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艷 鄒香妮
[摘要] 目的 探討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應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與厄貝沙坦聯合治療的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該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1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按照隨機分配方式,分為觀察組55例,對照組55例,對照組采用厄貝沙坦藥物治療,觀察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與厄貝沙坦聯合治療,臨床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結果 兩組患者經過治療,觀察組血壓改變狀況和不良反應狀況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對于糖尿病伴隨高血壓疾病,應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與厄貝沙坦聯合治療,能夠降低血壓水平,促使血壓處于正常水平。同時,還可減少不良反應發生例數,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糖尿病;高血壓;厄貝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
[中圖分類號] R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04(a)-0027-02
在臨床上,高血壓是一種常見性的心血管疾病,尤其合并有糖尿病疾病患者,若病情嚴重,容易引發生命危險。因此,針對兩種疾病的治療,一般應用藥物治療方法。但是,若合并有兩種疾病,治療效果不佳。所以,臨床對于兩種疾病的合并治療,正在不斷探索[1]。筆者選擇該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1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55例患者應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與厄貝沙坦聯合治療治療,取得理想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1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按照隨機分配方式,分為觀察組55例,對照組55例。觀察組男性30例,女性25例,年齡42~74歲,平均年齡52.8歲,病程時間1.4~2.5年,平均病程時間1.2年。對照組男性31例,女性24例,年齡40~72歲,平均年齡51.3歲,病程時間1.2~2.4年,平均病程時間1.1年。所有入選患者,經診斷,與世界WHO糖尿病和高血壓標準相符。同時排除心腎疾病。兩組患者年齡、病情等相關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進醫院后,治療兩周之前,均停止使用各類降壓藥物,給予一定的基礎降糖、降壓治療,保證胰島素的合理注射,加強飲食控制,確保患者血糖水平低于7.0 mmol/L。對照組采用厄貝沙坦藥物治療,1次/d,140 mg/次。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與厄貝沙坦聯合治療,苯磺酸氨氯地平為1次/d,4.5 mg/次。所有患者一共治療12周。
1.3 統計方法
該研究患者的臨床資料與數據全部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治療前,對照組收縮壓為(181.1±5.7)mmHg,舒張壓為(110.3±3.5)mmHg,觀察組收縮壓為(180.2±5.4)mmHg,舒張壓為(109.3±2.3)mmHg,兩組治療前的血壓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對照組收縮壓為(121.3±6.7)mmHg,舒張壓為(96.8±6.1)mmHg,觀察組收縮壓為(104.2±3.8)mmHg,舒張壓為(71.6±4.8)mmHg,觀察組血壓水平比對照組明顯更優,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兩組患者經過治療,對照組顯效18例,顯效率為32.7%,有效15例,有效率為27.3%,無效22例,無效率為40.0%,總有效率為60.0%。觀察組顯效28例,顯效率為50.9%,有效25例,有效率為45.5%,無效2例,無效率為3.6%,總有效率為96.4%。觀察組臨床療效比對照組明顯更優,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經過臨床分析,對照組并發癥發生例數9例,發生率為16.4%,在對照組有短暫性缺血5例、急性冠脈癥狀4例。觀察組有并發癥1例,發生率為1.8%,屬于急性冠脈癥狀。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對照組明顯更低,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近些年來,人們生活水平發生巨大變化,飲食結構也隨之改變,加上工作、生活的壓力,糖尿病發生例數正逐年增加。然而,糖尿病發病機制尚不明確,臨床治療也很難取得良好效果,可以說,糖尿病不僅是一種終身性、長期性疾病,還會引發各種疾病并發癥,對患者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另外,高血壓也是一種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因動脈壓升高,極易引發腦梗死、腦梗塞等嚴重癥狀。若人們患有糖尿病,則血糖長期處在較高水平狀態,人體的循環障礙也有所增加,并發有高血壓等疾病。根據相關研究顯示,高血壓疾病占糖尿病總數43.8%.。糖尿病患者中44%死亡因素與高血壓有關,35%~75%有并發癥的糖尿病與高血壓有關[2],糖尿病高血壓研究的結果顯示糖尿病高血壓患者與非糖尿病正常血壓者相比,前者心血管事件的危險增加4倍。可以說,糖尿病、高血壓的合并疾病,是人類健康的重點研究課題。
