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崇合
作為化學教學的重要環節,高三化學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就目前的高三化學教學來說,學生的學習效果不明顯,學習目標不能實現,而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師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沒有將新課改的教學方法運用到實際教學活動中去。因此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要積極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效果。
一、為學生創建相應的教學情境
在高三化學教學中,不論是對問題的分析還是進行課外活動的指導等,教師都要保證自身教學具有新穎性與獨特性,同時還要選擇好恰當的問題來對學生進行提問,幫助學生擴展思維。此外,教師還要注重鼓勵學生,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發現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與看法,這樣才能積極與教師進行互動,尋求真相。如學生在學習原電池原理實驗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采取邊講邊實驗的方式,通過將實驗進行分解,讓學生逐漸懂得實驗的原理,并學會觀察實驗,最后教師還要讓學生進行探討,找出最終的結果。采用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可以讓學生將所學習到的知識結合在一起,還可以讓學生對化學知識有一個更深層次的認識,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發散性思維,是根據材料來從多個層面上出發,找出最佳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具有極強的交通性與獨創性等特點。因此,在高三化學教學中,教師要保證在最短的時間里來鍛煉學生,讓學生從各個層面上出發,全面地分析與解決問題。通過選擇最佳的解決措施來保證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問題的反應速度,還可以培養學生掌握更多的解決方案,真正實現創新。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在引導學生練習習題的過程中,要讓學生知道不要局限于一個答案,而是要通過篩選多種方法來選擇最適宜的方法,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還可以鍛煉學生的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鼓勵學生進行聯想
教師想要實現創新教學,就必須積極為學生創造出適宜學習的環境,鼓勵學生進行聯想,學生只有敢于聯想,才會將自己的想法運用到實際中去,這樣才能發現更多的解題辦法。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教材,讓學生先自行分析問題,并推理出可能的結果,在得出結果以后,教師再讓學生與教材中的結果進行對比,以此來完善學生的解題思路。這種學習方式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化學知識,還可以增強學生的綜合素養。所以教師要鼓勵學生,讓學生在學習中發現問題,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化學的教學效果。如學生在學習元素化合物的過程中,教師就要先從以前學習過的知識入手,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讓學生說出生活中常見的元素化合物,并闡明其反應原理,其次是要引導學生找出其中的重點內容,讓學生進行鍛煉,最后讓學生將所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四、創設思維熱點,做好復習工作
對于高三化學教學來說,復習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由于很多化學內容邏輯性較強,學生學習起來較為復雜,因此很容易產生疲憊的心理,若是不加以處理,學生很容易出現抵觸的心理,最終影響學習效率。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復習中能夠掌握良好的方式,促進學生對知識的二次理解,提升學生的興趣。例如,在進行氧化還原反應的復習中,很多教師在講解時僅僅是平淡地敘述,這樣學生很難提起興趣。這就需要教師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學生的興趣,首先教師可以為學生演示藍瓶子實驗,這樣學生會感到好奇,溶液在藍色以及無色之間反復震蕩,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刺激學生的大腦。之后讓學生對實驗現象進行總結,讓學生了解藍色無色之間的變化是亞甲藍與亞甲白之間的變化,靜置變白,震蕩變藍。然后讓學生分析其原因,學生經過探討以及分析,最后進行氧化還原特征以及概念的總結。教師順勢將知識點進行延伸,從而一步一步引導學生對知識鞏固了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融合各方面的因素,積極采用正確的教學觀念,及時更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化學知識。
參考文獻:
[1]劉惠剛.對現行高中化學課本(必修)編排的點滴看法——談鹵代烴的刪減[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6,(2):71.
[2]江蘇豐縣第二中學化學組,張蘭卿,曲金海,等.鈉著火時能否用干粉撲滅?——對高中化學課本中一道習題的商榷[J].化學教學,1985,(3).
(作者單位:重慶市合川瑞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