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洪玲
由于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遠遠超過了農村對經濟的管理水平,使得農村經濟沒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導致農村經濟發展出現滯緩的局面。所以只有深化農村經濟管理制度的改革,創新管理模式才能夠真正地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一、農村經濟管理發展現狀
1.人才的不足和農業轉型緩慢
人才對于農村的經濟發展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人才的缺乏限制了農村經濟的發展,不能夠讓農村經濟的發展跟隨上時代的腳步我國農村的經濟發展過程中缺少高素質的經濟管理人才,進行農村經濟管理的人員都是當地的行政官僚,不具備相應的經濟管理知識,傳統農業模式無法給農村帶來以往的經濟效益,但是對于許多地區來說還沒有形成新型農業發展模式。我國農村的條件較為艱苦,且發展的速度較慢,因此許多大學畢業生和優秀人才都不愿到農村進行經濟管理和相關行政工作,這導致了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缺乏大量人才,這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2.相關政策和優惠制度沒有有效落實
改革開放尤其是進入本世紀以來,我國針對于農村經濟的發展制定了許多政策和優惠制度,這些政策和制度旨在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便利,但是在落實的過程總卻遭遇到了許多問題。要想解決問題首先要了解問題。農村經濟管理發展的重要性只有得到基層領導的充分了解和認識,才能從根本上發展農村經濟管理工作。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農村相關經濟管理人員的素質低下,沒有很好地領會到相關政策和制度,同時部分管理人員存在著公款私用的現象,并沒有將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重要的地位。相關政府部門應該開展一些宣傳教育活動,向農民傳遞一些農村經濟管理發展的知識和體系,使得農民了解經濟管理發展的重要性和意義。
二、農村經濟管理發展的應對措施
1.提升農民整體素質和加快農村經濟轉型
目前我國農村經濟轉型的緩慢阻礙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因此我國應當通過先進的理念和技術手段來促進我國經濟的轉型和發展,政府及相關部門要不斷改善和農村的教育體制和加大教育工作,進而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養。同時應當因地制宜的根據各地不同的氣候條件和地質條件開展不同種類的農村經濟發展模式,開發出適合于當地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和相關副業來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定期舉辦相關的農村經濟發展和種植等技術的講座,讓農民了解到自身的致富途徑。
2.加強監管保證優惠政策的有效落實
因為我國正處于社會市場經濟體制,要想適應這種體制,農村經濟管理發展體制就要不斷地得到完善,政府部門只有在合理的農村經濟管理發展體系下,才能對農村經濟進行有效的管理。為了使政府的惠農政策、條例得到有效的實施,黨中央有關部門應該加強對農村地區政府官員的教育和培訓的力度,使他們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觀念,讓農民真正了解到優惠政策和相關制度能夠為自身帶來的經濟利益,只有人民大眾深入了解,努力配合才能夠真正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我國的農村經濟發展還處在起步的階段,因此只有建立農村經濟發展管理的長效機制才能夠真正促進農村經濟的長效發展。對于那些自己經營的鄉鎮所,要逐漸讓他們實現自主發展、獨立營銷,進而脫離財政供養的模式,同時相關工作人員要對農業經濟發展以及農村穩定等關系重大的問題進行最深入調查、系統的分析,對搜集到的信息進行統計和監督,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創新地區發展模式引進先進的技術和發展理念,不斷制定相應的制度和優惠政策,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管理和農村經濟的發展,提升農民的整體生活水平。
3.引進人才促進農村經濟管理發展
我國正處于社會市場經濟體制,要想適應這種體制,農村經濟管理發展體制就要不斷地得到完善。同時,政府要通過轉變政府職能和精簡政府機構及人員來實現我國農村經濟管理發展的規范化。相信人才的引進會促進農村經濟管理的發展,為農村經濟管理帶來新點子、新想法和新途徑。我國農村應當加強對于高層次人才的引進,讓相關專業的大學生能夠愿意到農村基層工作,并發揮自己的作用,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要為大學生提供相應的優惠政策,解決大學生的后顧之憂,吸引更多的政策。對于那些自己經營的鄉鎮所,要逐漸讓他們實現自主發展、獨立營銷,進而脫離財政供養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