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杰
【摘要】 計算機無線網絡的大范圍普及和應用,為各行各領域的發展帶來新的活力。我國的醫療衛生事業在醫療體制深入改革的大背景下,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醫療保險業務的數據量處理越來越大,如果采用傳統的人工形式必然滿足不了時代發展的要求,因此,將計算機無線網絡技術應用到醫療保險業務中就具有時代發展的必然性,據此本文就對計算機無線網絡在當前醫療保險業務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字】 醫療保險業務 計算機無線網絡 應用
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人們的醫療保障條件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和改進。醫療保險業務作為與人們切身利益相關的服務形式,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它的醫療保險數據處理量逐漸增大,為了滿足快節奏的生活節奏,計算機無線網絡技術的應用逐漸成為了當前醫療保險業務中的一種發展趨勢,它的應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醫療保險業務的特征
首先,它所涉及到的范圍較廣,具體操作上較為復雜。當前的醫療保險主要劃分為三種群體,即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居民以及城鎮職工。隨著醫療制度的不斷改革和完善,要實現其改革目標的順利達成,就需要針對不同參保人員的特點制定相適應的費用、和結算,那么這一工作量就會很大,數據處理也很復雜。
其次,數據量處理較大。醫療保險要給每一個參保人員都建立一個個人賬戶,并且在這個賬戶中,個人的就醫信息、消費情況以及消費明細等都列的很清晰明確,保存的時間也很長,那么隨著參保人員的數量不斷增多,就需要大量繁瑣的處理工作來做保障。
第三,數據信息的要求較高。因為醫療保險服務是和每一個參保人員的切身利益直接相關的,因此對于工作人員來說,就必須要把每一項工作都嚴肅對待,認真處理,對參保人員的信息變動、消費情況等進行及時準確的記錄,并確保信息的保密性,不能非法篡改。
二、計算機無線網絡技術在醫療保險中的作用
首先,在計算機無線網絡技術的應用下,可以使醫療保險業務的管理更為精細化和嚴謹化,可以對整個保險業務流程進行優化和改善,這種方式也就大大避免了傳統人工形式造成的遺漏問題產生,同時還可以把管理服務的范圍進一步擴大,實現對公共管理服務職能的整合。例如實行的異地就醫結算系統技術,就可以從根本上減少異地就醫人員的報銷周期和墊資壓力,并且繳費管理也十分方便[1]。
其次,它可以使管理活動更為公平公正,在計算機無線網絡技術的應用下,可以實現資格條件的格式化和指標體系的標準化,把定性的要求改變為定量的數據,從而實現整個操作過程的統一性,例如檢測評價、成本結算、費用的籌集等等方面。
這樣也就確保了醫療服務機構、參保單位或者是參保人員等管理服務對象適用政策的公平性,避免了不公平現象的出現,例如在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中的國家疾病統計碼,可以給不同的定點醫院中的同一病種費用存在的差別進行客觀評價,保證最后的評價是公正合理的,此外,對于醫用耗材和藥品的編碼技術,也可以起到規范作用,能夠避免定點醫院的醫生在開處方藥時,會因為藥品名稱的混亂而拒付現象的發生。
三、強化醫療保險業務計算機網絡技術應用的策略
3.1制定標準化的醫療保險管理制度
這方面的標準化,主要包含有兩個方面,一是系統技術,二是指標體系。前者的標準化指的是定點醫療機構、稅務以及銀行等的管理信息系統要和醫療保險管理信息系統的數據庫實現完美兼容,兩者可以實現業務上的一致性[2]。從其自身角度來講,它的基本要求包含多個方面,例如系統的開放性、每一層次管理的獨立性、信息傳遞的保密性以及訪問信息的授權性等等;而對于后者指標體系的標準化來說,它主要指的是和信息技術應用中的基本要求要相一致,實現字段、編碼、口徑等的統一化,這樣更有利于指標體系的信息化實現。
3.2以信息化的方式帶動管理和政策的落實
要在新形勢下實現醫療保險業務的信息化,就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并建立一個長效的政策落實機制,實現信息化管理和各項政策的落實、并和制度設計同步進行。現階段我國的新農村合作醫療、城鎮居民醫療保險以及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為基礎的新的醫療保障體系已經確立并得到了廣泛應用,并且這個體系在實際應用中也越來越完善和健全,在健全完善的過程中勢必會出現一些新的問題和情況,那么這就會對信息化的要求提出更高的要求,實現其同步化設計,可以使政策人員更好的參與到信息化設計中,最終全面準確的體現出政策的需求。
四、總結
在醫療保險業務中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具有時代發展的必然性,它也是新形勢下醫療體制改革的內在必需,是和人們切身利益直接相關的,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可以使其服務更為精細化和標準化,管理的水平得到提升。
參 考 文 獻
[1]張雷.計算機信息技術在醫療保險事業中的應用研究分析[J].科技傳播,2013,(22):217-217.
[2]寇斌,魏星,付超等.淺談計算機信息系統在醫療保險中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2,08(13):2994-2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