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瑩
【摘要】本文結合新疆實際,選取了9項適當的主要經濟指標對新疆10個地州區域經濟發展水平進行主成分和聚類分析.先確立指標體系,用主成分分析法對新疆各地州經濟發展水平進行分析,然后再采用聚類分析法宏觀的將這十個主要地州進行分類而后對其進行深入的分析.
【關鍵詞】主成分分析,聚類分析,區域經濟發展
一、新疆主要地州市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研究的背景及指標的選取
新疆地處歐亞大陸的中心地帶,占中國疆土面積的1/6,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考慮到地緣因素,新疆已被確定為中國戰略資源重要儲備區和21世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點.
衡量一個地區的發展狀況應該從社會生產的各個方面去考慮.本文運用數理統計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對新疆各地州區域經濟情況進行分析.根據數據的適當性和可得性選出了如下主要指標:X1人均地區生產總值;X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X3出口總額;X4人均第三產業增加值;X5人均農林牧漁業總產值;X6人均工業增加值;X7財政收入;X8產值利稅率,X9工業總產值.
二、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法是多元統計分析技術中應用廣泛的一種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過一定的多元統計分析方法測算出各個指標在樣本之間的相對差距,用相關陣或協差陣的結構來對原始變量數據矩陣進行降維處理.即在一定的約束條件下,對原始變量作了一次特殊的正交變換.而得到一組具有某種良好的方差性質的新變量,這組新變量彼此互不相關且在各自的特征方向上有最大方差,從中選取前幾個變量來代替原變量,計算出這幾個主分量的權重,然后進行綜合評價結果的加權合成,并根據綜合評價值的大小進行排序.
利用Sas軟件對新疆十個地州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進行主成分分析,從上述中的九個變量X1,X2,X3,X4,X5,X6,X7,X8,X9當中提取主成分.
主分量一中各個變量的系數基本為正值,表示各項指標都在增加,新疆經濟水平正在提高,x9正值最大,代表了工業總產值水平提高最多.主分量二中x2,x3,x4為正值,其余為副,表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出口總額,人均第三產業增加與其他指標變化呈反位相,也就是說當消費,出口,第三產業總額增加時,其他總值有所減小,但因副值較小,減少不明顯.烏魯木齊和克拉瑪依的經濟發展水平位于全省其他地區以上.
四、新疆十個地州市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結果分析
比較主成分分析結果,我們可以得到各地州的粗略排名情況.下面我們分析一下這些地區排名的合理性極可能情況.
烏魯木齊市和克拉瑪依市的經濟發展水平高,經濟綜合實力排名居前列.烏魯木齊作為新疆的首府,是新疆的經濟中心和交通樞紐.近年來,烏魯木齊加快了經濟開發區的建設和發展,積極吸引外資,加快城市化建設進程,促使外向型經濟和民營經濟快速發展,從而有力地推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克拉瑪依市土地面積86.54萬平方公里,占全疆的0.52%;耕地面積1.55萬平方公里,占全疆的0.65%;2008年人均GDP為96006元,人均工業增加值為168183.30元,人均第三產業增加值17806.90元.
排名最后的塔城地區人口壓力大,而且人口素質很低,農業生產水平低下,工業結構單一,僅煤炭和石油加工等.排名倒是第二的昌吉地區也是地廣人稀,人口壓力小,雖然第三產業有所發展,但是地處偏遠區,經濟發展滯后.
由綜合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克拉瑪依市和烏魯木齊市遠遠地高于其他地州.
總之,多元統計應用在生活實踐中,可以克服許多弊端,使政府部門更加公正、客觀的評價、對比事物,使我們的工作更加科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