在糖尿病和高血壓的研究中,糖尿病合并高血壓對機體具有嚴重影響,二者并存加重水鈉潴留,脂類及糖代謝異常,使血糖和血壓不易控制。周圍血管阻力增加,血管平滑肌對正腎的血管緊張收縮敏感性增加。同時,還會加快糖尿病腎病的進展。嚴格控制高血壓,可以有效地延緩心腦血管或微血管等并發癥的發生、發展。在臨床治療中,控制高血壓極其重要。
高血壓病疾病,主要損害人體血管。它能促使動脈管壁變硬,管腔變狹窄,即平時所說的動脈硬化,高血壓病若合并糖尿病,則會加速、加重血管損害,使病情迅速惡化,應該積極治療。 治療高血壓病的藥物很多,它們的共同點是都能降低血壓,不同點是有的能誘發糖尿病,有的則無此副作用[3]。
針對糖尿病患者,因血管擴張、腎素,對血管損傷具有一定抑制作用。眾多臨床實踐表明,有些降壓藥可以干擾糖代謝與脂肪代謝,會對糖尿病的治療產生不利影響。所以,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選擇降壓藥物時必須格外慎重。厄貝沙坦藥物能夠轉換血管酶受體,產生一定抑制作用,促使機體的醛固酮釋放,對血管收縮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使胰島素敏感度得以提升,可起到良好降壓和降糖效果。同時,苯磺酸氨氯地平能夠擴張外周小動脈,使機體平滑肌得以舒張,促使外周得以下降,進而減少血壓數值,加上降壓作用時間較長,不影響糖脂的代謝[4]。在該組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經過治療,舒張壓和收縮壓的抑制效果,比對照組更優,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充分說明了苯磺酸氨氯地平和厄貝沙坦的聯合抑制效果。從藥理作用而言,苯磺酸氨氯地平是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鈣離子拮抗劑或慢通道阻滯劑)。心肌和平滑肌的收縮依賴于細胞外鈣離子通過特異性離子通道進入細胞。本品選擇性抑制鈣離子跨膜進入平滑肌細胞和心肌細胞,對平滑肌的作用大于心肌。其與鈣通道的相互作用決定于它和受體位點結合和解離的漸進性速率,因此藥理作用逐漸產生。同時,降壓安全有效,降壓幅度較其他類降壓藥大,不影響血糖、血脂、有保護靶器官作用。但臨床運用時,需注意用量,藥物過量可導致外周血管過度擴張,引起低血壓,還可能出現反射性心動過速。發生藥物過量后,必須監測血壓,同時進行心臟和呼吸監測。一旦發生低血壓,則采取支持療法[5],保證患者生命健康,確保臨床用藥效果。
同時,在該組研究中,觀察組的臨床療效比對照組明顯更優,治療總有效率為96.4%,而對照組僅為60.0%。這說明,在臨床治療上,如果單用厄貝沙坦藥物,則治療效果差強人意。若兩種藥物的聯合運用,可明顯提升治療效果。另外,觀察組不良反應僅為1.8%,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6.4%。這說明,單用藥物不良反應明顯增加,不利于患者的預后效果。
總而言之,對于糖尿病伴隨高血壓疾病,應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與厄貝沙坦聯合治療,能夠降低血壓水平,促使血壓處于正常水平。同時,還可減少不良反應發生例數,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曉,馬琳,鄭樂民. 厄貝沙坦聯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對老年糖尿病高血壓合并高尿酸血癥患者的療效研究[J]. 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4(8):157-158,161.
[2] 特留哈孜·瓦泰. 厄貝沙坦聯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伴高尿酸血癥[J]. 糖尿病新世界,2014(22):12,14.
[3] 張陶莉,張春曉. 厄貝沙坦聯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療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壓伴高尿酸血癥[J]. 中國臨床醫生,2011(12):25-27.
[4] 魯華. 厄貝沙坦聯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臨床研究[J]. 中外醫療,2013(35):99-100.
[5] 李文岳,蔡新忠. 厄貝沙坦聯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療效探索[J]. 當代醫學,2014(17):133-134.
(收稿日期:2016-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