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睿智
一、選地。提前造墑選擇土壤肥沃、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土層深厚、土質疏松的沙壤土或壤土。前茬避免茄科作物,以減輕病害的發生。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清潔田園。立冬前深耕30厘米左右。使土壤凍垡、風化。減少越冬害蟲。立春前后及時耕耙,達到耕層細碎無坷垃、田面平整無根茬,上平下實。播種前灌水增墑。
二、品種選擇。選擇良種是高產的關鍵。高產要求植株健壯、塊莖膨脹快、養分積累多,具有良好的抗病和抗逆能力,馬鈴薯由于病毒性退化是影響高產的重要因素,因此生產上應選用優良品種的脫毒種薯。
三、種子處理
1、用種量。人工播種100~120公斤/畝;機械播種120~150公斤/畝。
2、困種催芽。種薯于播前15~20天出窖,置于溫度13~15℃,黑暗處平鋪2~3層,將種薯逐漸暴露在散射光下,每隔2~3天翻動一次,使種薯充分見光,催紫芽,當芽長至0.5~1厘米左右時,即可切塊,準備播種。催芽時要避免陽光直射、雨淋和霜凍等,同時淘汰病、爛薯。
3、種薯切塊。切刀用70%酒精或5%來蘇兒水消毒,選用健康種薯豎切,每塊栽子確保1—2個健壯芽眼。機械播種,每塊重40~50克為宜。人工播種,每塊重35~40克為宜,為防止病毒傳播,提倡整薯播種。
4、拌種、悶種及種子包衣。100kg種薯用百菌清0.1kg和1kg滑石粉及微量元素(如鉬、硼、銅、鋅、鎂)拌種后,放在通風處1~2天,待創傷愈合即可播種。最好實行種薯包衣處理,可有效防止播種后爛種,殺菌、降低田間發病率,提高出苗率。
四、播種
確定馬鈴薯播種適期的重要條件是生育期的溫度。原則上要使馬鈴薯結薯盛期處在日平均溫度15-25℃條件下。而適于塊莖持續生長的這段時期愈長,總重量也愈高。
五、合理密植
構成馬鈴薯的產量因素是單位面積株數與單株產量的乘積。單株產量是由單株結薯數字與單薯重確定的。而群體增產與單株增產之間是矛盾的。當單位面積株數增加時,單株產量相應降低,兩者都與栽植密度存在著一定依存關系。在一定密度的范圍內,群體的產量隨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單株產量隨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因此,確定密度必須考慮群體產量與個體產量兩個相矛盾因素協調統一。如果密度小時,雖然單株發育好,產量高,但由于單位面積內總株數小,結薯較少,產量不高。如果密度過大,雖然總株數多,但單薯重很低,同樣產量不高。因此,合理密植就是要使單位面積內有一個合理的群體結構,既能使個體發育良好,又能發揮群體的增產作用,以充分利用光能、地力,從而獲得高產。從群體和個體協調發展考慮,馬鈴薯在一般栽培水平下,每畝種6000株左右,每株2-3莖較為適宜。
六、合理施肥。底肥以施充分腐熟農家肥和馬鈴薯專用肥為主,每畝施用農家肥1500~2500公斤,馬鈴薯專用肥60~80公斤,或45%硫酸鉀復合肥40公斤。幼苗出齊后,結合中耕重施一次速效提苗肥,畝追尿素10公斤左右;現蕾前苗高20厘米左右時,結合培土再施一次結薯肥,畝用糞水700公斤潑施,結薯期(植株開花前后)用3%的磷酸二氫鉀加3%的尿素溶液噴莖葉1~2次,根外追肥時加入0.1%硫酸銅和硼酸混合液增產效果更好。
七、防治病蟲害
1. 馬鈴薯早疫病
發病初期植株葉片上會出現褐黑色水浸狀小斑點,之后斑點會逐漸擴大,形成同心輪紋并干枯。塊莖感病呈凹陷的圓形或不規則的褐黑色病斑,病斑下的薯肉呈褐色干腐。防治措施:選用抗病品種,加強田間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發病前或發病初用藥劑噴施。
2. 馬鈴薯晚疫病
葉片染病多從中下部葉開始,初期在順緣或葉尖出現水漬狀綠褐色小斑點,周圍有較寬的灰綠色暈環。濕度大時會迅速擴展成黃褐色至暗褐色的大病斑,,邊緣灰綠色,界限不明顯。葉柄和莖稈染病,通常會形成不規則的褐色條班,嚴重時會引起葉片萎縮卷曲,終致全株黑腐。薯塊染病,初期呈淺褐色斑,之后變成褐色至紫褐色的不規則病斑,稍凹陷,邊緣不明顯,病下薯肉呈淺褐色至暗褐色,終致薯塊腐爛。防治措施:嚴格選用無病種薯,加強田間管理,避免雨后田間積水和偏施氮肥,發現病株及時噴藥或連株清除。
3.馬鈴薯病毒病
該病在田間主要表現為卷葉、花葉、壞死3中癥狀。防治措施:選用抗耐病品種,采用無毒種薯種植。栽培中施足有機肥,增施磷肥、鉀肥,實施高梗或高壟栽培。出苗后噴藥預防。
4.馬鈴薯環腐病
植株發育中后期,莖及葉片出現萎蔫。下部葉片褪綠、葉脈間有淡黃色區、邊緣稍有向上卷曲。塊莖染病后,莖部橫切面維管束呈褐色環狀腐爛,擠壓常排出無味的乳白色菌濃。防治措施:確保種薯無毒,采用整薯播種。栽培中結合中耕培土,及時將病株撥出帶出田外集中處理。
5.金針蟲
金針蟲主要通過取食播下的種子、幼芽、幼苗的根部,造成缺苗斷壟,甚至全田毀種。防治措施:翻地前在地表噴施藥劑。不連作,科學輪作,宜選用谷類和豆類茬種植,不宜和茄科作物輪作。
八、收獲
必須按種薯的要求適時收獲。收獲前一周停止灌水,割掉地上部莖葉,及時運出田間,以減少塊莖感病和加速幼嫩薯木栓化。收獲時應防止機械損傷,避免霜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