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韓國、日本特派特約記者 陳尚文 藍雅歌 ●本報記者 郭媛丹 范凌志 李天陽 ●柳玉鵬 任重

明年年底前,美韓將在中國家門口支起薩德反導系統,這個打著“攔截朝鮮導彈”幌子的導彈防御系統,不僅可以攔截中國和俄羅斯的中遠程導彈,還能監視中國華北地區解放軍火箭軍和俄羅斯遠東部分的軍情。“更重要的是,它將打破自朝鮮戰爭結束以來東北亞地區半個多世紀的大國力量平衡,點燃地區軍備競賽的導火索。”軍事專家戴旭對《環球時報》記者說。8日,在美韓宣布決定在韓部署薩德反導系統后,中俄外交部均在第一時間對此決定表達強烈抗議,中國國防部當天晚間發表聲明,稱中方將考慮“采取必要的措施維護國家戰略安全和地區戰略平衡”。“近年來跟中國在人員、經貿和文化來往上都十分緊密的韓國,把自己綁在了美國的戰車上”,朝鮮半島問題專家呂超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毫無疑問,中國將會作出必要反制措施,部署薩德將令韓國付出沉重代價。”8日,韓國各地掀起示威浪潮,民眾反對因部署薩德使韓國淪為“大國軍事對決政策的犧牲品”。
監視中國
薩德(THAAD)的全稱是“末段高空區域防御系統”。韓國國防部長官韓民求8日解釋稱,部署薩德只為防御朝鮮核導威脅,“不針對第三國或其他地區”,青瓦臺當天也強調“部署薩德是自衛性防御措施”。同天五角大樓發布新聞通稿稱,部署薩德目的是保護韓國及其民眾不受朝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彈道導彈的威脅。通稿也不遺余力地強調,薩德系統只是應對朝鮮,不針對任何其他國家,美韓將緊密合作,確保盡早部署。美國防務新聞網當天稱,“之所以拖了這么長時間部署,是因為中國的強烈反對”。
中國外交部第一時間對美韓決定部署薩德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強烈敦促美韓停止薩德反導系統部署進程。外交部副部長張業遂8日分別召見美韓駐華大使,就美韓宣布決定在韓部署薩德反導系統提出嚴正交涉。
俄外交部8日也在其網站上對美韓達成在韓國部署薩德表示“非常嚴重的關切”。聲明稱,“這樣的行動對全球戰略穩定造成了嚴重負面影響,而這一直是華盛頓喜歡討論的計劃。”聲明指出,部署薩德將在東北亞地區“引發災難性和無法挽回的后果”。
《環球時報》記者8日就此事采訪美國駐華使館,對方表示,朝鮮拒絕無核化談判,并拒絕“六方會談”,迫使美韓同盟部署薩德系統。對中國外交部的抗議,美使館方面并未做出回應,只是強調薩德是純粹地應對“短程及中程彈道導彈”的防御性系統,并不會損害中國或俄羅斯的利益。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薩德的部署其實對朝鮮來說沒有太大意義”,戴旭對《環球時報》說,薩德專防中遠程導彈,而朝鮮的短程火炮和坦克反而是它無法打擊的,所謂“只對朝鮮,不針對第三國”完全是一種虛偽的說明,薩德明顯是針對中俄的部署。
至于薩德相當于一個“超大望遠鏡”架在中國家門口的事實,也被各家媒體所證實。日本NHK電視臺8日稱,薩德系統上搭載的高性能雷達,將被用于監視中國東北地區的軍事設施,這是中國再三表明反對部署薩德立場的原因。英國路透社8日稱,中國反對在韓國部署薩德,就因為該系統雷達探測范圍能夠達到中國領土。日本《讀賣新聞》稱,薩德或將成為“監視中國軍隊的重要利器”。
“薩德是對日本從美國購買并部署在本國境內的導彈防御系統的完美補充”,俄羅斯科學院研究員費年科8日對俄衛星網稱,薩德距離中國戰略基地極近,美國在韓作此部署的目標是“封鎖中國東岸”,阻止中國艦隊從東海海域駛出及中國軍機從那里起飛,并阻礙中國建立完整遠洋艦隊的可能性。
捆住韓國
8日在韓國又掀起反對部署薩德的聲浪。當天下午1時,在韓國國防部門前,韓國民間團體“開啟和平統一的人們”舉行了“為反對薩德在韓部署全國對策會議”,要求軍方撤回決定。該團體在給記者發的采訪函中寫道,在韓部署薩德對于防御朝鮮彈道導彈并沒有作用,以薩德雷達探測朝鮮和中國彈道導彈的早期預警信息,都要傳達給美日,韓國為了守住美日韓同盟,成為美國導彈防御系統(MD)的前哨基地,這將破壞朝鮮半島和東北亞地區和平。一旦薩德在韓部署,將會深化東北亞和朝鮮半島的核對決和軍費競爭,形成“新冷戰式對決體制”,因這一體制造成的負擔將會轉移到全體韓國民眾身上。此外,薩德部署所在地居民將忍受電磁波危害和其他生活干擾等,“薩德在韓部署實則給韓國民眾戴上桎梏和枷鎖”。
