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習地理,我們必須學會利用地圖,并且重視地圖。高中地理教材中有著各種各樣的插圖,使教材內容的呈現更加生動直觀。學習時我們要重視圖的學習和運用,只有圖文結合,才能更好地理解各種地理事物和現象以及地理原理規律,使地理易學、好記,方便我們應用。文章主要探討了高中地理中讀圖方法的教學策略。
一、高中地理中讀圖的重要性
地圖是學習地理的重要工具,也是容納地理知識的載體,與課本上枯燥的文字相比較而言,地圖所呈現的內容更容易被理解和記憶。地理課本內容比較雜亂,但我們都能在地圖上找到知識的來源和其相應位置,這是文字所不具備的功能。平時多看地圖,將地圖的圖形概況印到腦海里,熟練掌握地理知識與地圖的關系,并熟悉這些聯系,最好可以達到填圖和繪圖的水平。這樣,當你遇到地理問題時,就可以將圖像在腦子里呈現出來,并與相關問題進行匹配,搜索地圖中對應內容,如地球運動方向軌跡、經緯走勢、我國的地理優勢……可以做到從容作答。有些學生覺得看圖很費時間,不如讀字來得快,其實不然,人對圖形的記憶會更加深刻,而且便于現實生活中運用,與死記硬背的文字做一次PK的話,我覺得先認知地圖這種學習方式成果會更加顯著,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地理學習的靈魂—地圖的利用
1.學會分類
地圖種類很多,包括日照圖、地形剖面圖、地理景觀圖、地質圖、地理原理示意圖、地理數據圖、地理等值線圖以及地理結構圖等。
2.學會閱讀和使用地圖
學習地理讀圖講究方法,那么怎么讀圖呢?歸納整理圖像種類,我們可以通過差異進行分類,最顯著的差異在于一個以定性為依據,一個以定量為依據。研究地形、氣候等分布規律,這涉及的是定性問題;在地理考試中常涉及一些定量知識,比如已知一個圖表,針對圖表的數據提問,有些答案需要經過運算才能得出,這屬于定量問題。當然考試中我們更多的是去分析定性問題,所以必須讀懂圖。
首先,圖文結合才是高效學習的法寶,平時多以圖文結合的方法學習,將地理知識融會貫通于圖像之中。這種學習方法要從多看地圖入手,最好可以掌握填圖和繪圖的技巧,做到地圖印在腦海里,可以快速將知識點從地圖中提取出來。這樣勤于練習,我們就可以高效率、高準確率地將需要的信息展現在腦海里。從歷年的高考地理試卷中不難發現,許多題目不配有圖像,這就很考驗應答者在考試過程中對圖像提取的精確度,即形成“腦圖”,所以我們在平時學習過程中要加強對腦圖重構的訓練。
其次,地圖兼具形象直觀的特點,一方面可以培養觀察力和思維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拓展人對空間領域的想象力。我們可以從歷年考題中發現很多題目都直接或者間接地對地理空間分布領域進行考查。所以要靈活調動各方面的知識儲備,尤其是區域地理學習中的地圖應用方面。
最后,地圖學習要學會分類、讀圖、變圖、用圖。學會分類,我們要學會區分什么是日照圖、統計圖、等值線圖等,學會讀圖,要掌握以下先后順序:
(1)看圖的主題,即圖名。
(2)讀圖例、方向和比例尺。
(3)觀察細節,明白圖所表達的內容,切記不可以點概面,要多角度分析判定。
(4)學會將圖以3D形式展現在腦海里(平面圖轉換成剖面圖),圖文轉換等。
善于用圖,地理是一門應用科學,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接觸,并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我們可以用圖歸納地理規律和特點,也可以靠圖來記憶這些內容,從圖中獲取信息、發現知識、拓展能力、提高技能。地圖不僅是工具,也是學習的伴侶,更是無私奉獻的老師,如果學生們掌握了這樣的學習方法或技巧,筆者覺得學習地理會變得“so easy”,只有掌握正確的讀圖方法,養成良好的用圖習慣,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識,學生們才是掌握了學習地理最得力的工具。
三、總結
地理學習的精髓是地圖的理解與應用,地圖的學習在地理學習過程中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地圖與地理學兩者之間相互依存、相互關聯。地理學科是一門相對理性的學科,分析大氣結構,判定各地區氣候都需要精準的數據來說明,這需要我們運用邏輯思維來判斷。所以我們需要通過理性的學習方法掌握地理知識要點,注重地理規律、原理的運用。平時我們要多動手繪圖,多練習并思考問題,理解鞏固知識,多學多思考,不斷反思進取,總結歸納,最后達到學有所成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 紅.淺談提高學生地理讀圖能力的方法[J].新課程(上旬), 2015,(9).
[2]莊沁湧.初中地理學生讀圖能力培養探究[J].學周刊,2015,(11).
(作者單位:江西省九江市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