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學智
當歸[Angelica sinensis(Oliv.) Diels] 又名岷歸、秦歸、西當歸、川歸等,為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6],是享譽盛名的道地中藥材,其干燥的貯藏根是我國一味常用的民族藥,具有活血化瘀、養血調經、鎮靜、鎮痛等功效,為臨床常用藥。其藥用歷史悠久,歷代本草均有記載,始記于《神農本草經》。經現代藥理實驗證明,在古代醫藥文獻中記載的黃芪和當歸的藥量之比為5:1時,可熬制補血湯,不僅有促進造血的功能,還有免疫調節和保肝作用,具有非常大的價值[10]。
1 岷縣當歸簡述
當歸最早產于甘肅的隴西縣首陽鎮和武山縣落門鎮一帶,目前主產于甘肅,并在甘肅、云南、四川、湖北等地形成道地產區。由于其所處的生長環境、土壤氣候、栽培技術、生長年限等不同,不同產區的品質略有差異。而長期以來,無論產量還是質量,岷縣當歸最佳,具有主根長、皮細質堅、品質上乘特質,特稱為“岷當歸”(簡稱“岷歸”)。據統計,岷縣每年當歸種植面積達0.67萬hm2,育苗面積達333.33 hm2,占周邊地區總育苗面積的 70 %左右,年產當歸種苗 1 000萬 kg 左右,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 25 %以上,是岷縣的主要產業之一。在發揮區位優勢、調整產業結構、振興縣域經濟、加快農民脫貧致富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2 主要病蟲害及用藥現狀
但隨著產業化加速發展,當歸的病蟲害已成為制約當歸生產的障礙之一,亟待解決,目前,岷歸病害主要有麻口病、根腐病等,地下害蟲主要有地老虎、蠐螬和莖線蟲等。其中,當歸麻口病田間發病率一般在20%左右,有的高達40%,造成表皮粗糙、內部組織呈海綿狀木質化、失去油性,質量和商品價值降低。而地老虎、蠐螬和莖線蟲等地下害蟲以成蟲或幼蟲取食幼苗嫩根、嫩莖,常常造成缺苗、斷壟等,嚴重影響產量與品質[8]。
當前,藥農防治病蟲害措施以化學防治為主,但由于農戶用藥上的誤區,濫用毒性大、殘留高的農藥,造成病蟲害產生抗藥性。并且嚴重污染土壤、水質和環境,在當歸加工時使用傳統熏硫法,造成當歸農藥殘留量和SO2嚴重超標等[5]。
3 無公害防治
無公害防治是指禁止使用劇毒、高殘留農藥,而選用無公害農藥,以人工、生物、物理防治為基礎,按照病蟲害的發生規律,科學使用農藥,保護天敵,維持生態平衡的一項綜合防治措施。下面對當歸主要病蟲害提出防治方案[2,3]。
3.1 加強預測預報。當歸無公害防治的前提和基礎,就是要對病蟲害進行準確的預測預報。因此,縣、鄉植保人員要加強病蟲害動態的檢測,根據以往經驗及數學模型進行預測,及時將結果記錄分析,并有效指導農民采取積極措施。
3.2 農業防治
3.2.1 引進新品種。選育、引進新品種,以提高其抗病蟲能力。比如采用重離子誘變等育種方法,提高當歸的抗病害和豐產能力。定西市旱農中心已經選育出了岷歸1號、岷歸2號,但還沒有得到大面積推廣,對其增產效果、成份含量還需進一步探討。
3.2.2合理選地。選擇土層深厚、地勢平緩、排水良好、土壤疏松、腐殖質含量高,土壤、水質無污染的黑土、黑壚土為宜,忌連作。前茬收獲后,畝用250ml辛硫磷兌20kg細沙土制成毒沙土施入土內,殺滅地下害蟲,減輕來年蟲源[7]。
3.2.3 培育無菌苗和浸苗。育苗時,選用生地或滅菌熟地,若田間發現少量感染病株,應及時拔除并燒毀,并對病株土壤適當施藥劑處理。栽植時,采用藥物壅苗和浸苗,具體方法是用40.7%樂斯本乳油1000~12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浸苗,防效可達86.5%。也可采用3%辛害首顆粒劑37.50 kg/hm2壅苗,再配合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浸苗,防治效果可達81.6%。
