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欣
【摘 要】“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戰時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堅時期、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關鍵時期,中國經濟面臨產業結構、社會結構、需求結構的“三重轉型”,國家提倡發展新興產業和進行產業升級,著力解決產能過剩等突出問題。
【關鍵詞】民爆企業;資源發展;研究
民爆行業目前已經進入行業周期中的成熟期,市場增速已由之前的高速增長變為低速穩定增長。從產品需求上看,民爆產品需求除了與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和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密切相關以外,還受到安全事故頻發的影響,增速進一步放緩;從發展趨勢上看,民爆行業上市公司必將依托資本市場,積極進行兼并重組,成為生產、銷售、服務一體化的大型企業集團,技術和安全管理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從技術創新上看,研發新型工業電子雷管等產品,制定差異靈活的價格體系,是提升民爆產品附加值和實現民爆行業企業社會價值的重要手段。
隨著兼并重組和科技進步,對民爆行業人才發展規劃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安全發展成為第一要務。為貫徹落實好民爆器材行業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政策和制度體系,急需培養造就一支既懂法規制度又通安全管理知識,既精民爆器材生產專業知識又通安全操作技能的安全技術管理隊伍;其次,自動化生產線的投入使用,提高了產品生產的本質安全水平,但同時對生產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一支精通電腦、信息工程、自動控制相關專業知識的專業人才,以確保連續自動化生產線的安全、健康、高效運行,達到科技興企的理想效果;第三,民爆行業國際交流日趨頻繁,產品、技術及設備進出口日益增多,在海外投資建廠、開拓中亞民用爆破服務市場成為企業的發展目標,必須加緊儲備一支精通外語、外貿、技術、管理的專業人才隊伍,為國內外合作做好準備;第四,經營創新大有可為。按照民爆行業經營體制改革的指導精神,企業急需一支集生產、配送、爆破技術以及施工現場安全管理為一體的綜合素質較高的人才隊伍。加快各類專業人才的儲備與培養,已經成為企業的一項戰略性任務。
新疆雪峰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雪峰科技集團”)始建于1958年,2002年改制為國有獨資公司,2011年12月由新疆雪峰民用爆破器材有限責任公司整體變更為國資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5月15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公司經過資產重組、技術改造,現已發展成為自治區民爆行業規模最大、品種最全,集民用爆破器材產品生產、運輸、配送、工程爆破、技術開發與服務一體化的民用爆破器材骨干企業。十三五期間,雪峰科技面臨疆內外市場和發展環境的巨大變化,公司將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積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在現有多元化發展戰略的基礎上,圍繞絲綢之路核心經濟帶,積極拓展沿線國家與地區市場,抓住機遇,有序、穩妥地推動產品、產業、產業鏈、產業園“走出去”。從而不斷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和員工的生活水平,促進企業全面發展。公司的人才發展戰略及整體性人才開發,必須緊密結合公司的發展戰略,通過優化人力資源配置,發揮人力資源優勢使其成為公司發展助推器,將是未來幾年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重點。
一、人力資源現狀分析
2015年因公司搬遷、行業技術進步和新生產線、新工藝、新設備的全面投入使用,生產板塊一線操作工用工大幅減少,導致企業同時出現人員富余和高技能人才斷層的局面。爆破板塊市場競爭激烈,出現人員招聘困難和人才流失率較高的情況,如何減少企業用工成本、增加就業靈活性是一直影響企業的困局。同時近兩年受自治區經濟下行影響民爆產品市場萎縮,員工收入增幅放緩或降低,薪酬的激勵性有所下降??偟恼f來,人才總量雖然基本符合要求,但人才結構不均衡,出現高素質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缺乏、普通操作工人富余的局面。人才觀念相對滯后,用人機制不夠靈活。具體表現為:薪酬體系不夠科學,缺乏完善的績效考核機制,缺乏實用有效的培訓和完善的用人管理體制。
二、人力資源戰略目標
適應產業升級和走出去的多元化發展戰略的需要,全面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以人力資源開發為重點,做好人力資源的配置、激勵和培訓等工作,獲取公司競爭優勢。以建設和諧企業為目標,大力實施人才強企戰略,培養和建成一支總量適度、結構優化、素質優良、梯次分明的人才隊伍。建立公平合理的企業內部競爭機制:人才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減,人員能進能出。從而使人才規模與企業發展需要相適應,整體素質進一步提升,結構進一步優化,高層次人才隊伍不斷壯大,急需緊缺人才得到有效充實,人才成長環境持續改善。
