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靜
多元智能理論主要是倡導學生向多元化發展,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開發學生的個性智能和主觀能動性,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音樂欣賞課上,多元智能理論能夠使學生朝著不同的方向思考,及時地發表自己的見解,使課堂氛圍更加的活躍。所以應重視多元智能化對學生學習所發揮的積極作用,使教學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以便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一、多元智能理論的作用
多元智能理論在教學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它可以讓教師根據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不斷地改進自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重視實踐對教學的影響,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提高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開發學生對音樂的潛能,從而加深對音樂的藝術修養。
二、多元智能理論對于差異化教學實踐的啟發
1.有效改進教學方式
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學生往往依賴于老師的教學,自己不主動思考,教學效率低下,因此我們必須改變現有的教學方式,利用多元智能理論,因材施教,注重學生個性差異的發展,從而讓教師根據這些差異來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潛在能力和學習欲望。
2.建立合理的教學檢測模式
相對于傳統的課堂教學檢測而言,多元智能理論更能強調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所以我們要建立合理的教學檢測機制,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不斷創新教學檢測模式,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音樂欣賞課上,利用多元智能理論,開發學生的潛能,使教學效果逐漸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會因此得到改善。
3.轉變教師角色
根據多元智能理論,在課堂上學生要主動思考,而教師則要積極引導學生,多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回答,而不是照本宣科,教師教自己的,學生學自己的。轉變教師的角色就是要打開學生學習的新思路,開拓新的思維,擴大學習的新視野,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積極發表自己對音樂的看法,保證課堂的高效率,也將有利于提高學生自身的音樂藝術修養,也可以使課堂氣氛更活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加高漲。
總之,相比較而言,多元智能化理論更能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使課堂效率也得到提高。因此,我們要注重對多元智能化理論的理解,運用到教學中來,不斷完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不斷地開發他們的各種潛能,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提高音樂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陸小玲.多元智能視野中的音樂課堂[J].新課程研究旬刊,2011(05).
[2]黃琳.運用多元智能優化小學生音樂學習評價探析[J].新課程學習:社會綜合,2011(03).
編輯 范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