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紅 劉明霞
糧食是人類生存之基,農業是全球產業之母,豐收是全人類共同夢想。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為約30億人口提供能量需求。隨著人口的增長和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口需要水稻產量的增高,中國是水稻產量大國,水稻產量必須在現有水平上大幅度提高,近年來全國各地開展了提高秧苗質量為關鍵的高產栽培技術研究與示范。俗話說“秧好半年糧”,實踐證明,培育水稻壯秧,可顯著增加稻谷產量,增幅10%~15%,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一直以來水稻育秧技術上不斷進行改革、創新,由過去以防止爛秧,提高成秧率為中心轉變為現在的以提高秧苗素質為關鍵的高產栽培技術體系。從而對發展水稻生產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們應不斷總結成功經驗,克服其薄弱環節,進一步以秧苗素質為中心,提高育秧技術水平,培育壯秧,充分發揮壯秧在水稻高產栽培中的優勢。本文根據多年的水稻生產實踐,現將水稻育壯秧技術總結如下:
1 水稻壯秧的標準
(1)秧齡適宜,從播種到插秧一般為30~35 d,否則影響秧苗的正常生長發育,主要原因是秧苗過大,機插會損傷秧苗,推遲返苗1周左右。目前,從外表看長勢老健,富有彈性,葉片挺直、葉色綠中透黃的苗子比較健壯,秧苗的高度以12-14cm,不超過14cm為好。因為秧苗過高,節間拉的過長,說明秧苗處于徒長狀態,所以節間縮短是壯秧的標準。(2)莖寬。經多年調查,水稻秧苗的假莖粗壯且根部越寬扁,說明水稻秧苗素質越好。秧苗的假莖扁寬達到4mm 以上即為健壯秧苗的條件之一。(3) 干重高。秧苗體內積累的干物質越多,碳氮比協調,干重越高,充實度大,秧苗體內束縛水含量高,秧苗越穩健。目前,每100 株壯秧的干重在15 g 以上即為壯秧。(4)白根多。秧苗根系多少和根長的標準以數量和長短決定,壯秧的根系每片葉應有9-12條根,而且根系必須是白根,不能是黑根或褐根,無根腐發生。根長應達到5~10 cm,而且帶有根毛。
2.水稻育苗方式
2.1工廠化育苗。
該育苗方式適用于種糧大戶或機插秧統一育苗。一般情況下,要建一棟或幾棟冷棚,棚高1.8~2.0 m,棚寬6~7 m,長度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確定。
2. 2園田旱育苗。
在自家的房前屋后或玉米田中育苗,這種育苗方式便于管理,而且培育秧苗比較健壯,插后分蘗快,分蘗率高,育苗時必須澆足底水,并且做床時床面不能高出地面,否則會缺水造成吊干苗。床寬一般情況下為1.5~1.8 m,床長根據所需而確定,并要采取開閉式覆膜以利于通風煉苗。
2. 3大田旱育苗。
除不能在鹽分含量較高的鹽堿地進行外,其他水田地均可進行,其優點是減少了秧苗的運輸過程,但在育苗時,苗床四周必須挖溝防止大水淹苗。溝寬在30 cm 左右,溝深在25 cm 左右。
3育苗前準備
3.1秧田選擇
選擇地勢較高、土質肥沃、平坦、背風向陽、排水良好、水源方便、土質疏松通透性和滲透性好的中性、偏酸性園田地做育苗田。秧田長期固定,連年培肥,消滅雜草。純水田地區,可采用高于田面50cm 的高臺育苗;蘇達鹽堿土地區,育苗床應設隔離層。
3.2整地
提倡夏施農肥,秋整地做床。要求清除根茬,打碎床土,床面平整。規范化秧田,置床高度20-30cm,床寬度6~7m,床長40~60m,棚間距10-13m。布局合理,水源、曬水池,苗床、道路、排水溝、床土、有機肥堆放場、防風林等一系列配套設置。
3.3苗床管理
水稻秧苗最適宜的土壤pH 值為4.5~5.5。具體調酸方法,各地可靈活掌握運用,但無論哪種方法,都要保證調酸效果,即在20d 之內,床土pH 值不能超過6.0。棚內溫度不超過28℃。秧苗1.5~2.5 葉時逐步增加通風量;棚溫到25℃時,嚴防高溫燒苗和秧苗徒長;秧苗2.5~3.0 葉時;做到晝揭夜蓋,棚溫控制到20℃。移栽前全揭膜,鍛煉3d 以上;遇到低溫時,增加覆蓋物,及時保溫。秧苗二葉期前原則上不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即可。當早晨葉尖無水珠時補水,床面有積水要及時晾床。秧苗二葉期后,床土干旱要早、晚澆水,1 次澆足澆透。揭膜后可適當增加澆水次數,但不能灌水上床。
4種子處理
(1)曬種。播前必須曬種,其目的是激活種子體內活力,殺死霉菌,促使育苗時秧苗健壯。(2)選種。為了讓苗子健壯,保持好的產量和品質,通常選用風選方式,將空秕稻粒和半秕稻粒篩選出去。(3)浸種。選種后必須浸種,目的是為了滿足種子發芽時候所需要的水分,目前,為了防治水稻稻瘟病、惡苗病、白葉枯病和干尖線蟲病,必須用藥劑或溫湯浸種。加入菌蟲清、惡苗靈等相關藥劑。另一種方法是溫湯浸種。種子在冷水中浸24 h 后,移入45~47 ℃的溫水中浸5 min,再移入52~54℃溫水中浸10 min,立即冷卻然后播種,此法經濟環保。
5播種
根據水稻品種的生育期長短來確定播種期,育苗播種時間一般在4月25日左右,最晚不能超過4月30日,過晚會影響其正常成熟。另外播種時候應該注意合理的進行稀播育壯秧。手插秧育苗,播種量一般要控制在200~300g/m2。機插秧育苗,播種量要控制在500~600 g/m2。
6播后處理
播種后,必須用鐵鍬或掃帚將種子拍進營養土中,使種子三面入土,然后用過篩無草籽的疏松沃土覆蓋,以蓋嚴種子為準,覆土中不允許拌壯秧劑和調制劑等,覆土厚度0.5-1.0cm。播種后在床面平鋪地膜,出苗后立即撤掉。另外用60%去草胺2L/hm2,或50%殺草丹4.0~4.5L/hm2混25%撲草凈1kg/hm2,配成藥液噴霧;也可拌毒土,每床拌毒土2~3kg,均勻撒在覆土上,可消除各類苗床雜草。在此期間,床內既不能缺水,又不能過量。保持秧苗水分收支平衡。
(作者單位:157400黑龍江省寧安市石巖鎮農技站、蘭崗鎮農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