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君立
摘 要:英語語言的學習是各項技能——聽、說、讀、寫學習的綜合,然而,這些技能學習都依賴于詞匯學習。詞匯是掌握一門語言的基礎,英國語言學家威爾金斯曾經說:“沒有語法,人們表達的事物寥寥無幾,但如果沒有詞匯,人們將無法表達任何事物。”詞匯教學一直以來都是英語教師所關注的焦點,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因此,對詞匯教學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可在詞匯教學活動中往往會出現很多問題,影響了教學效果,在這種情況下,詞匯教學中的問題管理就顯得很重要了。
為了能有效地解決和管理詞匯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筆者提出以下兩條途徑:
一、寫好教學日志,及時做好詞匯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一名普通教師發展為優秀教師的必備途徑,同時也是我們日常教學活動中不可或缺的環節。不管是語法課還是詞匯教學課,即使教師已經做好充分的備課,也會出現一些始料未及的情況,需要我們及時對有些已經準備好的材料重新加以整理。下面是筆者所見到的一位新教師的教學活動。
【教學案例】新版人教版必修 5 Unit 1 Words and useful expressions
T: The phrase we are going to learn is “put forward”.Have you ever learnt some phrases about“put...”? Is there anyone who can list some of them?
S1:Put up, put away.
S2:Put off, put on.
S3:Put down.
S4: Put together...
T: Very good. Anything else?
S5: No.
T:Thanks for your answers.
S5:Miss Chen, is there any phrase having the same meaning as “put forward”?
T:Of course, there is. But it is your homework to find it out after class.
……
【設計意圖】陳老師解釋說:“這個環節主要是利用先行組織者(advanced organizor),使學生已有的知識與這節課的新知識發生聯系,方便學生歸納總結與‘put有關的詞組。”
課后在評課活動中,筆者提出了這樣的兩個問題。問題1:“陳老師,在講到‘put forward時,你是否有想到它的同義詞組,換句話說,備課時有注意到同義詞組嗎?”問題2:“為何不現場提問班級里的學生關于‘put forward的同義詞組?” 陳老師說,其實她在備課的時候太關注關于“put”的相關詞組,一心想著利用先行組織者,以舊學新,以至于忘了練習同義詞組的學習。至于第二個問題,當時學生提出了一個不在她備課范圍內的問題,于是就把這個問題留給學生課后去完成。
在這個教學案例中,這位新教師的反應其實是非常靈活的,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尋找答案,使學生能更好地記住該詞組。但是這只是一種應急措施,用多了學生會懷疑教師的權威,從而導致教師威信的喪失,不利于今后的教學。這種情況就需要我們教師平時多做教學反思,反思在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并找出解決辦法。詞匯教學更需要這種方法來解決教學中所出現的問題。
二、采用教學評價來管理詞匯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高詞匯教學質量
1.利用診斷性評價的“準備性”(預警性),來管理詞匯教學的深度和廣度問題
詞匯教學的診斷性評價是指在詞匯教學過程之前對學生的詞匯基礎進行診斷,為以后詞匯教學提供合理的依據,即能夠因材施教。利用診斷性評價所取得的結果來了解學生的先行組織者,也就是學生掌握詞匯的知識,來因材施教,循序漸進地向學生輸入新詞匯。然而在實際的詞匯教學過程中,學生對所學詞匯本身及例句中與該詞匯有關的舊詞匯都不太理解。在這種情況下也就很難對所要學習的新詞匯進行有意義的學習了,更不用說對要學習的新詞匯進行擴展。大多數情況就只能機械地把新詞匯教完,趕進度。要解決這種問題,課前必須對學生進行相關的診斷,才能有的放矢,把握好詞匯教學的深度和廣度。
2.利用形成性評價的方向性,來管理詞匯教學的方向性問題
詞匯教學的形成性評價是指在詞匯教學過程中,為了明確今后詞匯教學的方向或者使詞匯教學更為完整有效,而給學生的詞匯學習效果進行確定和評價。因此,當我們在詞匯教學活動中遇到方向性問題時,應該充分利用形成性評價,解決此類問題,并利用評價方式來管理方向性問題。
3.利用終結性評價的總結性,提高詞匯題型在該評價體系中的比例,來管理詞匯教學的有效性問題
學校教學的目的之一就是讓學生在學完知識后能夠掌握某種知識和技能,詞匯教學也不例外。因此在每個階段我們應該對學生的詞匯掌握情況進行檢測并以某種形式如分數或對錯比例來反饋學生的詞匯學習效果,檢查學生是否掌握近階段的詞匯。在我們的教學活動中,經常把大部分時間精力投入聽力、閱讀理解和完形填空等較綜合性的題型練習中,而沒有去關注更基礎的題型。這種忽視詞匯教學的情況,會直接導致學生綜合題型的做題能力不高,因此筆者提出多關注詞匯教學并在階段性考試中提高詞匯題的比例,進而提高詞匯教學的有效性和質量。
綜合以上內容,筆者提出為了能更好地管理詞匯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我們應該多利用課后的教學反思和相關的評價體系如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來管理和解決詞匯教學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而提高詞匯教學的有效性。
(作者單位:福建省詔安縣官陂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