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要] 目的 研究妊娠糖尿病在不同時期住院監護對分娩結果的影響。方法 選取該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按照患者住院待產孕周的不同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組組,每組30例。其中A組患者的住院代孕周>34~38周,B患者的住院代孕周≤34周,兩組患者均給予相同的住院監護。觀察兩組患者的監護前后的血糖變化、圍生兒情況和分娩結局。結果 兩組患者監護后血糖水平與監護前血糖水平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監護后,B組血糖水平明顯對于A組的血糖水平,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B組患者的妊娠高血壓綜合癥、剖宮產、羊水過多、產程延長、胎膜早破等發生率明顯低于A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B患者的圍生情況明顯優于A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妊娠糖尿病產婦實行早期監護和干預,可有效控制產婦的血糖值,減少產婦的不良結局。
[關鍵詞] 妊娠糖尿病;住院監護;分娩結果
[中圖分類號] R473.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04(a)-0110-02
妊娠糖尿病是指婦女妊娠前無糖尿病疾病,但在妊娠中后期首次發現或出現糖尿病或糖耐量異常[1]。該疾病具有較大的危害,可使患者出現嚴重的合并癥(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等),同時還會引起各種不良結局(如:巨大兒、早產兒、胎兒窘迫)[2]。相關研究顯示,該疾病發病率越占總妊娠的人數2%~3%,而且每年的發病率還在不斷的升高[3]。為改善患者的不良結局,該研究選取60例不同待產孕周的妊娠糖尿病患者進行住院監護,并且取得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按照患者住院待產孕周的不同將其分為A組和B組,每組30例。其中A組的年齡22~38周,平均(25.5±1.5)周;有13例初產婦,有17例經產婦;宮內妊娠情況:單胎29例,雙胎1例。B組的年齡22~38周,平均(25.5±1.5)周;有14例初產婦,有16例經產婦;宮內妊娠情況:單胎30例。排除兩組患者中先兆流產者、腎功能不全者、妊娠糖尿病合并酮癥酸中毒者以及妊娠高血壓綜合癥患者。比較兩組患者的年齡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住院監護,如密切的監測、胰島素治療、合理運動、控制飲食、糖尿病教育等,其具體的監護方法如下:①定期發展糖尿病的相關教育,詳細的為患者講解與妊娠糖尿病的知識(如最新醫學研究報告、對生產者和胎兒的影響、治療措施以及病因等),告訴患者胰島素治療和血糖監測的重要性,以增加患者的康復信息。②為患者值得每日飲食的總熱量,杜絕食用糖量高的食物,多食用高蛋白、低脂肪、低糖的食物,注意為患者補充微量元素和維生素。③為患者制定安全、合理的運動方案,鼓勵患者適當合理的運動,如進行上肢運動和散步等。合理運動的前提是保證患者的安全性、運動耐受限度。④在對患者進行合理運動和飲食控制治療10 d后,若患者的血糖值仍然偏高,可在餐前為患者皮下注射短效胰島素。初始劑量為小劑量,按照患者的血糖情況為患者調整胰島素劑量,每3 d調整一次。調整標準:將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在4.5~6.0 mmol/L,餐后2 h血糖控制在5.0~7.0 mmol/L。⑤密切監視患者的心率、血壓、血糖等生命體征。若患者出現各類不適情況,應及時告訴主治醫生并進行對癥處理。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監護前后的血糖變化、圍生兒情況和分娩結局。血糖變化包括餐后最高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等。圍生兒情況包括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癥、畸形、胎兒窘迫、巨大兒、早產兒等。分娩結局包括胎膜早破、產程延長、羊水過多、剖宮產、妊娠高血壓綜合癥等。
1.4 統計方法
將研究所得數據錄入SPSS 19.0統計學軟件中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x±s)表示,計數資料以χ2檢驗,并以[n(%)]表示,若P<0.05,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血糖變化
兩組患者監護后血糖水平與監護前血糖水平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監護后,B組血糖水平明顯對于A組的血糖水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分娩結局
B組患者的妊娠高血壓綜合癥、剖宮產、羊水過多、產程延長、胎膜早破等發生率明顯低于A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下表2。
2.3 圍生兒
B患者的圍生情況明顯優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下表3。
3 討論
目前,誘發產婦發生妊娠糖尿病的主要尚不明確。醫學研究顯示,可能與產婦妊娠期體內基因變異、遺傳因素以及激素水平相關[4]。由于產婦的糖代謝特點和妊娠特殊性,使得妊娠成為誘發產婦發生的糖尿病重要因素之一[5]。臨床研究顯示,胎盤分娩的黃體酮、雌激素、生乳素會隨著產婦孕周的增加而增加,這些激素具有增高血糖的作用;胎盤可增加胰島素的分娩,使得胰島素降解的加快,導致胰島素不足,從而增高產婦的血糖,嚴重患者可出現糖尿病[5]。
臨床研究顯示,妊娠糖尿病對產婦和胎兒造成的影響與孕期血糖控制情況、高血糖出現時間、血糖水平和病情程度相關;血糖水平與產婦的不良妊娠結局呈正相關[6]。當產婦孕育4~8周時發生高血壓,會導致胎兒出現自然流產、畸形以及胎死等現象[7-8]。臨床分析不良結局的原因:①胎兒死亡:由于中晚期糖尿病產婦胎盤血流量的降低,導致胎兒容易出現宮內窘迫、胎兒缺氧、胎兒缺血等癥狀,嚴重癥狀者甚至會出現胎兒死亡;②早產:由于產婦的血糖高容易形成滲透,致使胎盤羊水增多,胎膜早破,從而出現早產;③巨大兒:由于胎兒體內血糖增高,致使胎兒胰島素β細胞的過度發育,促進胰島素的分娩,促使蛋白質和脂肪的合成,從而出現巨大兒。
該研究結果顯示,B組產婦的不良結局和圍產兒情況明顯優于A組。分析結果可發現,對妊娠糖尿病產婦的干預越早,其結果越好。簡而言之,對妊娠糖尿病產婦實行早期監護和干預,可有效控制產婦的血糖值,減少產婦的不良結局。
[參考文獻]
[1] 崔曉芳,劉書麗,何利敏,等.不同孕周住院監護對妊娠糖尿病分娩結局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08,14(18):40-41.
[2] 李曉麗,李曉霞.不同孕周住院監護對妊娠糖尿病母嬰的影響[J].現代醫藥衛生,2007,23(13):2002-2003.
[3] 趙曉紅.不同孕周住院監護對妊娠糖尿病孕婦分娩結局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4,21(1):191-192,195.
[4] 徐春蘭.20例妊娠糖尿病病人的孕期干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22):36-37.
[5] 霍金平,汪美蓮,陳娟,等.21例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產科監護及處理體會[J].廣東醫學院學報,2008,26(3):309-310.
[6] 唐翠蘭,何進球.妊娠糖尿病合并子(廣間)前期對臍動脈血流及母嬰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5,10(6):114-115.
[7] 任香梅,黃水平,邵繼紅,等.妊娠糖尿病發病率及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8,23(21):2954-2956.
[8] 楊慧霞.妊娠糖尿病的流行病學現況[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05,4(8):453-455.
(收稿日期:2016-01-08)