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杰
摘要:我國是水稻產業(yè)大國,許多南方和北方地區(qū)都有種植水稻,而袁隆平研發(fā)出的雜交水稻更是將我國水稻事業(yè)推向了新時代。而北方種植水稻與南方相比較,不僅能夠利用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和特點提高水稻的營養(yǎng)質量和產量,更能夠為北方農業(yè)經濟發(fā)展起到推動作用。但水稻從選種到豐收的整個過程中都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如何才能夠有效地防止病蟲害?本文將對這兩個問題進行解答和探討。
關鍵詞:東北水稻;種植技術;防治病蟲害
一、東北水稻種植特點和優(yōu)勢
第一,東北所處地理為主日照時間較長,水稻在生長過程中能夠長時間進行光和作用等植物反應,有利于水稻生長;第二,東北地區(qū)積累溫度時間較長,對于水稻延期和長期生長起到重要作用,使水稻產量和質量升高,有助于我國農業(yè)發(fā)展;第三,東北地區(qū)土地肥沃,土壤中含有較多、較高的營養(yǎng)物質,有利于水稻等農作物生長;第四,東北地區(qū)水質較高,不僅地下水豐富,水中礦物質以及農作物需要的微量元素較多,能夠在灌溉水田的同時向水稻提供營養(yǎng)元素,增加水稻的營養(yǎng)成分。由于東北的各種條件都符合種植水稻的條件,并且該地區(qū)水稻質量和產量較高,因此東北地區(qū)也成為我國水稻高產地區(qū)之一。
二、東北地區(qū)水稻種植技術
1.種子的選擇
首先,由于東北地區(qū)氣候與南方相比較為寒冷干燥,因此在進行全區(qū)種子時必須考慮到種子自身的適應能力和區(qū)別,選擇飽和度較高的種子進行種植,有利于東北水稻產量的提高;其次,在進行種子選取時要注意選擇有種植價值的種子,有些種子出現(xiàn)干癟、蟲害以及腐爛等現(xiàn)象時不適宜進行播種。
2.種子的處理
第一,將飽和度高且沒有腐爛和蟲害現(xiàn)象的種子篩選出來,根據(jù)篩選結果選擇優(yōu)良種子;第二,利用陽光充足的天氣將種子曬制,促進種子吸收水分的功能,并起到利用日光中的紫外線對種子表面進行初步殺毒的作用;第三,將曬制完畢的水稻種子放入消毒液中以清洗、浸泡等方式進行殺菌,不僅能夠徹底消滅種子中的細菌和病菌,對種子生長發(fā)育起到一定促進和保護作用;第四,將消毒完畢的種子放入溫水中進行預熱,加速種子中植物細胞的運動,并在種子上面放置青草,以保溫的形式使種子中的細胞維持快速生長分裂等過程。這個過程就是催芽。
3.苗床處理及育苗
第一,將苗床方向設定為東西走向,以確保水稻幼苗能夠長時間并且全面接受日照,最大程度促進全部種子出苗;第二,考慮水稻根部生長空間,設定好苗床間隙以及寬度,以免出現(xiàn)水稻生長擁擠等現(xiàn)象;第三,為了使幼苗不受外界冷空氣影響,需要在苗床上方鋪設塑料薄膜,并通過日照等提高苗床內溫度;第四,為了確保將苗床內水分含量控制在一定范圍內,需要在苗床之間建立排水溝,為了防止苗床中水分過多將水稻幼苗淹死,需要將排水溝的深度定位20厘米;第五,如果日照時間過長,薄膜內會出現(xiàn)高溫現(xiàn)象,為了防止幼苗受熱過高而死亡,可以適當將薄膜掀開散熱,確保將穩(wěn)定維持在一定范圍內,有助于幼苗生長。
4.播種
首先,播種當天的氣溫應該達到7℃并且5厘米地溫達到8℃~10℃方可,適播期一般選擇在4月初,中旬必須播種完畢;其次,種子上面還應該覆有0.5~1厘米厚的營養(yǎng)細土覆蓋嚴實。
5.建立合理的輪耕體系
