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驍
摘 要 希臘主權債務危機表面表現為無法如期支付國際債務,而實際上是其勞動產出的使用價值不足,無法獲得與其自身消費相同的價值,從而造成支付困難。
關鍵詞 希臘;債務危機;價值
一、危機成因
1999年1月1日,11個成員國同意放棄使用本國貨幣,共同使用同種貨幣——歐元。這對于成員國來說省去了國際間商品交換W1-G1-G2-W2(商品1換成本國貨幣1,再用本國貨幣1兌換成他國貨幣2,再用貨幣2購買他國商品2,即進口他國商品。)中G1-G2的過程(歐元區所有成員國都統一使用歐元結算,不需要進行貨幣兌換),大大加快了成員國內國與國之間商品交換的效率。但是并不是任何一個歐洲國家都可以隨意加入,加入歐元區也有其一定的指標:
第一,每一個成員國年度政府財政赤字控制在國內生產總值的3%以下;第二,國債必須保持在國內生產總值的60%以下或正在快速接近這一水平;第三,在價格穩定方面,成員國通貨膨脹率≤三個最佳成員國上年的通貨膨脹率+1.5%;第四,長期名義年利率(以長期政府債券利率衡量)不超過上述通脹表現最好的3個國家平均長期利率2個百分點;第五,該國貨幣至少在兩年內必須維持在歐洲貨幣體系的正常波動幅度以內。
在這樣的總體指標下,歐洲央行給大家發放了歐元,代表各個成員國之間的總體價值的擁有量。有多少價值發多少歐元,每年新增的價值由每年增發的貨幣來代表。
希臘在2001年,順利通過上述指標的考核,加入了歐元區。但是,事后才被發現,其通過高盛公司將其統計的數據進行了修飾,其實并未達到上述標準。但歐洲央行以其統計的數據,分發了其歐元,但其所獲得的貨幣所代表的價值量大于其所擁有的價值量。
希臘作為一個國際,其生產率遠沒有德國、法國那么高,所以其在商品售賣上具有一定的劣勢,所以其為了獲得和其他國家一樣的價值,必須必別的國家付出更多的勞動時間。
當希臘政府通過財政支付或者福利的形式將歐元轉移給希臘人民,希臘人民再將獲得的歐元在歐元區和世界其他地區大肆購買之后。其他國家的人民就拿著歐元來到了希臘同樣進行著購買。但由于希臘的總體生產率相對較低,勞動時間相對較少,以至于希臘本國沒有那么多的使用價值可以用來經行交換。購買他國使用的歐元大于賣出商品收到的歐元數量,即進口大于出口,造成了本國的國際收支逆差,且這個缺口隨著福利的增加而不斷擴大。
財政支出有一定的穩定性,當財政發生赤字的情況下,且民主政府不易實行增加稅收的政策的情況下,政府只有向歐洲央行借貸以維持政府運營。為了迎合選民,執政黨不愿意也沒有動力實行稅制改革,人民在高福利制度下沒有提高勞動效率與增加勞動時間的動力,以至于財政缺口和國家赤字雙雙擴大。
當歐洲央行要求希臘還款,希臘在借款的期限內沒有擴大投資,沒有提高本國的生產率,國內可供交換的使用價值還是不足。
稅收無法提高,財政赤字無法彌補,債務無從償還。因為信用較低,所以無法從其他組織再借到新的貸款以償還之前的債務,也就產生了違約的可能,即債務危機出現。
二、危機經過
債務危機出現,違約即將產生之時。一方面,希臘通過各種手段繼續向歐洲央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大型組織籌集借款,再一方面發放高息的政府債券,向私人機構,其他主權機構借款,以期能借新債還舊債;另一方面在國內艱難地推行福利和稅制改革,以期能減少財政支出,增加財政收入。
但是,所有組織機構和個人都看出了希臘產出不足,勞動效率不高,勞動積極性差,不會在短期內甚至中期內生產出足以償還債務的商品,即使用價值,也就無法通過商品售賣獲得足夠的歐元來償還債務。
國際上,歐洲央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都愿意提供一定的貸款來幫助希臘度過債務危機,但都附加了苛刻的條件,以保證借貸資金可以用于增加希臘國內的產出,最終希臘可以按時還款。但是,一些附加條件涉及到希臘的主權,希臘政府與人民都難以接受。
在國內,希臘實行政黨制度,執政黨只要觸及到減少選民收入和福利的領域,就有可能危及到自己政黨的執政,或者遭到選民和反對黨的反對,所以既不敢又無法通過實行。
最后,希臘政府只剩和國際組織機構進行討價還價,以期在不涉及國家主權的情況下,獲得貸款。同時執政黨在不斷輪換中一點點減少著福利政策,增加稅收。增加國民的勞動時間,倒逼企業提高勞動生產效率,以生產足以償還債務的商品。至少,營造出在不久的將來可以實現債務償還的預期,獲得國際組織機構的信任,獲得新的貸款。
三、危機結果和解決辦法
在政黨的輪換中,選民感受到自身的福利和收入在不斷減少,同時稅收也不斷增加。所以,希臘人民為了維持基本的生活,不得不從安逸的生活狀態中走出來,走入到強度更大,時間更長的勞動生活中去。企業也不斷提高生產效率,生產更多的有競爭力的產品。產生規模經濟,減少生產成本,實現使用價值的積累。希臘整個國家都在為償還債務付出不懈的努力。畢竟在良好的教育背景下,失信對于希臘而言也是一件十分不能讓人接受的事。
2015年7月13日,經過17小時徹夜談判,13日上午歐元區領導人終于宣布就希臘債務問題達成協議,同意原則上就歐洲穩定機制(ESM)項目開啟談判。希臘債務危機得到緩解,但此次救助更加注重提高希臘的生產和經濟發展。例如,希臘在債權人監管下成立由希臘出資和管理的500億歐元“希臘基金”,其中一半用于救助希臘銀行,四分之一用于減少債務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剩余四分之一用于投資希臘經濟。
危機的最終解決,還是需要希臘通過生產勞動,在等價交換的基礎上,彌補提前消費的價值量,獲得與其消費相同的價值。
參考文獻:
[1]虞迎亭.基于希臘債務危機分析歐債危機對歐元的影響[D].暨南大學,2013.
[2]陳碩穎.透視希臘債務危機背后的資本主義體系危機[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0,06:48-54+158-159.
[3]朱文靜.解析希臘債務危機及其對歐盟的影響[D].上海師范大學,2014.
[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