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玲
【案例】
孫×是一個淘氣的學生,他的集體榮譽感很強,可他總是管不住自己,有一次站排進教室的時候,他因搶排推倒了前面的學生,結果前面的學生沒有站穩,導致這一排七八個同學倒地,當時是冬天,發生這種情況是很危險的事,幸虧值周老師及時發現,當時我也很生氣,真想狠狠地批評他一頓,但看到他那慚愧又后悔的樣子,我真不忍心,平時也沒少批評他,可他總是記不住。發生這件事以后,因為涉及了班級與班級之間的評比,而且還驚動了值周教師和其他教師,他也很害怕,何不換一種方法呢?于是我問他:“要是倒在地上的是你,你會怎樣想?”他想了想說:“我會沖上去打那個把我弄倒的同學。”我說:“那你現在因為不守紀律,弄傷了其他同學,他們都想沖上來打你怎么辦?你能接受嗎?老師又怎能看著其他同學沖上來打你呢?”他聽了我的話不吭聲了。接著我又給他講了好多因為同學之間不守紀律而傷了同學感情的事例以及事情嚴重的后果,這樣他不但能真正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也因為我的寬容而發自內心向老師和同學道歉。
【分析】
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影響著學生,甚至會影響他們的一生。因此教師一定要用仁愛之心和寬容之心對待每一個學生,尤其是不要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和人格。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前提,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老師對學生的愛也應該像陽光一樣,溫暖著學生,同時寬容學生,尊重學生。因為寬容是愛的甘露,寬容是轉化“問題學生”的一劑良藥。作為班主任,首先要善待每一個學生。尤其是在學生第一次犯錯誤的時候,更必須寬容地對待他們,先認真聽取他們的申述,想辦法化解他們心頭的抵觸情緒,把他們的錯誤化解為上進的機會。只有這樣才能有效阻止他們第二次犯同樣的錯誤。
寬容學生的錯誤是說在掌握了學生成長規律和懂得教育規律的基礎上,對學生的錯誤不大加聲討,不苛責學生,以一顆平常心來看待這些錯誤。學生不是完人,更不是超人,因缺乏自控力,他是會犯錯誤的。犯錯誤應該是學生的一種權利,是人成長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的一種現象。有誰從小到大一點錯誤沒犯過?從某種意義上講,成長的過程就是犯錯改過的過程。再說了,這些錯誤也并非一無是處,有時它可以起到一種反面教材的作用。吃一塹,長一智。凡是犯過錯吃過虧的地方,大都積累了教訓,對自己以后的行為能起一種規范和警戒的作用。能夠寬容學生的缺點和錯誤,有時是一種教育藝術。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