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悅
摘 要:手機垃圾短信的泛濫已經成為了一個全球性的熱點問題,如何有效的遏制和治理手機垃圾短信成為近年來國內外各國研究的熱點問題。由于目前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在如何規制手機垃圾短信方面還不完善和具體,再加上法律監管的缺位,在這種背景之下不僅使得廣大手機用戶的隱私權和財產權等民事權利被肆意侵犯,而且在具體的審判實踐中,也讓法官失去判案的法律依據。因此,本文針對如何有效治理我國手機垃圾短信提出一些法律規制建議。
關鍵詞:垃圾短信;民事權利;法律規制
一、基本分析
目前我國對于手機垃圾短信的定義尚無明確的定論,縱觀當前相關學術界的觀點和結合我國目前手機垃圾短信的實際客觀情況,我們認為所謂的手機垃圾短信,就是指事先沒有經過接受者的同意和許可,同時對接收者沒有任何價值的手機信息。這些垃圾信息有的是以惡意報復他人為目的,有的是侵害接受者通信自由、生活安寧或違背社會善良風俗的信息,還有的是違反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具有虛假廣告信息內容的信息。簡而言之,手機垃圾短信是指在內容上違反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或者是沒有事先征得手機用戶本人的同意或許可的具有廣告性質(排除社會公益性質)的損害廣大手機用戶合法權益的短信息。
二、我國手機垃圾短信規制現狀及不足
目前,在我國治理垃圾短信的主要法律、法規和政策性規范性文件有: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七條規定:“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如果相關的信息發送人利用手機短信實施破壞社會善良風俗的行為,那么電信運營商應該按照相關法規的規定,承擔起協助相關國家機關進行調查的義務,并且電信運營商有權單方面終止為其提供的手機短信服務,如果情節嚴重,社會危害比較大,那么電信運營商可以按照法律的規定依法解除電信服務合同。
(2)《電信條例》第六十二條規定:電信運營商在提供手機短信發送服務的程中,如果發現發送的手機信息中包含有詐騙類或者暴力、恐怖和黃色類信息時,應當采取停止發送并保存相關的發送記錄等措施,在此情形之下,電信運營商還應向國家有關機關進行匯報,認真聽取相關執法機構的建議,并采取相應的措施治理該類危害行為。
(3)國家信息產業部《關于進一步加強移動通信網絡不良信息傳播治理的通知》,要求電信運營商對所提供的信息服務業務采取相應的措施以達到遏制和治理手機垃圾短信的目的。在發送信息之前電信運營商應該對所要發送的手機信息內容進行認真的核實,如果發現所要發送的信息含有虛假廣告、商品促銷、甚至含有暴力、低俗、下流的色情信息時不得接收和傳輸,并應該及時的將該類情況反映給公安機關和工商管理行政機關,因此,電信運營商應承擔起審查和核實手機短信內容的義務。
通過上述相關的國家機關制定的相應法律法規及對其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國目前治理手機垃圾短信并不是完全沒有法律和行政法規予以規制,而是我們國家現有的這些法律法規并不是完全涵蓋所有類型的手機垃圾短信形式和內容,現有的法律法規還存在著缺陷和不足。現有的法律規制方式及調整力度還遠遠達不到切實有效的治理和遏制手機垃圾短信的程度,因此,仍需完善我國現有的法律法規制度。
三、我國手機垃圾短信法律規制完善的建議
1.完善立法
在目前,手機垃圾短信泛濫的主要原因就是那些不具有從事相關電信行業資質的短信群發商,這類沒有從業資質的短信群發商制造了大量的手機垃圾短信,因此,我國目前的《電信條例》存在著立法漏洞和空白,我們建議,《電信條例》應明確規定信息服務商的市場準入條件和相關從業人員應具有相關的從業資質。目前我國與電信業務相關的法律法規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由于它們不是專門性的法律法規,所以在規制手機垃圾短信侵權以及責任承擔等方面都相當的不全面和不完善。若想要從根本上遏制和治理手機垃圾短信,減少手機垃圾短信對相關社會主體和社會經濟秩序的危害,國家相關立法機關應該盡快制定和實施相應的法律法規。
2.加大執法力度
加大執法力度,前提是必須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在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對手機垃圾短信進行規制的情況下,對違反國家法律強行性規定的,進行相應的處罰。加大處罰力度,使手機垃圾短信的發送者受到應有的處罰,使其不會再去做違法犯罪的事情。
3.加大法律宣傳,提高公民防范意識,依法打擊非法活動
治理手機垃圾短信還要盡量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宣傳作用,采取各種各樣的形式進行廣泛的宣傳,以增強普通人民群眾的法制意識和法制觀念。對利用手機垃圾短信進行侵犯廣大手機用戶合法權利的電信運營商,應當通過相關的報刊、雜志和社會輿論等媒體對其進行曝光,只有這樣才能提醒廣大的手機用戶增強自身的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公安機關和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也要嚴厲的打擊利用手機垃圾短信進行侵犯公民民事權利的違法犯罪行為。
4.建立處理垃圾短信的用戶投訴處理機制
在現實的社會實際生活中,廣大的手機用戶在收到含有商品促銷、廣告詐騙和充滿暴力甚至低俗、下流、帶有色情和挑逗性的黃色信息時,心里往往都充滿著矛盾,不知道該如何有效的處理該類手機垃圾信息。有的手機用戶由于法律意識淡薄或者為了貪圖小便宜,在沒有仔細分析收到的垃圾信息的真實性的情況下,就按照發送者的意思進行相關的操作,最終導致自己上當受騙。在這種背景之下,國家應該建立相關的職能部門接受廣大手機用戶對于手機垃圾短信的投訴和舉報,并提供有關的信息查詢和法律咨詢,對廣大手機用戶反映和舉報的問題進行調查和核實。對確實違反國家法律規定的構成犯罪的,應該移送國家司法機關進行處理,追究其相應的刑事責任,比如說,利用手機短信進行詐騙的行為人。對發送帶有色情的誘惑信息的,應該移交公安機關進行治安處罰。總之,應分不同情況予以相應的處理。
參考文獻:
[1]王彬.關于手機不良短信的法律思考[J].蘭州學刊,2006,(4).
[2]孫占利.論通信短信息的法律規制[J].河北法學,2004,(4).
[3]洪海林.個人信息的民法保護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作者單位:華東政法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