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曉光
摘 要: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要實現管理的科學化和規范化,必須建立與之相應的現代企業法律制度,實現依法經營和管理,保障社會交易安全,以適應經濟全球化的挑戰,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
關鍵詞:現代企業制度;股份公司;后現代企業
一、現代企業制度的理論與特征
現代企業制度這一概念的提出以及對其涵義的解釋,主要受到美國經濟學家錢德勒所著《看得見的手—美國企業的管理革命》一書的影響。但錢氏在該書中只提出了“現代企業”的概念,即“由一組支薪的中、高層經理人員所管理的多單位企業即可適當地稱之為現代企業”。這里的現代企業是與由出資者直接掌管的企業(包括獨資企業、合伙企業和一些由大股東直接掌管的公司企業)即所謂的“古典企業”相對而言的,主要是從經濟學、企業管理學上提出的概念,特指以現代西方國家的大型有限公司為代表的企業模式,這種公司的實際控制權轉移到很少甚至根本不擁有公司股份的經理人員手中。因此,所謂現代企業,其本義只是從企業的內部管理模式和企業的運行機制上與古典企業相區別的。但目前,人們一般都把現代企業制度理解成了公司制度。作為一種法律制度,企業制度的核心問題是企業的法律地位和法律形式。“企業的法律形式是通過出資者的出資形式和責任形式來界定的”。大體上說,一人出資,一人承擔無限責任的企業為獨資企業;兩人以上出資,出資者承擔無限連帶責任的企業是合伙企業;數人以上出資,出資者僅以其出資額為限承擔責任的企業為公司企業。企業的法律地位則是主要由企業出資者的出資形式和責任形式所決定的企業的法律人格問題。
二、在市場經濟體制中公司法是現代企業法律制度的核心
公司是依照公司法組建并登記的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法人。公司的基本法律形式有: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無限責任公司、兩合公司、股份兩合公司等。其中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世界各國主要的企業組織形式。《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規定的公司形式即為這兩種類型。公司法是調整公司在其設立、經營、變更、終止過程中所發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公司法律制度在促進市場經濟發展中發揮著其他企業法律制度無法比擬的作用。公司不僅具有基本的社會經濟功能,而且對于我國產權制度、經濟體制的改革以及促進產業結構、企業組織結構的調整、促進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公司是多元投資主體設立的企業,能廣泛籌集資金,最大限度地分散經營風險,公司的出資者所有權與企業法人財產權相分離,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有利于轉換經營機制,采用科學的企業治理模式。公司法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法律依據,它不僅為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服務,還為非公有制企業改革和發展服務,推動民營經濟與國有經濟的共同發展和公平競爭。公司有利于發展專業化協作,擴大生產規模,有利于行業管理,實現國家引導企業經濟活動的目標。公司是現代企業制度典型的組織形式,它最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因而公司法是現代企業法律制度的核心,它作為中國市場主體的基本法,必將在我國市場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中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三、構建現代企業法律制度的幾點思考
1.確立現代公司法律制度,認真貫徹實施《公司法》
在現代社會中,公司是企業最完備最典型的組織形態,是社會經濟最有效的組織形式,采用公司的形式進行投資和經營是現代社會最普遍的經濟現象。然而公司的發展又是與法律制度密不可分的。誠然公司首先是作為一種經濟現象存在的,但孤立的經濟現象并不對社會經濟的發展產生多大作用。正是由于法律的進步,通過法律賦予公司以普遍適用的規范性質,公司才能從經濟現象躍升到企業組織形式的層次,從而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進步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美國著名法學教授伯納德·施瓦茨在評價公司法律制度對美國經濟發展的巨大作用時曾談到:“在企業公司領域,法律發展成為一種適合發展中的美國經濟要求的工具一。”如果僅僅靠單個企業家的積極性和財力,那種根本改變了這個社會性質的工業發展是難以實現的。正是公司制度,使人們能夠聚集起對這個大陸進行經濟征服所需要的財富和智慧。如果說市場經濟是公司產生和存在的基礎,法律就是公司發展和繁榮必不可少的條件。公司法對公司的發展和繁榮的影響及作用主要就在于確定了公司一整套規范的運行機制,包括從法律上規范了企業的出資者所有權與法人財產權的分離,產權關系明晰.組織管理體系科學合理這些建立現代企業法律制度的基本內容。也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現代公司法律制度是構建現代企業法律制度的基石。
2.公司組織與治理制度
公司實行權責分明、管理科學、激勵和約束相結合的內部管理體制。根據公司法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原則,建立公司法人治理機制,規定公司設立下列機構:①股東(大)會,它是由全體股東所組成,是公司的權利機構,決定公司的一切重大問題。公司法還賦予了少數股東、股東大會的請求權、召集權、主持權,允許公司實行累積投票制,將股東的知情權落實到查閱公司賬簿,限制關聯股東及董事的表決權,規定對公司決議持異議的股東享有股份收買請求權,公司陷于僵局時股東解散公司的請求權,以及董事、監事不履行職責時股東代表公司提出訴訟的權利等。②董事會,它是公司股東(大)會的執行機構,對內管理公司事務,對外以公司名義進行活動,是公司決策、管理機構,董事會必須對股東(大)會負責,接受股東(大)會的監督。③監事會,它是公司內部法定的監督機構,監事會應當包括股東代表和適當比例公司職工代表,其中職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④經理,由董事會聘任或解聘,對公司日常經營管理負責的高級管理人員,經理對董事會負責,依法行使職權。總之,公司法通過完善股東會會議制度,弱化董事長的職權,強化監事會的監督職能,強調公司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忠實和勤勉義務,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公司組織機構,不斷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
參考文獻:
[1]潘靜成,劉文華.經濟法[Ml.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
[2]劉東明,馬非.現代企業法律制度初探[Ml.商業時代,2004年
(作者單位:西北政法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