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金華
【摘 要】課程成績的考核與評定,對教師提高教學質量有重大意義。文章結合我院電子類課程考試的現狀,分析在考試中存在的問題 以及解決問題的等方面提出考試制度改革方案,進一步提高我院的教學質量。根據當前社會對人才的要求,需要應用型、創新型,活力型人才。
【關鍵詞】考試制度改革;應用型;創新型;活力型
學校教育考試是學校的教師和管理人員根據培養教育目標,選擇相應的考試內容和方法,對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和具有的能力、技能、素質水平進行測度、甄別和評價,并促進其發展和提高的一種教學活動。制定課程考試制度主要目的在于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和業務規格,設計有利于促進學生學習和實踐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有利于全面、客觀地評價教學目標的實現程度和鑒別學生差異性的教育考試模式。
一、電子類課程考試制度的現狀
電子類課程的設置多數以實踐教學為主,理論教學為輔,這種實驗、實踐教學,教學效果相對明顯。在理論課堂上教師介紹基本的概念和基本內容,學生通過實踐來理解所學知識,將理論與實踐進行相結合,這樣顯得制定合理的行之有效的課程考試制度尤為重要。
目前我院電子類理論課程考試采用傳統的紙質閉卷的考試形式,理論任課教師授課并編寫期末考試試卷,一般以一次考試定成績,實驗課程的評分采取課堂考查的形式,實驗內容大多以驗證性實驗為主,很少有開發綜合性、創新性實驗項目。實踐課程成績評分一般以考查為主。
二、電子類課程考試制度存在的問題
(一)考試形式與手段單一,不利于引導和推進教學模式的改進和提高,無法實現教考互動與互促
院校應當以培養高等技能應用型人才為首要任務,以培養技能應用水平為主線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和培養計劃。但目前考試方式仍以傳統的閉卷筆試為主,因此其考核內容多強調理論內容,而忽略技能、實務操作與應用能力的考核;且多以一次考試定成績,多次多手段考核與綜合評價應用少,不利于真實、全面地考核學生知識與能力。
(二)考試的綜合鑒定與測評功能失效,不利于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
我們現在的考試內容多是以理論知識考核為主,且偏重于理論知識結構中的原理性、記憶性知識,導致考試與學習脫節,與學生未來所要從事的工作實際脫節,考試內容和方法與培養目標脫節,這些都極大地局限了學生知識結構的有效構建與拓展。同時,很多課程考試流于形式,劃重點、定范圍,助長了一部分學生的學習惰性,導致學生的學習十分功利,破壞了學校的學風建設。雖然通過多年教學改革與實踐的探索,已初步形成了以培養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為目標的教育教學模式,實踐教學比例不斷提升,但對實踐教學結果的考核仍然沒有形成一套科學完整、行之有效的機制。
(三)考試的逆向反饋與激勵導向功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未能實現與現代職業教育培養模式的有效銜接
現代教育需要加強實踐技能應用、執業資格能力以及職業綜合素質的培養與考核,為此,需要努力探索出一條以學生為中心,真正學有所用、學以致用的教學考核模式。同時,要求相關專業和課程設置要具有較強的職業(或崗位)針對性和適應性。而目前的教學考核方式,不能有效引導教學模式的改革。考試改革做為教學內容改革的先導與保障,沒能起到積極促進傳統教學考核方式的轉變,推行多元化、多維度、多方位的考試考核方式的實現。因此,努力探索出一條以考試改革為支點,以加強實踐技能應用、執業資格能力以及職業綜合素質培養與考核為目標的教學考核模式,是推動學院教學工作與人才培養工作有機結合,探索出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的必由之路。
三、電子類專業課程考試改革的方向
(一)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水平
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考試思想觀念,一門課程考試結束并不意味著這門課程學習結束,通過考試可以反映學生對這門課程的掌握程度,檢測自己對哪些知識點已經掌握而哪些知識點還沒有掌握,需要在考試結束后多花時間進行補習,特別是專業課程,一個大學生在校學習情況往往通過專業課程綜合情況來衡量。在專業課程的學習中,課程之間的知識點相互之間是有聯系的,以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為例,電路是數字電路 模擬電路的基礎,為信號與系統 單片機 通信原理等做好鋪墊。教學是雙面性的,學生學,教師教,教師上課不以考試而教學,考試是檢測教師教師水平的一種手段。
(二)根據課程的特點,制定相應的考試形式
目前的考試形式上依然還是采用理論閉卷的形式,在某種程度上不能真實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也不利于提高當代大學生的全面發展,理論考試應注重學生對知識點的識記,理解掌握等情況,以紙質閉卷為主,實驗課程應考核學生對知識點驗證以及實驗設備的操作情況,實踐課程考核學生對知識點的綜合設計,分析以及應用情況。
(三)考試內容的更新
事物在不斷的更新、變化,我們的考試內容也要求不斷更新,我們通過考試在培養人才方面注重創新性, 綜合素質全面發展。考試內容應去掉陳年老舊的,學生滾瓜爛熟的,適當的增加創新型題材。
四、電子類專業課程考試辦法
電子類專業課程很多,現以《數字邏輯電路》課程為例,數字電路是電子類專業課程的基礎課程,主要講授數字邏輯電路的設計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邏輯電路的分析方法。
《數字邏輯電路》課程成績的評定應來源于三部分成績,一是《數字邏輯電路》理論課程考試成績 二是《數字邏輯電路》實驗課程成績 三是《數字邏輯電路》實踐成績,這三方面成績的綜合才正確反映一個學生在《數字邏輯電路》課程中的綜合素質情況。
(一)建立合理的比分制度
理論課程成績:實驗課程成績:實踐課程成績 =40%:30%:30%,這樣的比例既符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又滿足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考試內容與考試形式多樣性
理論課程成績來自上課的平時表現+期末的卷面成績;實驗課程成績來自上課的平時表現+實驗報告的書寫及現場實驗設備的操作+期末考核成績;實踐課程成績來自于上課的平時表現+項目作品完成情況及項目報告的書寫+期末考核成績,每項成績的評定都會用具體的評分細則。
(三)考核分階段性
改變期末一次性考試形式,將實驗與實踐課程的考核分階段進行,每一階段完成相應的實驗項目和實踐項目,考核有實踐作品和問答環節。
五、結束語
通過電子類專業課程考試制度的改革與探索,目的在于提高電子類學生在專業課程學習中的綜合素質,做技術型、應用型人才。本文中涉及到的專業課程考試制度改革的一些方法希望可以給大家一點幫助。
參考文獻:
[1] 閻 石.主編 數字電子技術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馬楚儀主編.數字電子技術基礎[M].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2008.
[3] 謝自美主編.電子線路綜合設計[M].華中科技大學出版設,2006.
[4] 王港元主編.電子設計制作基礎[M].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