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英超
摘 要: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點內容,是提升學生素質、發展學生能力的一個重要工作.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常常發現小學生對作文有恐懼、厭煩的心理,怕寫作文。對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有針對性地采取了一些辦法,取得了一定成效。
關鍵詞:小學生寫作;問題及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33-003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3.018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打基礎的一項重要工作。當前學生中卻普遍存在一種對作文畏懼厭煩,甚至是排斥的消極情緒。它嚴重地影響了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和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如何幫助學生提高作文興趣?對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有針對性地采取了一些辦法,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讓他們樂于表達
開始指導學生寫作時不要有過多的條條框框,讓他們放開手腳去寫,消除寫作的畏難情緒;先說后寫,怎么說就怎么寫,讓他們易于動筆,逐漸知道寫作是自我表達與人交流的需要,是生存和發展的一種需要。鼓勵他們多寫、勤寫,想寫時就寫,提供和創造更多的寫作機會,多用肯定和鼓勵的辦法,如給滿分作文、組織展示等。
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觀察是人們認識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學生對身邊的事物缺乏直觀感性的認識,就讓他們去描寫,去評論無疑是很難的。法國雕塑家羅丹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因此,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加強觀察的指導,使學生養成善于觀察生活,抓住事物特點的習慣從而克服“無材料可寫”的特點。記得在《一次的小實驗》的習作指導中,要求學生選擇自己平時最感興趣的小實驗,按一定的順序把過程寫清楚,并寫出實驗時人物的心情,但這次習作大部分學生寫得不夠理想,這顯然與平時生活觀察不仔細,實驗做的少有關系,于是我聯系科學老師帶著大家做了幾個實驗,這次學生做實驗的目的性很強,學生認真仔細觀察后,再次習作時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在我們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應該根據教材內容采取指向觀察訓練、自由觀察訓練和聯系實例觀察訓練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有目的、有系統的訓練。
三、善于積累材料,以備選用
(一)從現實生活中積累素材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那么,如何匯積生活中的寫作源泉呢?我認為:首先要豐富學生的生活。小學語文大綱指出:指導小學生作文,要從內容入手。內容就是寫作材料,寫作材料來源于生活。生活越豐富,積累的素材就越多。心理學表明:兒童天性好玩、好動。教師應抓住這一心理特征,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一些有益的課外活動,如春游活動、文體活動、讀書活動、演講活動、看電視、聽廣播等等,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積累寫作素材。
(二)從書本中積累素材
書本中的材料也是反映著生活實際,怎樣積累書本的材料呢?古人說得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就告訴人們,積累書本中的材料就是靠多讀,多背書面的優美詞句、好的片段,優秀作文。以便積累譴詞造句,選材與立意,層次與段落,詳寫與略寫,開頭與結尾,過渡與照應等寫作技巧,讓學生做到多讀精思,舉一反三。
四、重視創設情景,使學生會寫
教師要善于創設情景,調動學生的情感,使學生有材料可寫。有時教師布置下作文題,學生總會感到無從入手,沒什么可寫,這就陷入了僵局。這時,必須得想方設法融化“冰點”。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寫作過程的特點,精心設計出一些與教學目的相關且符合學生心理特點的教學情景。在創設情景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圍繞著準備”“構思”“起草”和“定稿”等活動向學生布置各種學習任務,讓學生通過完成學習任務來完成寫作練習。如在一次寫“第一次___”的寫作練習中,我發現學生在作文中沒能準確地把握住自己“第一次”的真實感受,沒能具體、生動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作文寫得空洞、不真實。于是,我就有意識地結合電腦課的教學,給學生創設作文情景,讓他們回憶第一次電腦課的內容,我先指導學生回憶整節電腦課的內容,再讓他們仔細想想操作電腦的步驟,先干什么,接著做什么,請同學到前臺進行演示,在演示過程中,我適時引導學生注意觀察表演同學的動作、表情是怎樣的,并且要求用準確的詞語表達出來。我請學生將觀察到的動作、表情用準確的詞語,按順序寫下來。然后讓他們再回憶第一學會操作電腦的感受,說給大家聽一聽。在每個人都有了親身經歷的時候,我布置了《第一次操作電腦》的習作,學生都迫不及待地拿起筆,一氣呵成地把整個過程生動、形象地敘述出來。
五、加強指導,教給寫作方法
大多學生作文時的所表現出的共性是“眼前閃爍著事物的形象,筆下卻形容不出來。”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必須做到:
第一,認真審題,搞清本篇習作的范圍和寫作重點。在作文教學中,通常接觸到的是記敘文體,所要學的內容又以人物、事件、環境為主。但人物、事件、環境這三者往往是互相揉和在一起的,又各有側重。所以,教師必須讓學生搞清每篇習作的側重點,離題萬里或千篇一律。
第二,要使學生寫作文時有話可說,教師要進行充分備課,明確寫作目的、要求,注意獵取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的人和事乃至周圍環境,切忌把作文題目往黑板上一寫,簡單幾句要求一說了事。
六、堅持當面批改,當面激勵
當面批改作文、當面激勵學生是一種復雜的工作,一定要堅持下去才有成效。我常常一節課只能改五六篇作文。在改的時候讓學生坐在身旁,改到好的句子當眾大聲朗讀,指出優點,這時的學生興高采烈,神采飛揚;改到不好的句子小聲指正,這時的孩子滿臉通紅但不丟他的面子。針對那些吐真情的作文,我更不會吝嗇我的褒獎。漸漸地,學生作文中抄襲,虛假的東西沒有了,真實、有血有肉的感人作文從他們的筆下淌淌流出。
總而言之,在重視學生寫作過程分析的基礎上,要注意增強學生寫作的自信心,激發起他們寫作的興趣,并有意識地創設寫作情景,讓學生“海闊天空”地創造性地發揮自己的寫作能力,學生就能自覺、盡情地投入到寫作中去了。
[責任編輯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