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躍進
【摘 要】建筑結構設計管理可以在工程建設的設計階段就能科學劃分責任和范圍,這有利于將管理的理念從工程的一開始就實現強化。由于在建筑結構設計階段對設計過程、設計重點的詳細劃分,這就使得建筑結構設計管理工作能發揮出重要的價值,在對建筑結構設計進行管理的同時,實現建筑結構設計的目標。
【關鍵詞】建筑工程;結構設計;管理
工業、民用建筑工程,其質量的形成不單單只是在建設過程中依靠工人的一磚一瓦來實現。真正的建筑質量是從設計階段就開始進行強化,而建筑設計管理可以在設計時期重點針對建筑質量來展開重點的管理和監控,這就形成了從細節和系統上實現建筑質量價值的基礎,進而實現建筑設計管理的重要職能。
結構設計是建筑工程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筑安全的基礎。因此,建筑結構設計人員要從基本的構件算起,深刻理解規范和規程的含義,并密切配合其他專業來進行設計。在我國建筑結構設計中,常因一些因素導致結構設計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進而降低了建筑結構的安全性、穩定性、舒適性和耐久性。因此,在結構設計中,應加強對結構體系的認知,加強設計參數、抗震等級、抗側移性能的驗算,并增加結構節能設計,增強建筑物使用的舒適性。
1.建筑工程結構設計管理中的常見問題
1.1 結構體系不合理
目前,為了滿足建筑體型的多樣性,加之個別結構設計人員對結構抗震概念缺乏應有的認知,對結構規則性把握不夠準確,進而導致了工程中出現規則性較差、對抗震十分不利的建筑。
結構布置應力求傳力明確、不規則結構應盡可能規則,這是結構設計中十分重要的環節。這里的“規則”主要指建筑的平面規則性和豎向規則性,包含建筑的平面尺寸、開洞情況、扭轉情況、抗側力構件布置、質量分布,直至剛度、抗剪承載力分布等諸多因素的綜合要求。由于引起結構不規則的因素較多,特別是對于復雜的建筑體型,很難一一用若干簡化的定量指標來劃分不規則程度并規定限制范圍,這就需要結構設計管理人員具有較強的規則性判斷能力和較高的結構抗震設防意識。
1.2 框架結構設計時,只注意橫向框架的設計
現階段,在我國最新的建筑抗震設計規范中要求水平地震作用應按照兩個主軸方向進行計算,那么該方向的抗側力構件就應承擔各個方向的地震作用。這就要求在結構體系布置時,豎向構件的布置就應兼顧兩個方向抗側力體系的形成,同時結構計算時,應分別驗算兩個主軸方向的地震作用,并取包絡值進行設計。
1.3 樓板變形假定存在問題
很多設計在進行結構布置時沒有采取足夠的措施或是設計人員在設計時缺乏基本的力學概念,都采用單一的剛性樓板假定進行計算,而未考慮樓板的實際變形情況。不同樓板假定的計算程序編程的力學模型在數學上是絕對成立的,但是在實際應用到計算樓板的變形程度卻并不是準確無誤。而不同樓板假定的選擇則需要結構設計人員根據樓板具體的變形情況,在具體的受力狀態下選擇對應的樓板假定進行計算分析。
2.建筑工程結構設計管理問題改善對策
2.1 嚴格遵循設計規范和規程及相關地方規定
在當前建筑業迅速發展的今天,為保證建筑行業的健康發展,則要求建設、施工、監理和設計單位必須嚴格遵守建筑行業的相關法律法規,按照相關的規定進行活動。這也對結構設計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一名結構設計師,不但要滿足建筑的功能及造型要求,也要按照相關的規范和規程及地方規定進行合理的結構設計。這需要結構設計師加強對規范的學習和理解,真正做到嚴格遵循設計規范和規程及相關地方規定進行設計活動。
2.2 加強對設計過程的管控,完善“三審”制度
目前,由于建筑工期的要求,設計周期往往被壓縮到不合理的程度,設計人員疲于應付建設單位的各種要求,從而造成“三審”制度不完善,設計質量不高。鑒于此種情況,更要求加強對設計過程的管控,完善校對、審查、審定的“三審”制度,提高設計質量,保證結構設計的安全合理、經濟適用。
2.3 加強學習,避免設計概念錯誤
2.3.1 板和梁的計算跨度
通常情況下,在教材中所講到的計算跨度,如凈跨度的1.05 倍等,通常都只適用于常規的結構設計,而它對于寬扁梁往往是不適用的。 普通結構實際上就是在梁的中心線上設有一個剛性的支座,而寬扁梁則消除了單一的梁概念,而是將梁和板統一成了一個變截面板。在寬扁梁結構中,當板厚和梁高相差不大時,板的計算跨度就應取到梁的中心處,選擇梁邊彎矩和板厚進行配筋。實際的設計過程中,柱子也可以看成一個超大的截面梁,因此在對梁配筋時可選擇柱邊彎矩進行計算和配筋。
2.3.2 主梁有次梁時要設置附加筋
當集中荷載在梁高范圍內或梁下部傳入時,為防止集中荷載影響區下部混凝土的撕裂及裂縫,并彌補間接加載導致的梁斜截面受剪承載力降低,應在集中荷載影響區范圍內配置附加橫向鋼筋。試驗研究表明,當梁受剪箍筋配筋率滿足要求時,由規范公式計算確定的附加橫向鋼筋能較好的發揮承剪作用,并限制斜裂縫及局部受拉裂縫的寬度。
2.3.3 箱、筏基礎底板的挑板
從結構設計的角度來講,箱、筏基礎底板最為經濟的一種方式是設置挑板。挑板能夠調節邊跨底板鋼筋,尤其是當底板鋼筋采用了通長的布置方式時,整個底板的通長筋也不會因為挑板鋼筋而增大。當設置挑板后,基底的附加應力就會得到降低。當基礎位于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的坎上時,挑板的基礎最好選擇天然地基,這樣能有效的降低整體的沉降。而一旦荷載出現了偏心情況,在某個特殊的位置設置挑板,就能夠調整沉降差并且防止整體傾斜的現象出現。
2.3.4 剛性樓面假定
首先設計人員設計時不應采用樓面有變形的平面,同時設計人員應充分保證配筋的構造以及結構的布置方式,當然如果有些建筑的結構無法完全的滿足剛性樓面假定,但是其使用功能是確實需要的,并且本身建筑結構的設計效果又是可靠的,那么設計人員在設計時就應通過采用斜向配筋、提高邊梁暗梁的配筋數量、增加梁系梁板、采用雙層通長的配筋形式以及洞口邊加設邊梁和暗梁等辦法,盡量彌補因其不是絕對的剛性樓板假定而產生的誤差,或是使其盡量的符合剛性樓板假定的條件。
3.結語
建筑工程是復雜、多樣、系統的建設工程,其中環節和重點非常多樣,很容易因管理不力而出現對建筑工程的巨大影響。建筑結構設計管理是從源頭上對建筑工程進行規劃和管理,是工程建設前期重要的控制措施和管理手段。建筑結構設計管理的主要價值在于對建筑項目結構布置的經濟合理性進行管控,安全可靠的實現建筑功能要求。
參考文獻:
[1]楊宏剛.淺談建筑結構設計中的常見問題[J].企業導報,2013(23).
[2]劉豐.淺談建筑結構設計的常見問題及對策[J].中華民居,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