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摘要】無論在教育教學的任何階段,數學作為其中的基礎性學科,其教學地位都不容輕視.在高等專科教育中,現階段的培養目標為能迅速適應社會生產生活的專業技術型人才,這使高等數學在這個過程中變得更加不可替代.高等數學不僅是大多數專業的文化基礎課程,更是專業基礎課程,對自然科學、計算機工程、工程技術、社會科學及其他學科中的地位與日俱增,各學科與工程中越來越依賴數學去解決實際問題.本文通過對高等數學在高等專科教學中的重要地位與教學方法的研究,希望提升高等數學的教學實效性,促進高等專科教育發展.
【關鍵詞】高等數學;高等專科教育;地位;教學方法
前言:數學是一門基礎性學科,不僅包含了大范圍內的數據計算知識與邏輯能力的鍛煉,更是其他如自然科學、計算機工程、社會科學等領域的必備知識.但現階段的高等專科教育教學中,高等數學教學效果不甚理想,使基于高等數學的各個學科領域教學受阻,嚴重影響著整個高等專科教育水平的發展.雖然隨著高職教育的不斷改革,教育工作者也進行過高等數學教育改革的諸多嘗試,但教學效果仍沒有明顯的提升.
一、高等數學在高職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科技的高速發展不僅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也向人們展示了數學向各個領域延伸的范圍之廣泛、內容之深入,使其越來越受到重視.人們生活中的各種現代化技術,包括手機、電腦、高鐵、家用電器,甚至天氣預報、航天飛船等,都來自于數學模型的構建與數學的精確計算.因此,科技對數學方面的高度依賴性使數學專業人才的培養變得更加迫切,在各級院校中,對數學專業人才的培養應遵循“按需施教、夠用為度”的原則,加強實際應用技能的鍛煉與專業能力的系統構建,這也是與普通本科教育教學的差異性.因此,一些院校在“夠用”的原則上只把數學作為工具性學科進行刪繁就簡,將節省出來的教學時間運用于專業技能水平的提升,雖然這種理念有利于提升現階段的綜合素質,但缺乏對后續發展的綜合考量.數學是一門極具系統性和完整性的學科,尤其是高等數學中,大量的刪繁就簡難免將學生的學習還原到填鴨式教學模式下,導致學生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對新技術的接收可能受限于不夠系統的數學知識,而這種被大量簡化的數學知識也無法滿足一部分學生希望繼續深造的學習需求.學習不能一蹴而就,也沒有捷徑可走.無論是進行自我技能的提升,還是通過學習考取更高學歷,數學都是無法回避的重點考察內容.由此可見,在高等專科教育教學中,高等數學的學科地位不可替代,它是多元化實現教育教學目標的重要環節.
二、高等數學在高等專科教育教學中誠待改革
長期以來,高等數學雖然作為一門重點學科在各院校進行著,但由于對其理性認識存在偏差、理論性較強、高度邏輯性與抽象性的特點被學生當作教學中的難點,特別是基礎知識較為薄弱的專科學生,很容易出現教師反復講解而并無實際課堂效果的情況,這不僅影響著學生知識的構建,更摧毀著學生對高等數學的學習興趣與熱情,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由此可見,現行的高等專科教育數學教學模式越來越無法適應當前教學目標,高等數學的教育教學誠待改革.
三、在高等專科院校中的高等數學教學改革
(一)正確認識高等數學在高等專科教學中的目標
在現階段的高等專科教育教學中,高等數學的教學目標與院校對人才的培養目標存在一定差距.高等專科院校以培養綜合型高技術應用型人才為培養目標,而在校高等數學的教育卻沿用以往普通專科高數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目標的設定,使現階段的高數教學中出現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在教學中的數學知識與實際應用之間存在斷層,缺乏實用性.在高等專科院校的高等數學教學改革中,應從對現階段的高等專業院校對人才的培養理念與教學目標入手,進行高等數學教學目標的確立,以人才的實用性技能提升為主,注重數學的系統性與實用性教育,從而培養專業實用性技術人才.
