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勇
摘 要:網絡世界紛繁復雜,如果沒有家長、老師的正確引導,學生容易迷失自己,引導學生利用網絡閱讀,并教給他們閱讀的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網絡閱讀習慣,讓網絡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發揮它巨大的作用。
關鍵詞:網絡資源;農村;中學生;閱讀習慣
弗朗西斯培根曾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之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可見,閱讀不但是學生必須完成的學習任務,更是提高學生各種能力的重要途徑。網絡豐富了學生的閱讀資源,尤其是農村地區的孩子,在信息相對閉塞、閱讀資源相對較少的情況下,網絡更成了他們閱讀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一、更新家長和教師的觀念,認識閱讀的重要性
充分運用網絡里豐富的閱讀資源,讓學生進行海量閱讀,家長和教師必須給學生正確的引導,尤其是語文老師,應該給學生科學的閱讀指導,向學生推薦好的書目及優秀文章,教會學生在網絡海洋里篩選有用的閱讀信息,并給學生創造良好的網絡閱讀條件以提高課外閱讀的效率。
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主動利用網絡閱讀
教師應根據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發展特點,利用多種方法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比如寫讀書筆記,一段時間后,教師分享學生的閱讀成果,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予不同的獎勵,可以是一根棒棒糖,也可以是一個本子,一支筆,從而激發學生利用網絡閱讀的興趣。
三、加強網絡閱讀方法的指導
網絡閱讀和紙質閱讀最大的區別在于網絡信息量大,面對如此龐大的網絡信息,如何篩選有用的閱讀信息便成了我們急需解決的問題。教師應該給學生推薦優秀的書目和相應的閱讀話題,并做科學的指導。比如,審思文題讀書法、探索性讀書法、快速讀書法(包括略讀和瀏覽)、背誦和復述式讀書法、比較讀書法等,老師一定要指導學生根據閱讀的目的、讀物的特點和自身的愛好選用不同的方法。
四、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網絡閱讀環境
學校、班級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如,名著推薦會、利用網絡閱讀比賽、讀書筆記展覽會、經典誦讀會、閱讀方法指導講座、手抄報、建立學校、年級、班級文化長廊等,這些活動既檢查了學生的閱讀情況,鞏固了閱讀成果,又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如果條件允許,家長可以給孩子建立一個舒適的小書房,購些書,訂些報刊,添置一臺電腦,最重要的是要隨時關注孩子的讀物是否健康,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利用網絡自覺閱讀的習慣。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