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世佳
摘 要 經濟全球化作為當前經濟形勢影響著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經濟發展的速度、就業環境的壓力等。針對當前經濟形勢的時代特征及對人才類型的需求而審視目前我國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弊端,結合當前經濟形勢、社會環境和就業情況,從而找到一種良性循環的高校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 經濟全球化;市場需求;高校人才培養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前進發展、信息技術的更新換代,使得世界各國的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日益密切、不斷加深,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在不斷加劇,這是歷史進程中的必然趨勢。尤其是人才的流動加劇各國各方面的交流與交往,高校的人才培養成為當前經濟形勢下教育方面的重中之重。基于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應審時度勢,進一步推動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化,從而找到能夠真正培養出社會所需的復合型人才,以期在各國文化實力交流與較量中占據優勢。
一、我國高校人才培養工作困境
經濟全球化的形勢下,對于人才類型的需求是復合型、全面化的,而審視目前高校人才培養大多還是處于典型的應試教育模式,這種模式下培養出的人才是與經濟全球化的人才需求格格不入的,這就凸顯出當前的高校人才培養工作的窘境,亟待改變。
1.培養目標定位與市場需求不匹配
目前高校人才培養是一種典型的應試教育,以“記憶型”人才為其培養目標,這種培養模式是以“知識掌握”的多少作為教學效果的首要評價標準,把積累和學習前人的知識經驗作為教學的主要內容。處于經濟全球化的市場發展下,急需的是能夠滿足市場需求的復合型人才,“無論是在國內發光發熱,還是作為人才輸出成為國外經濟發展的重要人力資源,都應該活學活用知識”①。可以借鑒前人留下的優秀文化遺產,也要根據時代變遷、社會發展加以變化,取其精華去其槽粕才能夠適應市場需求,實現個人價值。
2.教學模式忽視個性發展
審視目前高校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基本都是“課堂填鴨式”,“采用統一教材、統一課程、統一課程大綱、統一教師、統一教學時間、統一學習內容、統一考試時間等集體化統一性的教學模式”②。這種“統一型”的教學模式缺乏靈活、忽視個性發展,這樣模式下培養出來的人才呆板僵硬、沒有個性、千篇一律。經濟全球化下,社會迅速發展、知識經濟改變人們的行為習慣、思想觀念,而作為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高校的教育至關重要,因此應該注重學生個性發展和個人能力的不斷提升,以適應瞬息萬變的社會多樣化人才的需求。
3.教學方式缺少實踐環節
目前的教學方式還是課堂授課為主,以“教師、課堂、書本”為中心,向學生灌輸知識內容。實踐性的課程和實習不是安排不夠就是形同虛設,“在時間方面和效果方面都無法滿足實踐環節的真正目的”③,無法保證學生通過實踐環節被期望獲得的效果,導致學生的動手能力較為薄弱、思維方式不夠靈活,畢業后進入社會卻無法適應經濟全球化下的瞬息萬變的現代化工作環境。
二、優化我國高校人才培養模式
基于經濟全球化的形勢下,根據市場需求,改變以往一成不變的陳舊的高校人才培養觀念,融入先進的適應當前經濟形勢的高校人才培養理念,優化我國高校人才培養模式。
1.面向市場需求,培養復合型人才
面向市場需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科學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努力培養經濟發展所需的復合型人才。“高校人才培養目標是高校教育發展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高校對于人才類型、人才層次等方面的檢驗標準”④。高校培養的人才最終要走向社會、接受社會發展與經濟形勢的考驗,并服務于經濟全球化的形勢。以市場為導向就是按照不同類型的需求而逐級分類地確定多樣化的人才培養目標,注重人才綜合素質的培養,這樣才能符合市場需求,推動社會發展,適應經濟全球化的趨勢。
2.提倡個性發展,教學模式多樣化
經濟全球化的形勢下,社會發展瞬息萬變,對于人才的需求更加多樣化,千篇一律的毫無個性的“所謂人才”終將被淘汰。高校人才培養更加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教學模式不再固定化、死板化,而是多些趣味與靈活,“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⑤。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志向夢想都是千差萬別的,教育不是為了消除這些差異,達到統一;而是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地鼓勵學生積極發展個性,培養個人興趣、實現自我價值,達到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的完美統一。
3.增設實踐環節,豐富教學方式
在傳統的以教師、課堂、書本為中心的教學方式以外還要采用以學生、興趣、實踐為中心的靈活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多開展課外實踐環節,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⑥;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課外實踐,創造有利條件讓學生參加科研實踐和社會實踐等實踐活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和實踐能力的提高,以適應當前的經濟形勢。
三、結語
經濟全球化形勢下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更應該找到適合當前經濟形勢的人才培養模式,未雨綢繆,全面調整陳舊的人才培養模式,優化推動我國高校教育水平的提升,信心飽滿地迎接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參考文獻:
[1]李中華.經濟全球化對高校人才培養的影響[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2(34).
[2]王英杰.高等教育的國際化[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3(02).
[3]舍娜莉.淺議就業背景下我國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J].北京機械工業學院學報.2008(12).
[4]劉建國,徐煒.加強新形勢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思考[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7(10).
[5]張榮凡.經濟全球化對高校人才培養的影響[J].改革與開放. 2015(20).
[6]譚冠中.經濟全球化趨勢與我國高校人才培養戰略[J].肇慶學院學報.20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