1.人才總量目標。加大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專業技術人員隊伍和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使三支隊伍達到企業員工總數的50%左右。
2.人才結構目標。
(1)學歷結構目標。增加對研究生、本科生的招聘與培養力度,使大專以上學歷人數達到企業員工總數的45%左右。
(2)專業技術職務結構目標。確保各類專業人才比例不斷上升,使取得專業技術職務人數達到企業員工總數的20%左右。
(3)專業結構目標。根據企業發展戰略規劃,不斷調整人員需求結構,儲備相應的人才。在經營管理人才中,主要培養和招聘精通戰略規劃與管理、資本運作、金融貿易、財經法律等專業的人才;在專業技術人才隊伍中,加快培養高端爆破技術人才、信息與自動化、礦產開發與設計、安全技術與管理、新產品研發與推廣等方面的人才;在高技能人才隊伍中,主要培養能夠師帶徒的技能大師,在設備安裝與運行維護、產品工藝革新、爆破方案優化等方面有特長的高級技師。同時培養一批既精通管理、又有專業技術特長的多元化人才,為企業兼并重組、延伸產業鏈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4)高層次人才目標。根據自治區、國資委及人社部門人才培養中長期規劃,積極主動參加包括“天山英才”、“少數民族科技骨干”“優秀企業家和經營管理人才”“高層次經營管理人才”“技能大師工作室”等培養計劃,大力培養企業內部的高層次人才。
三、人力資源規劃的保障措施
1.管理制度保障。建立和完善一套科學合理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管理沒有最好,只有更適合,對現有制度中已經不適應企業發展需要的內容進行修訂與完善,從而建立起一套適合于公司發展、科學合理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
2.合理配置人力資源。人才是管理工作的核心與動力,是企業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重要保證,必須建立起一整套科學的選人、育人、用人、留人的人力資源管理的新機制,讓職業化程度高、有能力、有意愿為企業貢獻的優秀人才脫穎而出,促成公司人力資源整體結構的優化與素質的飛躍,從而保障并推動公司發展戰略順利實現。主要措施為:對外招聘、內部人才選拔,現崗人員的培訓和開發,公司內部崗位調整和資源整合。
(1)外部招聘
人才的招聘和引進,屬于企業外部的人力資源開發,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和關鍵工作。以技術研發、經營管理和投資開發序列的中級人才為主,以高級或尖端人才為輔;根據公司戰略需求,加大對本科生和碩士生的招聘、培養和儲備力度;同時,根據生產需求,采取科學形式適量招聘和儲備勞動力資源。
(2)內部整合。
主要通過員工培訓與績效考核,有計劃有目的組織開展各層次的人才隊伍和梯隊建設。并通過競聘上崗制度的實施,加快內部人員流動,提高人崗匹配的優質率,進而提高崗位能力和績效。在關鍵和核心重要崗位設立繼任計劃,有目的的進行人才儲備性培養和鍛煉,加強后備人才的接替,確保內部人才市場運作和競爭上崗等措施的有效實施。
3.有效的培訓開發計劃。一是內部培訓與外部培訓相結合。首先完善內部培訓教育體系,加強內訓師隊伍建設和課程體系開發,豐富培訓形式管理模式,建成一個公司內部人才資源開發和員工職業成長的知識平臺;其次與高校合作建立人才培養基地,進行交流合作與技術研發,培養帶動公司技術人才隊伍;第三發揮技能大師工作室的作用,開展技能培訓與比武交流,帶動整個技能隊伍的成長。對外培訓主要是指有計劃對各層次人員進行知識、能力與素質的培訓,其中高層管理人員進行戰略決策能力及企劃能力的培訓,中層管理人員進行管理決策及協調能力的培訓,現場監督層進行業務決策能力與分配能力的培訓,基層職員與操作工進行技術能力與執行能力的培訓。二是在培訓過程中,要做到領導重視,各部門積極參與配合,分級管理分級培訓。落實培訓經費的投入,確保培訓效果的真實有效。在企業改革發展的今天,面臨著新時期所給予的機遇和挑戰,只有保持員工教育培訓工作的生機和活力,才能為企業造就出一支能力強、技術精、素質高,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員工隊伍,使其更好地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為企業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4.科學合理的薪酬體系。建立與市場接軌的薪酬體系,合理制定目標,重過程看結果,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增強企業凝聚力與吸引力。一是在集團內部不同板塊之間建立差異化的薪酬制度,提高績效薪酬與經營業績掛勾比例,鼓勵企業完善經營管理,員工勤奮工作;二是在同一企業內部實施薪酬與個人的業績考核掛勾,使工作能力強、工作態度認真的員工得到更多的機會;三是優化薪酬結構。
5.建立較為完善的績效考核體系,推動員工的積極性與執行力。按照不同部門、不同職級確定考核內容、目標與側重點,從而有效管理好每一位員工的工作成果,使員工在工作中不斷得到提高,建立較為完善的職業生涯。
6.加強勞動關系管理。加強對勞動法、合同法等法律和政策的學習研究,加強對員工入職、合同簽訂、崗位流動、崗位能力評價、離職管理、合同解除、勞動爭議處理等全過程的管理。遵守國家法律法規依法辦事,運用政策法規合理規避用工風險,防范和降低公司勞動用工風險。尤其是加強對控股公司在勞動關系管理方面的指導與要求,確保企業生產經營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