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河
被中組部追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的毛豐美,自擔任遼寧省鳳城市大梨樹村黨支部書記起,就禁止大操大辦,違者罰。有人不解,毛豐美就給村民算了一筆賬:“大家互相趕禮,趕來趕去,誰剩的多?當然是有權力的人剩下的多。在咱們村,就是我毛豐美剩的最多。這不行!”
算賬見風骨。毛豐美算的是嚴于律己、為民著想,因而也算出了高風亮節、算出了人心擁戴。
人人會算賬,黨員干部咋記賬、算賬,關乎思想境界、關乎品德操守。一生奉行“干凈、干事、出活”的汪洋湖有個“賬本”,每天布置的工作、每筆10萬元以上的資金安排,都記上流水賬,到時候就掐著小本兒去督查,不落實不行,不出活不行,搞花架子更不行。
記啥賬,見品性。鄭培民逝世留下了三件遺物,讓無數人為之感動。這三件遺物是一個防腐賬本、一本廉政記錄和幾十本日記。為官數十載,他從未用權力謀過半點私利;為官數十載,他沒有一件放不到桌面上的東西。記工作賬,精益求精,奠定成功的基礎;記民生賬,細致入微,是為真正的公仆。每天的工作,不是匆忙而過,而是有板有眼、有序而為;遇到的每個問題,不是糊涂而過,而是有研究、有解決、有收獲、有借鑒。不錯賬,就要一點一滴想到做好,不丟三落四;不欠賬,就要足斤足兩,保質保量,完成任務;不賒賬,就要不拖泥帶水,不推三阻四,今日事今日畢。
咋算賬,見境界。有個貪官算了七筆賬,算“政治賬”,慨嘆 “自毀前程”;算“經濟賬”,痛惜“化為烏有”;算“名譽賬”,惋惜“身敗名裂”;算“家庭賬”,愧為人母人妻;算“親情賬”,哀嘆眾叛親離;算“自由賬”,痛苦身陷囹圄;算“健康賬”,慨嘆身心俱疲。這些“賬”算得細致、精明,筆筆圍著自己轉,沒有一筆危害國計民生的大賬,足見其已喪失了一個共產黨員應有的品格。陳云的一生,都與算賬和算盤結緣。晚年的陳云曾戲稱:“我是算賬派,腦子里有數目字?!彼簏h員干部“要會打算盤”,還要學會打“大算盤”。胡耀邦曾改寫一副對聯:“心在人民,原無論大事小事;利歸天下,何必爭多得少得”。共產黨人懂得算賬,算個人賬,算出夙夜在公的品格,當好“人民的勤務員”。算大賬,算出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的操守,當好人民的“老黃?!?。勤算賬,分內事,自覺想,主動做,往前干,養成一種擔當精神;會算賬,不盲目,認識快,不抓瞎,激發一種進取精神。有虔誠的態度,便有高尚的境界。
記賬、算賬,人人懂,人人會?!坝H兄弟,明算賬”,是公開透明之訓;“秋后算賬”,是等待時機之策。如何施為,關鍵在正其心、誠其意,為國家計,為人民大眾計,才有意義和作為。倘若不嚴實、不嚴正、不嚴謹,跟風冒泡,言而無信老欠賬、名不副實老賴賬、胸無大志弄一堆糊涂賬,那就辜負了黨和人民的期望、褻瀆了黨和人民的信任。再聰明、賬再清,心胸越來越窄、道路也就越來越窄了。
責任編輯:魏曄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