3.2.4合理種植,適時輪作。3月下旬至4月上旬栽植,栽植前選用無病健株用硫懸浮劑、多菌靈等殺菌劑與新科、皂素、煙堿、辛硫磷等殺蟲劑600~2000倍液浸苗10~30min,防治當歸根部病蟲害。栽植時挖坑打窩,窩深18~22cm,直徑12~15cm,將苗呈45度角斜于窩內,每窩1~2苗,畝栽植4000~6000株。栽植時用50%辛硫磷、40%多菌靈各500g,兌水5kg制成150~200kg毒土,按每窩50g撒于小苗根莖部,覆土20cm厚。栽種當歸要求與小麥、青裸等禾谷類作物輪作,年限至少在4年以上為宜,以降低土壤中病原菌量。在栽培方式上提倡壟栽,可減輕地下害蟲的為害[9]。
3.2.5 合理施肥。提倡施用腐熟農家肥,為了進一步杜絕病蟲經肥料傳入田間,還要對農家肥進行消毒處理,具體方法為用40%甲基異柳磷乳油750 mL/m3、4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ml,加水適量,均勻噴灑或潑灑在肥料上并拌勻,在栽種時作底肥施入大田。
3.3人工防治。4月中旬至8月底,每4hm2安裝黑光燈1臺、頻振式殺蟲燈1臺或放置糖醋毒液盤1個。每天傍晚開燈誘殺地老虎、蠐螬、夜蛾等成蟲,降低產卵量;每5 d清理殺蟲燈1次和更換新的糖醋毒液,害蟲尸體集中燒毀或深埋。工作中應注意,燈要安裝牢固、有防水裝置,殘余糖醋毒液回收后進行無害化處理。5月中旬開始用90%敵百蟲晶體3 kg/hm2對水5kg與40kg炒香的油渣、麥麩和20 kg堆放發酵的薯渣拌勻作毒餌,每5 m2堆放毒餌約15g誘殺金針蟲、地老虎幼蟲、擬地甲、蟲象、遲眼蕈蚊、種蠅、蛞蝓等,6月下旬重復誘殺1次。結合毒餌每220m2放置糖醋毒液盤1個,盛糖醋毒液1000g,誘殺地老虎、種蠅、遲眼蕈蚊等害蟲的成蟲,7d左右清理蟲尸1次并添加新的糖醋毒液,7月底結束[4]。
3.4藥劑防治。為提高當歸品質,生育期可對當歸施以無公害藥劑。可采用1.8%阿維菌素3.6kg/hm2、40%硫酸鏈霉素3.0 kg/hm2,對當歸根腐病、褐斑病﹑麻口病具有顯著防治效果。用3%辛害首顆粒劑1:100拌土撒施,對當歸麻口病的防效可達75%以上,宜推廣應用。用粉碎的狼毒600kg/hm2或粉碎的煙草莖稈900kg/hm2穴施入土,線蟲防治率達95%以上、蠐螬防治率達87%以上、種蠅和蕈蚊防治率達80%左右,但對金針蟲、擬地甲、根蚜和根螨防效低于45%[4,11] 。
3.5其他方法。魏玉琴等研究發現,增施磷和氮磷配施有利于控制當歸麻口病的發生。徐繼振等研究發現,施用微肥硼酸鈉可提高當歸無麻口病株率3.4%。林華峰等研究尿素對蠐螬的防治有很好的效果,校正累計死亡率可達81.35%[1],因此,在當歸生育期可適當增施尿素等肥料,對當歸增產有很大幫助。
參考文獻:
[1]林華峰,張磊,李世廣.蠐螬的無公害防治技術研究[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2004,04:475-479.
[2]張興.試論無公害農藥[J].中國農學通報,1996,05:6-9.
[3]雷彩霞.甘肅民樂葡萄主要病蟲害無公害防治技術[J].果樹實用技術與信息,2016,02:37-39.
[4]劉月寶,蔣小勤,張喜忠.宕昌縣當歸主要病蟲害無公害防治技術[J].甘肅農業科技,2009,08:57-58.
[5]王引權,杜弢,晉玲,郭增祥,李應東,劉效瑞,劉佛珍.甘肅當歸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甘肅農業科技,2008,11:31-33.
[6]王梓辛,肖媛媛,歐立軍.當歸的研究進展[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3,09:64-66.
[7]顧志榮,師富貴,金巖.當歸麻口病研究進展[J].安徽農業科學,2013,26:10615-10616+10619.
[8]王瓊.岷歸根腐病的發生及其防治[J].農業科技與信息,2003,04:36.
[9]任明芳.當歸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J].農業科技與信息,2003,07:40.
[10]周向明,周昕,李毅民.當歸補血湯的研究進展[J].世界中醫藥,2013,06:705-707.
[11]曹興平.臨洮縣當歸無公害栽培技術[J].甘肅農業科技,2011,05: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