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彬
生活是數學的源泉,新課標要求教學從學生已有經驗出發,讓他們親歷將實際生活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應用的過程。為此數學教學要與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聯系實際生活學習數學知識,并將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從而讓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這就需要教師找準數學與生活的最佳結合點,以此提高學生數學素養和應用能力。小學數學教學要求創設生動的生活情境,強調課堂開放性和實踐性。為此數學課堂要以學生生活為教學背景,以學生原有的經驗為生長點,創造性地達成教學目標。
生活是生動直觀、多姿多彩的,而數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只有把數學知識和現實生活聯系起來,才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數學教學生活化,還可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設置生活情境目的是為學生體驗數學提供機會,學生在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過程中,不斷享受生活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可見,在體驗生活過程中解決數學問題,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
營造生活化的課堂氛圍可以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和參與意識。教師要改變優生一統課堂的局面,讓所有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來。為此教師要設置不同層次的題目讓不同水平的學生回答,這樣才可以讓其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學生越喜歡某個教師,就越愛上他的課。教師要用愛感化每一個學生,使自己像主播一樣有感染力,每一個友善的眼神和充滿愛意的手勢會讓全班學生都有向師性。過于嚴格的課堂會使學生產生緊張情緒,不利激活學生思維。教師要優待愛插嘴的孩子,因為循規蹈矩、膽小怕事、不動腦筋的學生都不會插嘴,只有思維活躍的學生才會插嘴。不過插嘴有時的確會擾亂課堂秩序,需要教師正確引導,可以嘗試讓愛插嘴的學生當“老師”,他們新穎的想法可能成為課堂的亮點。
創設生活情境是激發孩子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托爾斯泰認為有效的課堂教學不需要強制,只需要激發孩子興趣就足夠了。數學知識枯燥無味,若與生活聯系起來,就能激發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為此教師要經常挖掘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結合孩子的心理特點設計豐富多彩的生活情境,這樣才能使孩子思維動起來,數學課堂活起來。愛玩是兒童的天性,讓孩子在游戲和故事中學數學,將會學得高興、學得積極、學得深入。具體的事物,生動的形象,容易激發孩子的興趣。教師利用多媒體模擬生活場景,營造生活氛圍,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思維自然會活躍起來。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