(二)在高等專科教學中優化高等數學教學手段
現階段在教育一線工作的數學教師多畢業于數學專業,對其他學科的專業化知識與應用存在一定的認識缺陷,在教學過程中,無法與本學科的專業背景相互連接,造成數學知識與專業知識之間的斷裂.教學中以數學理論知識為主,脫離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與解答使數學理論知識變得枯燥無趣,從例題的演示、運算到指導,沿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手段,使教學毫無新意,自然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在高等專科中高等數學的教學改革應注重教學手段的優化發展,摒棄傳統灌輸式教學,從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需求入手,在發展自身數學知識與相應專業領域之間的知識聯系上不斷投入,在課堂上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數學知識的運用進行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親自動手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專業操作中遇到的問題.
(三)拓展高等專科教學中高等數學的教學資料
高等專科教學中,高數教學教育雖然內容覆蓋面廣泛,但缺乏具有針對性的知識材料的擴充與深化,且教學時間投入有限.雖然教育改革的推進帶動了高等數學改革進程的發展,但教學內容與課時之間的分配無法與院校自身發展相適應,使教師在教學中苦于追趕教學進度,對知識的講解質量和效果沒有適當要求.理論上的嚴肅嚴謹也增加了學生的學習難度,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在高等專科院校的高等數學教學中,應注重與院校本身發展的特點進行教學內容的選擇與改革,針對不同學科對數學知識的要求進行適當的學科內數學知識講解,在構建全面系統的數學基礎知識的同時,對本專業涉及的數學知識領域做適當的展開講解,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講解,吸引學生對高等數學的學習興趣,進而促進本專業實用技能的不斷提升.例如,將高等數學中的函數、一元函數微積分、極限與練習、常微分方程作為必修知識,保障基礎知識的完整性與系統性,將多元函數微積分、概率論等內容以選修的形式供不同專業的學生選擇.例如,針對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在計算機課程中會涉及矩陣的相關知識,在選修課內容上就可拓展矩陣的相關代數知識.
(四)發展高等數學在高等專科教育中的教學模式
雖然學生的主體地位被不斷提到改革中來,但現階段的高數教學改革中,教學模式仍較為單一.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學地位仍未改變,個性化教學的缺失與溝通交流不暢使學生的高數課堂參與度十分有限.加之學生的基礎文化水平不一而同,教師統一教學無法滿足學生的個體學習需求,使教學模式無法適應現階段的教育需求.因此在高等專科院校中的高等數學教育改革中,應注重教學模式的多元化發展與創新.其中應注重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充分考量,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教學、分層分級教學都是較好的改革辦法.針對學生的基礎文化素質進行因材施教,不僅能實現學生的個體綜合能力發展,更能合理優化教學資源的使用,讓教師的教學工作實效性提升,提升教學質量的同時幫助教師實現教學模式的真正轉變.
(五)構建科學合理的高等數學考核評價體系
考核評價體系是檢驗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但現階段的高等專科院校中,多數教師均憑自身教學經驗,使教師無法兼顧專業知識與高等數學之間的學科連接,使教學策略上缺乏學科針對性.另外,當前考核形式還沿用傳統教學中的限時答卷的形式,試卷內容也是完全脫離實際應用的數學題目,很難對學生學習質量和教師的教學效果進行有效評估.因此,在教育改革中,可將對學生的素質考核分成平時表現、開放式成績與限時考試三部分進行綜合評價.考察學生的基礎知識的同時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克服厭學心理,提升自身綜合素質.
結束語:本文以高等數學在高等專科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和改革的緊迫性為開篇,重點研究了高等數學在高等專科院校教學中的改革之路,以求促進整個高等數學教育教學的不斷發展與革新.在實際教學中,高等專科學校教師應充分注重高等數學的正確認識的理解與傳達,提升高等數學的教學趣味性,從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為開端,實現教學效果的不斷提升與完善,提升整個高等專科教育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曾大恒.高職數學教學改革的探討[D].湖南:湖南師范大學,2012.
[2]賈禮君,劉春平.淺思高等數學在高等專科教育的地位和教學方法[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31(01):9.
[3]劉健文.高職教育高等數學課程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改革的研究[D].湖南:湖南師范大學,2012.
[4]張書玲.高職數學反思性教學研究與實踐初探[D].山東:山東師范大學,2013.
[5]余達錦,楊淑玲.創新創業教育背景下高等數學教學方法研究[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13,04(02):122-129.
[6]劉輝.關于民辦高校專科高等數學教育的教學改革[J].高師理科學刊,2012,02(02):93-95.
[7]宋家樂,錢和平.中外合作辦學高等專科層次高等數學教學方法的探索[J]. 價值工程,2011,25(05):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