時間,也能保存參數。對于改善交通狀況起到一定的作用。
■1.1 設計任務
東西(A)、南北(B)兩干道交于一個十字路口,各干道有一組紅、左轉綠、綠三個指示燈,指揮車輛和行人安全通行。紅燈亮禁止通行,綠燈亮允許通行。紅燈、綠燈及左轉綠燈各燈的時間可以通過按鍵進行設置。
■1.2 設計方案
目前設計交通燈的方案有很多, 有應用數字電路搭建實現交通信號燈控制器的設計,有應用PLC實現對交通燈控制系統的設計,還有應用FPGA來實現交通燈控制系統的設計。該設計應用單片機實現對交通信號燈設計,由于 AT89S51 單片機自單帶有2計數器, 6個中斷源, 能滿足系統的設計要求。用單片機設計不但設計簡單, 而且成本低, 用其設計的交通燈也滿足了要求, 所以本文采用單片機設計交通燈。
交通控制系統主要控制A道路和B道路兩條道相交路口的交通,以AVR單片機為核心芯片。通過控制三種顏色的發光二級管的亮滅來控制各干道的通行。倒計時顯示電路每個方向主要是采用兩位數碼管進行倒計時顯示。另外除了復位按鍵以外還設置了6 個按鍵,通過6個按鍵,可以設置交通燈的各個路口的綠燈時間,另一路口的紅燈時間相應增加。可以在各個交通時段靈活的控制交通通行。
■2.1 單片機核心
選用STC12C5A16S2作為主控芯片,主要因為該芯片內部有16KFlash程序存儲器,完全滿足程序存儲要求,并且有升級空間;內置了看門狗系統,能更好的保證系統的穩定性;有EEPROM,設置的數據可以存放在EEPROM中,可以做到掉電存儲。

■2.2 按鍵輸入電路
包括復位按鍵一共7個鍵,其中六個按鍵用于參數設置。按鍵接在單片機的P3端口,既可以采用中斷的方式處理,也可以采用查詢的方式,對后續的軟件設計提供了方便。
■2.3 顯示電路
顯示部分為2部分,一個是倒計時數碼管顯示部分,另一部分是紅綠燈的顯示。數碼管采用動態顯示,共用P0端口控制數碼管段碼,控制顯示內容。P2端口控制顯示的位碼,顯示的內容送到哪個位置顯示該端口的數據決定。四個方向,每個方向2位,共8位,端口不需要進行擴展。紅綠信號燈由P1端口輸出控制信號,驅動單向可控硅,控制信號燈的變化。顯示部分的設計參照道路交通信號燈國家標準。
■2.4 電源及太陽能充電電路
因為是移動交通燈,通常是在正常的交通燈出現狀況的時候使用。需要自帶電源,所以該設計采用了12V蓄電池作為供電電源,為了延長電池的供電時間,使用了一塊太陽能電池板對蓄電池充電,采用了簡單的過沖和過放保護電路對蓄電池進行保護,電源通過保護后直接給信號燈供電,降壓后給單片機供電。
■3.1 系統主程序流程
根據硬件電路,系統程序流程先進行初始化。初始化過
程中調用EEPROM中各個參數,然后進行狀態切換。狀態1 為A道紅燈,B道直行綠燈狀態;狀態2為A道紅燈,B道左轉綠燈;狀態3為A道綠燈,B道紅燈;狀態4 為A道左轉綠燈,B道紅燈。
■3.2 程序結構
(1)主程序:包括初始化和工作循環部分。第一部分的任務是對系統進行初始化設置。第二部分的任務是控制信號燈的切換。
(2)子程序:該設計軟件部分的子程序包括主要包括延時子程序,數碼管動態顯示子程序等。
(3)中斷程序:中斷部分使用了3個中斷源,其中外部中斷用于按鍵的輸入,2個定時器中斷一個用于倒計時的時間控制,另一個用于看門狗。
調試和測試分為功能調試和測試及性能的測試和調試。功能方面的調試和測試主要是調試和測試系統的功能,如:時間的調節,狀態的轉換,信號燈的切換等。性能方面主要測試的是產品的可靠性。經調試和測試,系統的各項預期功能均可以實現,并滿足性能要求。
本文簡述了單片機移動交通燈方面的設計,該設計具有可靠性高,價格低廉,通用性強,軟件設計簡單。從功能需求看,已經滿足實際需要。
* [1]周功明,周陳琛.城市交通信號燈控制系統的設計與仿真[J].
* [2]周潤景,張麗娜.基于PROTEUS的電路及單片機系統設計與仿真[M].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6.
* [3]韓克,柳秀山,等.電子技能與EDA技術[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