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華
摘 要:教師的教學工作不應該只是向學生傳授語文書本上的知識,還要注重小學生語文方面學習方法的指導,教給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正確有效的方法,使學生具有自主學習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生;語文;學習方法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都明白,在語文的教學中,教師不能單一地給學生傳授語文知識,所要重視的是學生語文學習的方法,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達到提高學生語文學習效率的目的。
一、拋磚引玉,讓示范引路
小學生的認知規律深受學生年齡的限制,都有一個知識認知的過程,均由感性認識過渡為理性認識。教學中我們會發現,在上課中,我們語文教師以強壓灌輸的形式讓學生學習,結果學習的效率特別差,學生像機器一般,被動地工作著,不能自主。因此,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應如拋磚引玉一樣,給學生做好學習方法的示范。讓學生通過師者的示范性指導,從教師的教學中知曉學法,接受學法。教師示范學法時候,應該做到目標清晰,層次面明確,而且難易適度,便于學生把握。
二、指導歸納,讓認識上升
在語文教學中,學生通過第一環節的學習方法的指導,他們的感性認識得到了一定的積累。此時,還需要我們教師的指導與歸納,達到學生感性認識上升理性認識的目標,這樣學生對語文學習方法的認識就會逐步深入,向掌握語文技能方法的目標邁進。所以,當我們所教的小學生對語文學習方法的感性認識上升到一定程度之時,我們師者便要指導學生對學習過程內容進行簡要的小結及回顧,讓學生在小結及回顧之中去探索、去發現、去領會學習方法,再協助他們將感悟到的語文學習方法小結歸納出來,使他們對語文學習方法的認識更加到位。
三、自主實踐,讓學法轉化
歷經前兩個環節的指導訓練,學生已經對語文學習方法有了一些經驗及方法,只是學習方法作為一種自身掌握的本領,既要憑借語文教師的傳授、指導,又需要學生自主實踐活動的開展。因為通過學生的自主實踐訓練活動會讓學生加強方法的掌握,更能夠讓學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與鍛煉。為此,以上學習方法的學習并非學習方法指導的最終目標,只能說是一個開始,一個起步,在此方法掌握的基礎上還應該給學生自主實踐的鍛煉時機,使學生在自主實踐的過程鞏固學法,將學法轉化為學生自身的學習需要,最終變為學生學習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為學生的將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編輯 徐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