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李盧亙(青島39中學2014級高二三班)
踏破紅塵千萬路,人間至美卻在驀然回首處
——致卡特琳娜島
撰文|李盧亙(青島39中學2014級高二三班)
聽愛旅游的人說:“旅游的長度用錢來決定,寬度用時間來決定,深度用心靈來決定。”美麗的卡特琳娜讓我一見鐘情,而三天的島上生活,讓我對她深深著迷,甚至可以用“一往情深”來形容。
這世間最變化多端的顏色應該是海之藍,藍得讓人暢想淋漓,藍得惹人心醉神迷。幽藍、湛藍、淺藍……相信只有在卡特琳娜才能讓你體會到海之藍色的完美詮釋,感受到海之藍色帶給人的那種神秘,讓你既心馳神往忍不住想要去發現去探索在它靜謐的外表下的內心,又心曠神怡只想把心靈清空,毫無雜想地陶醉發呆……
在卡特琳娜,每個時段,每個角度,每一眼望去,都可以讓你感受到不同的心醉的藍色。從白沙灘往前,海水是淡淡的藍,沿著淺灘向深,是淺藍有一點薄荷綠的感覺,純凈,純粹,沒有一點雜質,陽光下,如淡綠的翡翠,看著舒心沁脾的清涼;再往遠處,是泛著碧波的深藍,像是晶瑩剔透的藍寶石散發出迷人的光芒;最震撼的是深沉靜寂,充滿質感的幽藍,一眼望去,那么深邃,與碧藍的天空相接,海天一色,那么美。卡特琳娜像一只迷幻的藍色魔方,又像是變化多端的藍色萬花筒,將天空的藍與海的藍,共同調和,勾勒出一幅氣勢壯闊、顏色潔雅的美麗圖畫,讓人感受到發自內心的毫無雜想的舒爽,深深著迷。
海水清澈透明是卡特琳娜標志性的特征之一。這里的浮潛活動也是最受歡迎的,因為水質極為清澈,潛水者漂浮在水面就可以看到海底各種各樣美麗又奇妙的魚類和生物,充分領略卡特琳娜五彩斑斕的海底世界。
查再多的資料不如親自去嘗試。換上緊身的浮潛裝備,望著無邊無際的大海,我能感到我的心跳異常劇烈,心中說不出是緊張還是興奮。天生水性好的我顧不上聽外教講解,就匆匆游進令人向往的海中。正是由于我的大意,沒有認真聽取技巧,穿上一整套裝備反而不會游泳了,像一只落水的鴨子撲騰了好久都沒有前進的跡象,只好乖乖在水面漂著等待大部隊的到來。外教看到我無助的眼光便開心地笑了。簡單示范過后,我才慢慢掌握浮潛技巧。當我把頭埋入海中的那一刻,清晰看到斑斕絢麗的水中景象,極度的興奮讓我忍不住又起身歡呼起來,我本能的反應是:我怎么能沒帶水下相機呢?平復了一下心情,我慢慢俯下身,用心感受奇妙的水下世界,近距離地接觸海中生物,我不由從內心感嘆,大自然的妙不可言——對大海的生靈來說,人類是它們的朋友,五顏六色的小魚從我身下緩緩游過,我伸手去觸摸,她竟用嘴輕輕親吻我的手背,可能是劃水太過用力,身邊的小魚一溜煙跑沒了影。張牙舞爪的珊瑚似乎在抗議我入侵了它的地盤;體型略小的魚類爭相躲閃著我,生怕我會帶來危險;一只章魚發現了我的存在,蠕動著身軀示意我快點離開……我停步在一片熱鬧的海域中,這里的每一條魚都時不時抬頭向我示意問好,與其說是侵略者,它們更像是把我當作客人,一支支秀氣的迎賓舞使我一時不知道怎么迎合才好……只暗暗下定決心:“有機會我會再來看你們的!”

這次來卡特琳娜島,我的心里還藏著一個小小夢想,那就是:我要在這里找到我的偶像——中國科學院鄭守儀院士曾經帶領我們學習過的大自然的藝術杰作、形態精美絕倫且變化多端的古老海洋稀有生物——有孔蟲。有孔蟲是一種帶硬殼的海生單細胞動物,5億多年前就存在于海洋中,約有6萬種。其個體微小,平均只有1毫米左右的有孔蟲,一般要借助顯微鏡才能觀察其形態特征,但是在我國南方的海灘上也可能看到比較像貝殼的0.5~1厘米的孔蟲。有孔蟲對生存環境具較高敏感性,能快速對環境變化作出反應,逐漸被作為一種環境污染的生物指示器。卡特琳娜這片保護完好的海會帶給我驚喜嗎?我拿出提前準備的密度很細的小網在涌來的海浪中不斷地過濾捕撈,一遍一遍……我已經想好了,走時侯我要裝滿滿一袋海沙,回去仔細用顯微鏡觀察,肯定能實現夢想,想著心里都要樂開了花。耳邊突然傳來一串急促的英文,我回頭一看,原來是我們的外教,我向他講了有孔蟲的故事,但是他善意地提醒我,在這里,任何海里的生物都是不被允許帶上岸的。雖然我的小夢想沒有實現,但是我也突然明白了,為什么卡特琳娜的環境這么美,海水這么清,這么透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