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兆珅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工作的“細胞”,其作用發揮得如何,直接關系到黨在農村各項政策工作的部署與落實,關系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為加強和改進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提高黨建工作水平,密云區新城子鎮黨委以黨建統領全局,將基層黨建融入大局,結合自身實際,以“細胞工程”為抓手強化黨組織引領,有效激發了村黨支部活力,增強了基層黨組織和黨員服務群眾的內生動力。據2015年度村級工作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廣大群眾對于村兩委干部和村級工作的整體滿意率達90%以上。
加強教育保障,強化黨組織“細胞基礎營養”
實事求是地說,與黨章相對照,一些黨員在組織上入黨了,思想上未必完全入黨。而思想上沒有完全入黨甚至完全沒有入黨,怎么能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合格的共產黨員和黨的干部呢?因此,加強黨員教育,對于保持我們黨的純潔性和先進性至關重要。
對于基層黨組織而言,經常會出現日常工作瑣碎、繁雜而忽視黨員教育的情況。短時間內,可能不會有什么問題。但長期來看,會嚴重影響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基于此,新城子鎮黨委高度重視學習教育,通過中心組學習、書記講黨課、干部集中學習、干部大課堂、科級以上干部在線學習等形式,為黨員干部補足“精神之鈣”。在學習內容上,除了認真學習中央和市委精神外,特別強調原原本本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學習黨章黨規和系列講話等。通過系統學習,加深黨員干部對中國共產黨宗旨和立場的理解,加深對自身所肩負的使命和責任的認同。同時,還注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教育,從嚴管理村干部,強化區委提出的黨員干部“五條底線”、“六種能力”、“六種意識”教育,促進基層黨員干部廉潔履職,提高自身“免疫力”,杜絕腐敗特別是小官貪腐現象。
除了加強對黨員干部的教育,落實相關規定、保障他們的合理待遇,也是充分調動黨員工作積極性的方式之一。近年來,新城子鎮認真落實《密云縣城鄉黨組織服務群眾經費管理辦法》,通過實行村級黨組織服務群眾經費項目化管理,持續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為村黨支部和黨員服務群眾提供物質保障。同時,積極落實村干部待遇保障機制,建立健全村黨支部書記責任制考評機制,為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等村干部繳納養老保險,做好正常離任村干部生活補貼發放工作,調動村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2016年初,鎮財政撥付近190余萬元,兌現村黨支部書記責任制獎金和節日補貼。這些舉措讓村干部“有了盼頭”,提高了工作積極性,較好地解決了村干部發展積極性不高、服務群眾意識不強等問題。
深化“村村組團”機制,增加黨組織“細胞活力”
2013年,新城子鎮黨委積極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村黨組織引領發展模式,走出了一條“支部聯姻、合作社搭臺、產業互補、干部聯動”的“村村組團”發展之路,提升了全鎮黨建工作水平,贏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聲譽。該項目還被評為2015年市級基層黨建創新項目。
鎮黨委認真總結“村村組團”經驗,以村黨組織引領發展為重點,按照“產業組團”、“資源組團”的思路,注重以點帶面、循序漸進,進一步推進“村村組團”模式在全鎮發展。同時,鎮黨委還及時發現、總結“村村組團”項目存在的不完善之處,著力解決因發展不平衡導致的認識缺位、引領發展不到位等問題。通過不斷深化“村村組團”發展機制,有效打破了村黨支部發展只看“一畝三分地”的觀念。
塔溝和蘇家峪村是新城子鎮南部山區相鄰村,相對偏遠、閉塞的地理位置和平平無奇的水土氣候條件,使兩村長期面臨產業發展緩慢、人均收入低、干群關系緊張的瓶頸。實施“村村組團”項目伊始,針對蘇家峪村耕地相對較多但缺產業、塔溝村有紅薯加工產業但土地匱乏的現狀,在鎮黨委的支持下,兩村黨支部大膽創新,就共同發展種植產業達成了合作共識,走出了一條“支部聯姻、合作社搭臺、產業互補、干部聯動”的發展之路。這樣的成功案例在新城子鎮不止一個。巴各莊村黨支部牽頭,聯合新城子、蔡家甸、大角峪村注冊成立了北京新城子鎮云岫有機蘋果產銷專業合作社聯合社,通過產業聯合做強做大重點產業。同時,繼續堅持“一村一品”發展特色產業,培育出曹家路霧靈山景區、遙橋峪古堡民俗、巴各莊蘋果等一批本土特色產品,在全鎮形成了優勢互補、共謀發展的良好局面。
突出重點統籌兼顧,關照黨組織“細胞成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扎實做好抓基層、打基礎工作,使每一個基層黨組織都成為堅強戰斗堡壘。”從中我們體會到,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不僅需要積極發揮優秀黨組織的模范示范作用,還要抓好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的黨建工作,確保“每一個”黨組織都能凝聚和帶領群眾,實現改革發展的重任。在實際工作中,鎮黨委一方面關注“優秀細胞”成長,另一方面積極治愈“帶病細胞”, 做到了突出重點、統籌兼顧。
位于新城子鎮最北端的大角峪村共有6個黨小組、62名黨員。在村黨支部的積極帶領下,2015年該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6336.4元,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大角峪村黨支部也因此成為區級基層服務型黨組織示范點。鎮黨委積極總結該村黨支部在服務群眾、引領發展方面的經驗做法,在全鎮進行推廣,為各村黨支部開展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樹立榜樣。
鎮黨委在樹立典型、宣傳先進的同時,通過科學標準查找、確定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并加大對他們的幫扶力度。吉家營村過去一直以糧食作物種植為主要產業,村級經濟發展緩慢。近年來,吉家營村黨支部嘗試結合本村古村落資源發展民俗旅游業,但由于村黨支部缺乏發展民俗旅游的經驗,加之村黨支部班子又經歷了換屆調整,缺乏統一的思路和有效的統籌規劃,出現了服務意識缺位、引領發展本領不強的問題。針對此情況,鎮黨政“一把手”帶隊包村進行幫扶,優選干部,認真調研,一對一找問題、想辦法,從整頓黨組織建設、培育主導產業、解決群眾困難等方面,逐一開展幫扶整頓工作。加大了對該村兩委干部的培訓,通過每月一次黨員電教活動、黨員實用技術培訓等,提高黨員思想素質、增強致富觀念。針對村內缺乏發展民俗旅游思路的問題,責成鎮旅游辦、文化服務中心、宣傳科等相關職能科室部門通過提供政策扶持、項目扶持、宣傳報道等方式幫助吉家營村搞好傳統古村落整體規劃,為該村發展民俗旅游產業打好基礎。在一系列幫扶舉措下,包括吉家營村在內的軟弱渙散黨組織逐步煥發了生機和活力。
在實施“細胞工程”的過程中,鎮村兩級黨組織始終堅持以黨員群眾的需求與滿意度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力爭做到抓好班子、帶好黨員隊伍、服務好群眾、發展好村級經濟,幾年下來已初見成效,經濟、生態環境、安全穩定、民生等各項工作得到統籌推進,“山水霧靈、古堡新城”的鎮域形象進一步得以提升。
(作者:中共密云區新城子鎮黨委書記)
責任編輯:魏曄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