據韓聯社報道,薩德最晚將在2017年年底前部署,韓美兩軍將于本月公布部署地點,韓國中部地區或京畿道的可能性較大。根據協議,韓國提供土地、電力和供水。由美國出資負責部署和控制這一反導系統。部署一套薩德系統耗資約為12.5億美元。8日,在京畿道平澤市、忠清北道陰城郡、慶尚北道漆谷郡、江原道原州市等薩德部署的候選地區,當地政府和民眾紛紛表達抗議。“反對薩德部署平澤對策準備委員會”發表緊急聲明,反對成為大國軍事對決政策犧牲品,稱薩德不僅在平澤,在韓國任何一個地方都不可以部署。
此外,韓國學者表示擔心,中俄一直強烈反對部署薩德,盡管中俄退出國際社會對朝制裁行動的可能性不大,但從長期來看,對朝制裁力度或有所減弱。韓國世宗研究所安保戰略研究室長洪鉉翼表示,朝鮮會譴責韓國和美國對東北亞緊張局勢升級負有責任,趁機加強與中俄關系,摧垮國際社會對朝制裁合作體系。
《韓國時報》8日稱,對韓國政府來說,接下來要做的事情最主要有兩件:月底確定薩德部署的區域,減輕韓國民眾的擔憂;同樣重要的是修復與俄羅斯和中國的關系。報道稱,薩德被認為是逼中國讓步的一張牌。現在韓國攤牌了,韓國的優勢反倒消失了,“避免中國采取報復措施將是首爾面臨的巨大外交挑戰之一”。此外,美國可能會要求韓國更加積極地圍堵中國,韓國面臨的挑戰將是雙重的。“韓國將在未知的動蕩水域里艱難行進。”
日本竊喜
據日本《產經新聞》7月8日報道,關于中國強烈反對韓美部署薩德反導系統一事,日本內閣官房副長官荻生田光一表示,這是韓美兩國之間的決定,“第三國不應該對此做出評價”。他同時表示日本政府支持韓美部署薩德反導系統,稱韓美之間的合作有助于維護地區和平穩定。他還強調,韓國是與日本持有共同戰略利益的最重要的鄰國。
分析人士指出,荻生田光一的邏輯明顯有問題,如果按他所說“第三國不應該對此做出評價”,日本難道不是第三國?日本可以表示“支持”,中國就不可以表示反對嗎?
“荻生田光一的話將日本心里的小算盤完全暴露了”,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劉軍紅對《環球時報》說,日本認為自己多年來的主要威脅,第一是朝鮮,第二是中國,特別是近年來中國的軍力增長。日本在美日同盟框架下有相應的防衛中國的比較完整的措施,但從東北亞的范圍看,日本的力量達不到,美韓同盟也不會給日本提供防衛力量。但美韓一旦部署薩德,不僅可防朝鮮,還可防中國,“這對日本來說是天上掉餡餅”。劉軍紅說,從外交上看,中韓矛盾加深對日本有利,日韓在產業上有競爭關系,中韓之間的自貿協定給韓國產品進入中國更多的優勢。“現在日本可以趁中韓冷淡之際推進對華貿易,要是中國因為薩德的事對韓國采取一點經濟制裁的話,日本就更高興了。”
據韓國現代經濟研究院今年4月發布的報告,韓國經濟對中國經濟的依賴度達12.8%。因為韓國對中國出口所占比重高達25.4%,而且出口占GDP比重達到了50.6%。
遼寧社科院研究員呂超對《環球時報》說,不可否認美國對韓國有巨大的影響力,韓國國內也有相當數量的親美派。而近期朝鮮導彈試驗頻繁,使得韓國反對部署薩德的聲音受挫。顯然韓國在決心部署薩德前作了利弊衡量,把對華關系放在了次要的地位,“韓國沒有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特別是這個決定將給韓國帶來的負面影響。”
中俄反制
7月8日晚,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就美韓決定部署薩德反導系統發表談話稱,我們將密切關注美韓相關舉動,中方將考慮采取必要的措施維護國家戰略安全和地區戰略平衡。
另據俄新社8日報道,針對美韓決定部署薩德,俄上院國防委員會副主席謝列布連尼科夫表示,“我們將會在自己的軍事計劃中考慮美國在韓國部署反導系統的決定,并與國防部一起共同制訂加強在這一方向影響力的具體解決方案,包括部署導彈和地面分隊方式。”他不排除此前在千島群島恢復軍事基地的目的就是考慮到薩德的問題。俄新社稱,“首爾危險而不慎重的這一步”的結果,是地區軍事風險增加、穩定性降低。
正如著名國際關系學者約瑟夫·奈所說,一個地區的安全結構發生變化時,意味著該地區的安全體制也會發生變化。
“所謂的東北亞戰略平衡,就是各大國都不能形成絕對優勢。現在就好比原來各國手里都有槍,但美韓突然多了一個盾,這個盾可以防中俄的槍,通過抵消中俄的戰略力量,美國對地區安全力量作了一次解構,客觀上實現了自己在東北亞力量的增長”。戴旭對《環球時報》說,中俄應對的手段其實不少,比如可增加部署遠程火箭炮和短程導彈,這是薩德系統無法攔截的。“但美韓此舉最大的危險就是加劇了地區緊張態勢,開啟了地區軍備競賽之門。”他同時表示,部署薩德決定的宣布恰好在南海仲裁案裁決出臺前,“顯示出美國對中國在戰略上的步步緊逼。”▲
環球時報2016-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