建立合理的輪耕體系,使耕層的深度能夠保持在15~20厘米以上。合理的輪耕制度是旋—旋—翻。旱整平的效果應該達到每個稻池內地面的高低差不過寸,每一棵水稻都應該經過澆灌,排水溝中的水盡量排干凈。到了秋季則用大馬力平整土地并且對洼地進行填平。最終田面干凈,邊沿整齊。
6.標準插秧,確保質量
確保插秧的質量,應該苗秧淺直勻齊,并且插后要及時澆水。淺:本著不飄苗的原則,插秧的深度應該保持在1.5厘米左右;直:應該保證苗直、行直和行穴距規(guī)整;勻:是指每一穴的苗數(shù)都應該保持均勻,保持在3~4苗左右;齊:是指插完的秧苗應該齊整,不能出現(xiàn)高低不齊、深淺不一的現(xiàn)象。五不插秧原則:病苗或弱苗不插;隔夜的秧苗不插;秧苗上面帶草不插;稻田中的水層過深或過淺都不插秧苗;田面不平整或不沉漿等也不插秧苗。
7.施肥技術
應該做好下面幾方面:首先,化肥和有機肥相結合使用;其次,不能只施在土壤中,還應該在葉面進行施肥;最后,深層施肥和淺層施肥相結合。此外還應該看天氣和秧苗的具體生長狀況而定。施肥一般有機肥、調節(jié)肥以及穗肥。其中,調節(jié)肥一般在6月20日左右施用。穗肥一般是在7月5日~8日施用。每一種肥料施用的時間一定要把握好,這樣才能保證水稻的高產。
三、東北水稻病蟲害防治原則和方法
1.病蟲害防治的原則
病蟲害防治工作應該把握一定的原則,不能一味地濫用藥物。水稻病蟲害防治的主要手段應該靠物理防治,因為化學防治雖然會很快的產生作用,但是在農作物生長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不良影響。目前我國農作物的病蟲害防治更多的是強調無公害化,為此應該盡可能少使用化學藥品。農作物的病蟲害防治不能只考慮到水稻的產量,還應該充分考慮到人類的健康。
2.水稻主要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病害防治。由于東北地區(qū)氣候寒冷,水稻種植中最具毀滅性的病害就是稻瘟病,如果情況嚴重甚至會造成大面積絕收。而防治這種病害應該從葉和穗著手。葉稻瘟的防治應該在田間開始出現(xiàn)病斑時選用20%的三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100克對水進行混合噴霧防治。選用50%的硫磺唑200~250毫升/畝,隔著5~7天噴一次,連噴2次。穗瘟病的防治在破口期,選用最常用的三種藥劑中的一種對水噴霧防治,連防3次,每一次間隔5~7天。
3.水稻蟲害防治主要方法
在水稻蟲害防治中主要有稻飛虱和二化螟,本文主要介紹稻飛虱的防治方法。稻飛虱是最難防治的一種蟲害,主要是因為稻飛虱具有體型小和遷飛性的特點。稻飛虱的遷徙隨著風雨而動,在遷徙的過程中也可以進行繁殖,如果出現(xiàn)數(shù)量較多的稻飛虱,水稻的產量會大幅下降。其主要的防治方法是選擇優(yōu)良的抗蟲品種;科學的栽培管理技術;具體觀察稻飛虱的具體情況然后適時用藥。
四、結語
綜上所述,水稻種植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技術相結合,是水稻高產的重要保證。尤其是在現(xiàn)代化農業(yè)不斷發(fā)展的背景下,加強水稻的種植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更是提高水稻的產量和促進我國農業(yè)發(fā)展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 再怒熱·司馬義.棉花栽培及病蟲害防治技術要點[J].北京農業(yè),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