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昊
二聲部課堂教學是近年來比較熱門的一個音樂課堂教學話題,如何給學生上好二聲部歌曲,是值得我們每位音樂老師深思的問題。今天上午在開發區教研大組長方偉青老師的帶領下,觀看了一堂由羅埠小學王游老師給我們帶來的關于二聲部課堂教學的展示課,地點在南苑小學錄播教室。
在開始上課前,方老師分了四個大組,每個組發了一份不同角度的觀察量表,維度一:學生學習;維度二:教師教學;維度三:課程性質;維度四:課堂文化;我們組的觀察角度是維度三,帶著維度三的這些問題,開啟了聽課模式。
結合王游老師自己設定的教學目標和課堂教學所呈現出來的效果:1.他是否達到了自己所設定的教學目標呢?好像并沒有完全達到。2.目標的制訂是否是按照音樂課程標準來制訂呢?好像也沒有,討論的結果是王老師自己設定的教學目標有點過高了。音樂課程標準中教學目標的制訂是從三個方面出發的,第一,情感·態度·價值觀;第二,知識與技能;第三,過程與方法。課堂教學目標我不能確定所有的老師都是從這三個方面來制訂的,因為包括我自己在設定目標時也要考慮很久,寫出來后會問自己是不是符合這個三個方面,個人覺得目標的制訂也是一個難點。3.重難點是否突出?王老師的教學中還是比較突出的,著重提出第二聲部旋律的教學,變著法子來完成,就是覺得有點累。有些學生急著想在老師面前表現自己的歌喉,適得其反,課堂教學效果不好了。我們自己在課堂教學中也會出現這樣的學生,那我們可否在全班演唱歌曲時老師走過去輕輕地提醒他,聲音輕一些,或者不斷反復地強調輕聲演唱歌曲,學生的可塑性是很強的,你給他們傳達什么內容,他們就會馬上反饋回來。在討論中有老師提出聽覺范本一定要做好,這是最重要的。
在這堂課中出現的傳球(傳音)游戲,我在自己的課堂中也有進行試驗,五六年級的學生都非常感興趣,而且有分音程訓練,學生輕聲唱,聲音的融合度很好,除了有個別男生變聲期聲音有點不同外,其他都很好。每次一上音樂課學生就說:老師我們玩傳音游戲。才試驗了兩三節課,希望自己能繼續堅持下去,更好地為二聲部歌唱教學做好鋪墊。當然在傳音游戲中,我并沒有出現球,就直接唱出了唱名和音高,每節課做柯爾文手勢唱音階,這樣學生既不無聊,也有事可做,還能看出來哪個學生沒用心聽講。方老師也說柯爾文手勢是合唱教學中的一種手段,讓我們一直將它在課堂中保持下去。
編輯 楊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